,
(鄭州大學 物理工程學院,鄭州 450001)
手指是人體中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有著無可替代的地位。已研發(fā)的適用于手指發(fā)出行為指令的“機械手套”等雖然可以幫助完成人類無法完成的操作,但是耗能、笨重的缺陷也日益彰顯。傳統的以蓄電池為電源的傳感器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能適用于在各種場合感應信號并傳遞信息。因此,尋求更便捷、適用性更廣泛的無線傳感器是物聯網、生物傳感[1]等未來科技產業(yè)發(fā)展的一個重要問題[2]。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3-4]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本文將摩擦納米發(fā)電機安裝到一個指環(huán)上,通過手指彎曲的微小動作可使該傳感器最大產生1.1 V的電壓,通過電壓比較器的檢測再用單片機進行處理并通過WiFi模塊無線傳輸實現家用電器的無線控制。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的封裝結構如圖1(a)所示。用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和銅箔作為摩擦層,將雙面導電的銅箔粘在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上作為集電極,并在兩個摩擦層之間放置0.5 mm的硅橡膠作為間隔層,保證摩擦層之間有足夠的空間進行接觸分離。兩端用具有韌性的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作為基底,最后用聚酰亞胺(Kapton)薄膜將納米發(fā)電機封裝起來,增強器件的抗干擾能力。其中用雙向拉伸工藝[5]制成的多孔聚四氟乙烯薄膜的電子顯微鏡照片如圖1(b)所示。整個器件的尺寸為1.0 cm×0.5 cm,實物圖如圖1(c)所示,整個裝置組裝完成后佩戴在手指上的效果如圖1(d)所示。
圖1 手指傳感器封裝圖
圖2 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的工作原理
圖4 無線手指動作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統流程圖
當手指關節(jié)彎曲擠壓時,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的兩個摩擦層相互接觸,由于摩擦電效應使兩個電極表面發(fā)生電荷轉移,從而產生電壓信號,整個過程如圖2所示。當外力作用于納米發(fā)電機上,聚四氟乙烯薄膜和銅箔相互接觸,由于兩種材料對電子的吸附能力不同,聚四氟乙烯薄膜吸附電子表面帶負電荷,銅箔失去電子表面帶正電荷。一旦兩個表面分開,這兩個表面之間就會產生電勢差,導致電子流動。貼附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上的銅集電極感應出正電荷。當摩擦層的距離達到最大時,就會產生靜電平衡。隨后,當在外力的作用下,聚四氟乙烯薄膜再次與銅箔接近時,會產生相反的電勢差,電子沿相反的方向流向頂部電極。當周期性施加外力時,納米發(fā)電機會持續(xù)產生脈沖信號[6]。
為了證明納米發(fā)電機能用來準確感知手指彎曲的動作,采用一個模態(tài)激振器對納米發(fā)電機進行標準測試。通過改變激振器的振動頻率,可以看到電壓信號隨著振動頻率的增加而上升,如圖3(a)所示。最后,在同一頻率下改變力的大小,得到的輸出數據如圖3(b)所示,說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產生的電壓信號與外部壓力的大小頻率有直接關系。
圖3 傳感器的電壓輸出特性
由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有以上特點,本文設計了一個無線手指動作控制的智能家居系統,包括基于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的手指動作傳感器、電壓比較器模塊、單片機、WiFi模塊如圖4所示。其中電壓比較器模塊通過設定閾值檢測納米發(fā)電機產生的電信號,單片機和WiFi模塊通過將接收到的信號無線傳輸給所需要控制的電器。當手指彎曲時,摩擦納米發(fā)電機產生一個類似正弦的電壓信號,通過電壓比較器檢測納米發(fā)電機產生的電壓信號,可以將其轉化為5 V的方波信號傳輸給單片機。最后通過WiFi無線控制家用電器的開關。整個信號處理的過程如圖5所示。
圖5 信號處理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