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濤
歐洲有許多名山,位于歐洲中心的阿爾卑斯山為全世界徒步登山者所熟知,而位于歐亞兩洲之間的高加索山和歐洲西南部的比利牛斯山,則相對低調(diào)。其實,仔細回想中學地理課,講到世界地理時,對歐洲的介紹總是無法繞開后兩座—高加索和比利牛斯兩大重要山脈。它們的共同特征在于同為分界線—既是大陸上的天然分隔,也是國與國之間的分界。
普羅米修斯
盜火之地
高加索山(Caucasus Mountains),是亞洲和歐洲的地理分界線,同時也是俄羅斯和格魯吉亞、阿塞拜疆等國的國界線。
高加索山擁有歐洲第一高峰。很多年來,在人們心目中,阿爾卑斯山脈一直是歐洲最高大、最宏偉的山脈,它海拔4810米的勃朗峰是歐洲當仁不讓的最高峰。但現(xiàn)在已證實,矗立于高加索山之巔,海拔5642米的厄爾布魯士峰才是歐洲真正的第一高峰。
大高加索山脈和小高加索山脈是褶皺山系,地質(zhì)構造復雜,多火山和地震。而高加索山脈眾峰之最—厄爾布魯士峰,就是地質(zhì)史上火山長期連續(xù)噴發(fā)的產(chǎn)物。這座壯美的大山擁有錐狀的外形,一大一小、一高一矮的雙峰,這些都深刻表明了它“火山之子”的身份和來歷。
高加索山地區(qū)流傳著不少神話,希臘神話中著名的普羅米修斯盜火的故事,也發(fā)生在這個地方。因為這里是地中海文化與東方文化結合和發(fā)源的地方,所以至今存有許多的歷史古跡,最早的文明遺跡可以遠溯至300萬年以前。但是這里很多地區(qū)海拔都在四千米之上,終年積雪,被稱為“不可到達之地”。又因為地形復雜,交通不便,雖說整個地區(qū)有五十個以上的民族,但是相鄰民族之間來往很少,有時候連語言都不通,所以高加索山又被稱作“民族之山”和“語言之山”。
在參觀庫爾泰山谷著名的“死亡塔”遺跡的時候,看墓的老人聽說我們來自中國,馬上免去了我們的門票費用,并高興地合影留念。古老的絲綢之路,把不同國度、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人民連接在一起,從遠古走來,朝向的也應該是和平與希望的未來。
召喚全世界的朝圣者
比利牛斯山(Pyrenees Mountains),分隔歐洲大陸與伊比利亞半島,是法國與西班牙的天然國界,山中還有個小國安道爾。法國有兩座著名的山峰:一座盡人皆知,那就是與意大利的界山—阿爾卑斯山,橫跨許多個國家,還有一座同樣有名,那就是歐洲西南部最大山脈—比利牛斯山脈。
當我住到朝圣之路的起點—法國的圣讓-皮耶德波爾(Saint Jean Pied de Port)小鎮(zhèn)的時候,被那里的恬靜美麗驚呆了。這里距西班牙只有數(shù)百米,環(huán)抱著它的比利牛斯山就在周圍。蔚藍天空下的綠色山峰披著白云的絲帶,在那里召喚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
但是當人們信心滿滿向著藍天白云走去的時候,很快就體驗到“心靈上天堂,身體下地獄”的感受。大家一開始面臨將近20千米的上山之路,所有人感覺永遠也走不到盡頭,因而常常沮喪地坐下來長時間休整,而到西班牙的下山之路又崎嶇不平,也是格外地考驗人。
其實這段路我們可以走得慢一點,甚至把一天的路程分作兩天來行,以便更好地欣賞路上壯美的風景,比如我們可以去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Pyrenees National Park),那里有大量蝴蝶飛舞的草地和終年積雪的高山峰頂。海拔的高度和氣候的變化頗大,因而擁有多樣化的動植物。
比利牛斯山國家公園位于法國朗格多克-魯西榮大區(qū),這里不但有高聳的雪山、攝人心魄的美景,還遍布各種野生動植物,所以在很多人心目中,比利牛斯山比阿爾卑斯山更加“狂野”。據(jù)說,這座公園的山嶺和峽谷是棕熊等七十多種動物的家園。歐洲有遷徙習性的小紅蝴蝶,會從北非一直飛向法國南部,然后在冬季飛離歐洲,當它們穿過海拔大約2500米的比利牛斯山山口時,大量在草地上飛舞的蝴蝶又成為公園著名的景觀。生活在西班牙北部比利牛斯山脈崇山峻嶺中的比利牛斯北山羊(又稱“懸羊”),它們四腿粗長、矯健強壯,卻已因繁殖率低而滅絕。如今我們已經(jīng)看不到它們矯捷的身影,但是仍然可見棕熊、狼等動物的蹤跡??偟膩碚f,比利牛斯山的動物,包括原來多樣的蝴蝶數(shù)量都在下降,野生動物保護問題,似乎刻不容緩。
不過,比利牛斯山有一點和高加索山差別很大,那就是雖然分屬多個國家,但是到達后人們的感受大有不同。區(qū)別于高加索的凝重,到比利牛斯的游客來自于世界各地,大家輕松而愉悅。兩座名山都是人類的寶貴財富,如何保護這些珍貴的自然資源以及保衛(wèi)人類彌足珍貴的和平生活,這是整個世界留給我們?nèi)祟愖畲蟮目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