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涔汐
看《喬布斯傳》對喬幫主給新高管們講清潔工有關的故事印象深刻:喬布斯看到自己辦公室的垃圾桶沒有清理,就詢問清潔工:“昨天為什么沒有清理我的辦公室?”清潔工有些委屈地說:“昨天這間辦公室剛換了門鎖,我還沒有拿到新鑰匙,你下班后,我就沒有辦法進辦公室清理垃圾了?!?/p>
每次講完這個故事,他就會問大家:“你們覺得,清潔工所說的內(nèi)容,對沒有清潔辦公室這件事情的解釋合理嗎?”所有的人都非常認同。
喬布斯接著說:“如果一個副總裁負責的產(chǎn)品出了問題,而這位副總裁也像那位清潔工一樣,給出了一個合理的解釋,比如,人手不夠,或者合作伙伴不配合之類的,我會滿意嗎?”
“當你是一個清潔工時,為了某件事兒沒有做好,找一個理由,沒有問題。但是,當你從一個清潔工上升到CEO的過程中,再來為某件事情沒有做好而找理由,就不再有任何意義。因為你就是這件事情的全權責任人,無論多么合理的客觀理由,都不能掩蓋你的失職。這個職位上升過程中的轉(zhuǎn)折點,就是副總裁這個級別?!?/p>
我誤以為,按推理,副總裁是可以為自己工作的不到位,找一個借口的合理性。但是我忽略了一個人當身處高位的時候,他的位置決定了他不能像低層次的人一樣,用低端的視角看待和處理問題,而忽略的這一點就是—格局。
素材分析:勤奮決定一個人的下限,格局決定一個人的上限。一個人的未來跟胸懷、遠見、思維認知有很大的關系,而格局決定了一個人的遠見,思維、胸懷、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