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文 楊青蘭 王 榮
獨一味,別名大巴、打布巴,唇形科獨一味屬唯一物種,多年生矮小草本,是青藏高原特有的一種重要藥用植物。民間用全草入藥,治跌打損傷、筋骨疼痛、氣滯閃腰、浮腫后流黃水、關節(jié)積黃水、骨松質發(fā)炎。株高2.5~10cm。根及根狀莖圓柱形,粗而長,直徑可達2cm,表面有棱,起皺紋,棕黃色。葉片于基部叢生,通常4枚,呈輻射狀平展,“十”字對稱,菱狀圓形質厚粗糙,長4~13cm,寬12cm。輪傘花序密集排列成頭狀或短穗狀,長3.5~7cm;花冠唇形,淡紫紅色。小堅果4,卵圓形、球形、光滑,包被于宿萼內?;ㄆ?~9月。
主要生長于境內海拔3500~4500m的高山陽坡、晚陽坡草甸、河灘草甸等處。喜干旱涼爽氣候,耐寒。平均氣溫在5℃時,植物開始發(fā)芽生長,生長的最適溫度為15℃~22℃。
適宜在海拔2700~3600米的青藏高原及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藏藥區(qū)種植。以甘肅瑪曲和青海東南部為最多,品質最好。
3.1 選擇生長健壯、葉片粗大且無病蟲害的獨一味植株進行采種。采種株一般選擇已生長3~4年為宜。種子顏色變深成為灰褐色或棕褐色且種皮堅硬致密,種子外觀飽滿時表明種子已成熟,可以進行采收,一般于8月中旬至9月下旬采種。將采下的果穗放在帆布或其它適宜的地方晾曬或陰干,晾曬或陰干時勤翻動,待充分干燥后,用木棒從果穗上輕輕敲打,種子就會彈射而出。
3.2 種子除雜后應進一步干燥,使其達到標準含水量(含水量小于12%),干燥方法為陰干,或直接曬干。
3.3 田間育苗
3.3.1 整地及基質配制 選擇土質疏松肥沃、管理便捷的地塊做苗床。育苗前15天將表層土壤翻起,清除雜草等雜質后每平米施入腐熟的農家肥5kg,磷酸二銨50~60g,50%鋅硫磷0.3g。均勻混合,育肥土壤。如果土壤墑情比較干燥,在放入基肥后應灌水保墑。做畦,規(guī)格為:高20cm,寬50cm。種子處理 ①播種前將種子放入5000倍濃度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小時,再將種子撈出,放入清水中浸泡沖洗30分鐘后撈出,瀝干水分。②拌種:播種時,將激素處理過的種子拌少量的草木灰或細腐殖土,便于均勻撒播。拌灰(土)量以種子不粘為宜。田間育苗應視地區(qū)不同而有所差異,一般在土壤解凍后即可播種。若當地晝夜溫差大,不利于育苗時可考慮在苗床播種后進行覆膜處理。幼苗苗齡控制在90d左右。
3.3.2 溫濕度控制 播后苗床土壤保持濕潤,經過處理的種子13~23d出苗。出苗后繼續(xù)保持濕潤。當氣溫穩(wěn)定通過10℃后,大田所育苗即可去掉覆蓋材料,時間選擇傍晚為宜。
3.3.3 病蟲害防治 在幼苗期,要及時防止蝸牛等其它昆蟲對子葉的損傷,采取人工捕捉、降低溫度、通風等措施進行防治。
3.3.4 整地施肥 幼苗移栽前一個月,應提前選擇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輪作周期2年以上,以禾谷類、豆類、薯類為前茬作物。
3.3.5 練苗 幼苗移栽前應揭去棚膜或地膜進行自然生長,進行移栽前的練苗工作,以提高移苗后的成活率,練苗時間8~10d。
3.6.6 移栽時間 根據當地氣溫條件,最好在幼苗新根萌發(fā)之前、土壤解凍后盡早移栽。在 4月上中旬至8月下旬一直可移栽,移栽時選擇陰天或下午光照強度減弱時進行,以避免強光對葉片的灼傷,造成緩苗期過長或死苗現象。
3.3.7 栽植方法 移栽前應根據移栽地的土壤墑情和天氣情況澆一次透水。挖穴深15cm,直徑10cm,剛好能夠放下營養(yǎng)缽為好,每穴栽入一個營養(yǎng)缽,幼苗1~3株(間苗時拔掉較弱小的1苗,或不間苗也可),然后填土壓實,營養(yǎng)缽頂部覆土1cm。移栽后立即澆定根水。
4.1 間苗、補苗 移栽20d后,陸續(xù)緩苗,對生長過于稠密的穴行進行間苗,3苗穴拔去弱小的1苗,留健壯苗2苗。
4.2 灌溉防澇 獨一味既要注意排水防澇,又要注意灌溉防旱。
4.3 追肥 野生獨一味生長地的土壤肥力并不高,因此一般情況下在移栽前施入適量的肥料即可,不在追肥。如果出現缺肥情況,可施入腐熟的農家肥。在行間開5cm深的溝槽將肥料施入,后覆土即可。
5.1 農業(yè)防治措施 獨一味禁止連作,輪作周期至少4年。合理的作物輪作,可以有效利用土壤養(yǎng)分和水分,避免養(yǎng)分偏耗,減輕病蟲危害。
5.2 物理防治 獨一味蟲害主要是金針蟲、地老虎和蠐螬,利用其趨光性,在田間適宜的地方設置紫光燈進行誘殺,效果良好。7~8月份是金針蟲和蠐螬為害盛期,利用金針蟲和蠐螬趨好青草下潛伏的習性。將青草在田間堆成寬40cm,厚10~15cm的小堆,每天早晨捕捉一次,5d后另換青草。
6.1 采收時間:獨一味播種后生長3~4年才可以入藥。每年以7月至8月采收品質最好。
6.2 初加工是獨一味藥材生產的重要工序,按照傳統(tǒng)加工方法,鮮獨一味經過精心晾曬、挑選分級,便成為質量優(yōu)良的商品藥材。 獨一味采挖后,要立即抖盡土壤,挑除病株,及時運回,不可堆置。攤放在干燥通風透光且干燥平坦的地面、石板、水泥地上晾曬數日,在較好晴朗的天氣條件下約3~5d種子即失水變硬,用木棍等將果穗輕輕敲擊,種子即可脫離果穗。
置于陰涼干燥處,防蟲蛀、霉變。貯藏條件要求低溫、干燥、通風良好。溫度28℃以下,相對濕度65%~75%,安全水分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