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朋友家玩,無意間在書櫥里發(fā)現(xiàn)了他們祖孫三代人的日記,頗耐人尋味。經(jīng)朋友許可,我翻看了這幾篇日記。
朋友爺爺?shù)娜沼浭菍懺谝粡埓植诘陌b紙上的。
1968年8月25日 雨
我正蹲在地上看螞蟻搬家,爹冷不丁朝我屁股踹一腳:“還不去挖野菜,我們今天吃啥?”我趕緊提著竹籃,趟過小溪,到后山溝挖野菜。
由于挖的人多,野菜幾乎被挖光,直到晌午我才挖了半籃子野菜。這時天空突然下起暴雨,我連忙提著竹籃往回趕,溪水已漲到齊腰深,我慢慢摸索著往前挪,突然腳底一滑,我被水沖走,連嗆了幾口水以后,我眼前一黑失去了知覺……
等我醒來時,已躺在家里的床上。娘見我醒來,長長地舒了口氣,嘆道:“唉,總算醒過來了!多虧你爹去找你,要是晚一步……”
娘邊說邊端來一碗白米粥喂我。這是我記事以來第一次吃白米粥沒有拌野菜,吃得特別香……
朋友父親的日記是寫在一本泛黃的日記本上的。
2008年10月1日 晴
這幾年,我靠海產(chǎn)養(yǎng)殖發(fā)家致富,蓋了小洋樓,買了小轎車。今年國慶小長假,哥哥和嫂子帶著孩子特地從深圳趕回來團聚。
中午,我們到市區(qū)一家最豪華的酒店進餐。我要了一個包間,點了文昌雞、東坡肉、糖醋魚……侄兒侄女一見不樂意了,嘟嚷道:“凈是些肉啊魚啊,多沒意思,我們要吃野菜!”哥哥嫂子也附和道:“是啊,整天大魚大肉的,都吃膩了?!蔽抑缓庙槒摹懊褚狻保c了幾個“野菜”:有香椿炒雞蛋、涼拌馬齒莧、清炒馬蘭頭、薺菜包餃子……
看著大家吃得津津有味,爸媽感慨道:“沒想到這些過去用來充饑的野菜,現(xiàn)在倒成了香餑餑,變化真大?。 ?/p>
朋友弟弟的日記是寫在一本精美的日記本上的。
2018年2月25日 晴
我正在看動畫片,奶奶給我端來一碗熱氣騰騰的羊肉餃子。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才10歲的我,體重就已超過60公斤,比媽媽還重。醫(yī)生診斷為兒童肥胖癥,媽媽一直嚴格控制我的飲食。奶奶心疼我,經(jīng)常偷偷做水餃、糖醋排骨、紅燒魚給我吃。
這不,今天趁媽媽不在家,奶奶又給我做羊肉餃子了。我正吃得津津有味,突然門“吱”的一聲開了,媽媽回來了。見奶奶又在給我“加餐”,媽媽嗔怪道:“媽,我給您說過多少次了,壯壯要減肥,怎么又……”奶奶囁嚅道:“我還不是看孫子餓得可憐……”
我一看媽媽與奶奶“杠”上了,便趁機溜之大吉,下樓找明明玩去了。
[點撥評鑒]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本文以“食”為線索,摘取了祖孫三代人的三則日記。第一則日記寫爺爺小時候因挖野菜充饑險些喪命;第二則日記寫全家聚餐把野菜當作美味佳肴;第三則日記寫媽媽為“我”減肥而控制“我”的飲食。三則日記的內(nèi)容形成鮮明對比,構(gòu)思精巧,以小見大,從一個側(cè)面反映了改革開放的巨大成就。滴水藏海,管中窺豹,這種“以小見大”的寫作方法值得廣大考生學習和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