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在高緯度海洋里,有兩種哺乳動物堪稱北極圈內的“之最”:一是鯨,二是海象。
海象身長4~5米,平均體重1噸,最重的雄海象重達4噸。它們趴在冰上的時候,遠望就像一輛輛整裝待發(fā)的坦克。海象終生生活在北極圈內,有北半球“土著居民”之稱。
生活在冰雪世界里的這些龐然大物,是如何在厚而光滑的冰面上行走、捕食的呢?這個問題曾一度困擾動物學家。
當動物學家們來到北極的冰雪世界,走近海象這一龐大種群時,眼前的景象讓他們大吃一驚:這些龐然大物竟然用嘴巴上長著的兩只尖利的長牙勾住冰面,然后帶動身體前行!遇到冰山時,它們也是用這對長牙,像登山運動員手中的冰鎬一樣,一步步地刨住光滑的冰體,然后一點點地向上攀登——它們居然用牙齒行走!
海象的嘴巴上長著一對巨大的牙齒,最長可達1米,重約4公斤,特別引人注目。長牙實際上是自上顎長出的犬齒,與象牙一般無二,且一生都在長個不停。在動物學家們的印象中,這對長牙應該是海象攻擊敵人時不可或缺的武器,或是捕食的工具,誰知它們竟然用作行走的腳和腿!正是靠著這對長牙,海象們才能在冰面上行動自如,迅疾如風,翻山越嶺,如履平地!
動物學家們經(jīng)過考證和研究認為,在遠古,海象也像海豚、海狗一樣,在岸上靠身體的沖力一聳一聳地向前爬行。因此,它們常常因行動遲緩而遭到攻擊,甚至付出生命的代價。
進入北極圈后,環(huán)境發(fā)生了變化,到處是冰雪,海象們原有的行走方式行不通了,且它們一生的大部分時間在冰上度過,于是海象們便別出心裁地“發(fā)明”了這種獨特的“象牙行走法”!
世間有很多的事情真的是“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就像一句廣告詞說的那樣:“一切皆有可能!”當我們陷入四面維谷的境地時,開動腦筋,激活智慧,往往會“急中生智”而殺出一條匪夷所思的新路來:沒有四肢,就用牙齒行走;缺少力氣,就用智慧謀生……
生活中的很多奇跡和成功,常常就是這樣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