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蘭
李培榮(中)和兒子女兒
歲月一回首就是二十多年。1994年,24歲的李培榮從安徽到上海來打工,經人介紹認識了比她大10歲的王永強。王永強是上海本地人,父母早逝,家里經濟情況不太好,所以拖到這個年紀還沒結成婚,也算是老大難。當年的李培榮年輕漂亮,追求她的人不少,可她還是選擇了王永強,因為她看中王永強老實,脾氣好。李培榮每次上夜班,他都會來等她,然后陪她吃晚飯,用現(xiàn)在的話來說就是一枚暖男。
1995年,兩人結婚,住在王永強父母留下的一間11平米的矮平房里。雖然居住環(huán)境不好,但是小夫妻倆還是把日子過得甜甜蜜蜜的。不久,李培榮懷孕,王永強這把年紀初當父親,很是興奮??墒侨メt(yī)院做了產檢后,醫(yī)生說李培榮懷的是雙胞胎,這個消息對大多數(shù)人來說是驚喜,可是對他們來說是“有驚無喜”。想想家里窘困的現(xiàn)狀,他們倆一無所有,又沒有老人可以幫忙帶孩子,煩惱一個接一個。夜里,夫妻倆倚在床上商量了半天,長吁短嘆,最后決定忍痛把孩子打掉。
第二天,王永強和李培榮一起去醫(yī)院,醫(yī)生一聽他們的想法,就把他們說了一頓:“別人想要雙胞胎要不上,你們有了雙胞胎卻要打掉,這是兩條生命呢,你們想想清楚?!崩钆鄻s摸摸肚子,母愛之情油然而生,她拽了拽王永強的衣角,拉著他走了。
這年12月,李培榮順利生下一對龍鳳胎兄妹,看著襁褓中的兩個孩子,夫妻倆的心里是說不出的歡喜。人家問李培榮孩子小名叫什么,她脫口而出:“哥哥叫開開,妹妹叫心心,希望他們一輩子開開心心。”
寄托的希望很美好,現(xiàn)實卻有點殘酷。因為家里沒人幫忙帶孩子,李培榮只能停掉工作自己帶。王永強在工廠上班,每月工資800元,要養(yǎng)活一家四口人。李培榮必須精打細算過著日子。兩個孩子從小喝母乳,用布尿片,一切花銷能省則省。長大了,李培榮帶他們出門玩,看到超市門口的搖搖車,一塊錢硬幣坐兩分鐘,她就和兄妹倆說好,哥哥先坐一分鐘,妹妹再坐一分鐘。一包零食買回來,先用剪刀一剪二,兄妹倆一人一半。兄妹倆的衣服都是鄰居朋友送的舊衣服,很少買新的。買菜她都是等落市的時候去,撿人家剩下的買,水果也是。每個月,王永強把工資交到妻子的手里,李培榮就用三個信封把它們裝好,上半月家用300元,下半月家用300元,攢下200元備用,以后給孩子付學費,應付各種人情債。日子過得緊巴巴,但是李培榮跟王永強保證說:“我們不借債,關起門來日子過得再苦,出門還是要一家四口像像樣樣。”
周末,夫妻倆帶孩子出門玩,從不會去什么游樂場、超市、電影院,就去附近免費的公園。李培榮一早起來燒開水,灌滿4個壺,打包好前一晚煮的毛豆子和紅薯,然后再攤幾個雞蛋餅,大包小包背好,一家人騎自行車去。孩子們在草地上盡情地玩,王永強和李培榮就鋪張報紙,坐在一旁看著他們,時不時喊他們過來喝口水,吃點東西。這樣玩一天,小兄妹倆也很滿足。
孩子們上小學后,李培榮找了份鐘點工的工作,貼補家用。她手腳勤快,干活有條有理,性格樸實,很得東家的賞識。東家女主人和她一般年紀,把她當好姐妹看待,時常拉她一起逛街,自己穿不了的衣服就送給她穿。過年過節(jié),女主人還會給李培榮的兒子女兒買禮物。李培榮心存感激,無以回報,只有加倍努力干活。這份主仆情誼一直維持了10年,其間女主人多次搬家,李培榮一直都跟隨著她。
2000年,一家四口擠在一起生活了好幾年的小平房拆遷了,他們分到了浦東金楊地區(qū)的一套兩居室公房。居住條件得到改善,夫妻倆住一室,另一室一隔二,哥哥一半,妹妹一半。日子越過越好,小兄妹一點點長大,同在一個學校上學,相互幫助,從來沒有給王永強和李培榮添過麻煩。
然而,不幸突然降臨到這個家。2007年,王永強因為勞累過度,中風癱在了床上。家里的頂梁柱就這么倒了!李培榮一邊要照顧丈夫,一邊要維持生計外出當鐘點工,每天分身乏術,沒辦法,她只好把老家的母親請來幫忙。這樣一來,家里的開銷更大了,李培榮兩千多塊錢的收入,要維持一家五口人的生活。醫(yī)生說,王永強經過康復治療,還是有希望站起來的。可是一趟趟醫(yī)院跑下來,花費要好幾百,家里哪還有錢呢?王永強不愿意治療,干脆躺在家里,也很少出門。李培榮心里很愧疚,可也無計可施,看著丈夫的身體每況愈下,她唯一能做的就是不離不棄地陪伴在床前。
孩子們17歲那年,王永強去世了。李培榮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她一個單親媽媽,要挑起家里的重擔,養(yǎng)育兩個在讀的孩子。為了能有一份更加穩(wěn)定的工作,李培榮去了一家養(yǎng)老院工作,當護工。每天早上7點到晚上7點,護理8個失去自理能力的癱瘓老人。這份工作又臟又累,喂飯、送水、換尿布、洗床單……幾乎沒有一刻喘氣。李培榮沒有怨言,兢兢業(yè)業(yè),得到了家屬們的認可。
度過最艱難的時候,李培榮迎來了春天
媽媽的辛苦兩個孩子都看在眼里,為了給媽媽減輕負擔,兄妹倆就兼職打工。每天下課后,他們到附近的飯店洗碗、端盤子,工作四五個小時,一直忙到九十點才回家。李培榮并不知道他們的“秘密”,一開始還懷疑兄妹倆是去了游戲機房,心里很不高興。直到有一天,他們用打工賺來的錢給媽媽買了一套睡衣,李培榮才恍然大悟。捧著衣服,李培榮感動得潸然淚下,既有高興又有難過。兩個孩子如此懂事,可偏偏生在了他們這個貧困的家里,成長的路上受盡了各種委屈。還記得兄妹倆小的時候,有一次少年宮老師看中他們,叫他們去學跳舞。小兄妹倆高興極了,回來跟她匯報。可是,李培榮一打聽,學費要好幾千,“家里哪有這么多錢?”無奈,她只好回絕了老師。孩子的夢想就這樣被她打破了。別的孩子穿名牌鞋子,一雙好幾百,李培榮給他們買的都是三四十元的地攤貨。別的孩子下課后都會買冷飲和零食吃,兄妹倆從來不吃,因為他們身上沒有零花錢。別的孩子早早就有了電腦、手機,他們沒有……就連在家吃飯,兄妹倆吃頓雞翅膀,李培榮都是幫他們數(shù)好的,一人兩個,誰也不能多吃。李培榮覺得虧欠孩子們太多了。
時光飛逝,轉眼間兩個孩子上了高三,李培榮讓兄妹倆自己選擇未來?!叭绻銈冊敢庾x大學,媽媽就算砸鍋賣鐵也要供你們讀;如果你們不想讀,李培榮和女兒一起去看望當兵的兒子那就先工作?!毙置脗z的學習成績一直很好,他們相互望了一眼,跟媽媽保證說:“我們會好好讀書,好好考試?!?p>
李培榮和女兒一起去看望當兵的兒子
2015年6月,兄妹倆參加高考,結果雙喜臨門。哥哥考取了上海大學,妹妹考取了上海商學院。李培榮辛苦了20年,一腔心血,終于澆開了兩朵鮮花。可是擺在她面前的現(xiàn)實很艱難,兩個孩子的學費都是上萬的,她哪來這么多錢呢?為了這事,她整晚睡不好覺,翻來覆去地又不能讓孩子們察覺,她嘴上一直保證說,媽媽會想辦法,但她心里明白,這個家里什么錢也沒有,只剩下賣房一條路。然而,賣了房子他們一家三口住哪呢?幸運的是,經過街道的牽線搭橋,有一個好心人愿意為李培榮的兒子資助學費。困難迎刃而解,李培榮的心里充滿了感激。
孩子們上大學去了,李培榮比以往更加節(jié)衣縮食,一周伙食費才50元錢,她很少去超市和菜場,因為一去那里,隨便買兩樣,100元錢就花掉了,她不舍得。一個人在家,她就煮包方便面,配點醬菜什么的,或者把養(yǎng)老院里帶回來的剩飯剩菜熱一熱,隨便對付一頓。穿的衣服、鞋子,都是以前的老東家送的,好幾年都沒買過新的了。為了省半年70塊的費用,她連有線電視也停了,回到家也不能看電視。
上了大學的兄妹倆仍然是半工半讀,患難與共。哥哥開開每個周末都去做上門家教,妹妹心心連住校費也省了,每天早上6點起床出門,從浦東趕到浦西上學。下午放學了,再去電影院做兼職售票,從下午4點一直站到晚上10點,然后趕最后一班地鐵回家。別的同學一個月零花錢上千,他們倆堅持自己賺生活費,絕不向媽媽要。包括他們買手機,買電腦的錢,也都是兄妹倆自己賺的。他們還時不時地會給媽媽買回一點小禮物。李培榮十幾年沒看過電影,心心就趁著在電影院打工的便利,帶媽媽來看電影。李培榮喜歡喝奶茶,但是不舍得買,心心就請她喝。
李培榮的堅韌品格在潛移默化中影響了兒子女兒,她也一直和開開心心說:“媽媽沒能力幫你們負擔學業(yè)和事業(yè),只能給你們健康的身體,未來的人生要你們自己去創(chuàng)造?!?017年,心心大專畢業(yè),開了一家貓咪咖啡館,自食其力經營事業(yè)。開開則被部隊選中,入伍參軍。那個夏天,李培榮特意去感謝了當年資助開開上學的好心人,向她報告喜訊,并且告訴她以后兩年的學費都不用再付了。好心人被李培榮的真誠和善良打動,提出要為心心盡一份綿薄之力,但是被李培榮婉拒了。
兩個孩子都長大了,再不用媽媽操心。李培榮現(xiàn)在也換了一份稍微輕松點的工作,下午就能回家休息。大部分的時間,她都一個人在家。晚上,她會一直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等心心回家。夜深人靜,有時候她也會想起死去的丈夫,時而心生可憐,時而心生安慰?!安还茉趺凑f,以前有他在的時候,這是一個完整的家,現(xiàn)在總歸有點無依無靠?!薄叭绻诘脑?,看到兒女們健健康康,考上大學,該是多么歡喜?!边@些年來,李培榮因為長期的忙碌,積勞成疾,身體不太好。作為小棉襖的心心一直勸媽媽早早退休,還給她買衣服,買化妝品,希望她保養(yǎng)好身體,等她和哥哥有能力了,就讓她享清福。
為了讓孩子們過上有尊嚴的生活,雖然經濟條件拮據(jù),李培榮還是力圖把小家擺設得井井有條,好讓他們感受到家的溫馨。一進他們家門,就能看到一群漂亮的金魚在魚缸里悠閑自在地游來游去。那是別人不要的,李培榮搬了回來,清洗干凈,她跟兒子女兒說,心情不好的時候看看魚,蠻好的?!鞍资制鸺摇币惨屔疃嘧硕嗖省H缃?,李培榮還有一個心愿,就是把裝修了近20年的小家再重新裝修一遍,好讓兒子女兒住得舒適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