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弟子去見他的師父。他說:“我的心總是非常沉重:”然后徒弟就開始訴苦,講他不歡喜什么、什么事不舒服,半小時過去了,師父一言不發(fā)。
等到他快講完的時候,師父說:“可以了,不要再說了,我先出去一趟,等我回來,我們再繼續(xù)說?!比缓竽昧艘粡埌准?,讓他托著跪在佛前。于是徒弟老老實實托著一張薄薄的白紙跪在佛前。十分鐘過去了,他覺得有點兒撐不住了;二十分鐘過去了,他覺得自己很辛苦;三十分鐘過去了,這時他覺得這張白紙已不是一張,而是變成了上千張上萬張白紙。
這時師父來了,慈詳?shù)貑査骸案杏X如何?”他說:“師父呀,這紙怎么這么重?我快暈倒了?!睅煾刚f:“如果它很重,你為什么不把它放下呢?其實,一張紙很輕,可是你如果一直不把它放下的話,它就會變得很重?!?/p>
啟示:我們的念頭雖無形無相,也沒有重量,可是如果你執(zhí)著于它,不知道放下的話,它就會像這張紙一樣,越來越沉重。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幾叩首后,這人突然發(fā)現(xiàn)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臺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那人答:“是?!?/p>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么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啟示:求人不如求己,大家都知道的道理,卻也是總會忘記的道理:
有兩只螞蟻誤入玻璃杯中。它們慌張地在玻璃杯底四處觸探,想尋找一個縫隙爬出去。不一會兒,它們便發(fā)現(xiàn),這根本不可能。于是,它們開始沿著杯壁向上攀登。然而,玻璃的表面實在太光滑了,它們剛爬了兩步,便重重地跌了下去。三次、四次、五次……有一次,眼看就要爬到杯口了,可惜最后一步卻失敗了,而且這一次比哪次都摔得疼。一只螞蟻說:“咱們不能再冒險了,否則會摔得粉身碎骨。”另一只螞蟻說:“剛才咱們離勝利不只差一步了嗎?”說罷,它重新開始攀登。一次又一次攀登,它摸到了杯口的邊緣,用最后一點力氣,翻過了這道透明的圍墻。杯子里的螞蟻受到啟發(fā)和鼓舞,也重新開始攀登,最終爬出了玻璃杯。
啟示:小螞蟻之所以能不放棄,重要的因素是它擁有必勝的信念,在挫折中堅守必勝信念,就一定不會喪失堅持的力量。
南山一寺廟的住持突然得了重病,請了許多郎中用了好多藥都不見好轉(zhuǎn),后來一郎中建議:“要不試試這種藥?!彼f出了藥的名稱。這是一種名貴的藥材,須每年春天連花帶枝一并采摘,這種藥材一株要賣到十多兩銀子。寺后面的南山里就有,生長在懸崖峭壁上,數(shù)量甚少,極難采摘。一位信佛的藥農(nóng)聽說此事后心甘情愿獻出一枝藥材,住持服用后,病奇跡般地好了。
這年春天,住持開始讓寺里的徒弟上山采藥。這些徒弟個個年輕力壯,所以每年總能采摘到這樣的藥材。住持每年總是精心挑選一枝,在他當(dāng)年接受藥農(nóng)贈藥的紀(jì)念日讓徒弟送給藥農(nóng),轉(zhuǎn)眼間九年過去了。好多徒弟對住持的做法不解:用一枝還一枝就可以了,就算要報恩一次送他九枝也就是了,何必年年給?
這天坐禪,住持問:“我們給了送藥的施主幾枝藥材?”眾徒弟異口同聲:“九枝。”只有一個徒弟說了:“一枝?!弊〕钟謫枺骸昂谓猓俊蹦莻€徒弟說:“沒有一哪來九?!弊〕治⑿Σ徽Z。不日,住持彌留之際,便傳位于他。
啟示:情誼無法用數(shù)字量化。人們往往習(xí)慣于用物質(zhì)衡量感情,即便有恩也是一報還一報,即便是十倍償還,也無法與誠摯感恩的一念相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