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娓娓
吳老板是靠煤礦起家的土豪,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煤老板。事業(yè)做大了之后,想換一種生活方式,就跟著老婆孩子一起移民到了美國。吳老板雖然沒念過多少書,但為人熱情樸實,而且聰明好學(xué),到美國沒多久,就和左右鄰居打得火熱。
他說,美國人生活真悠閑,太自在了。他曾經(jīng)被鄰居約翰遜帶去海邊釣魚,一釣就是一整天。他感嘆,這種“閑得蛋疼”的生活,在國內(nèi)簡直就無法想象。
最近,聽說他又在和約翰遜一起跑步。天天穿著運動帽衫、運動鞋,也學(xué)年輕人一樣,耳朵里塞著耳機,沿著河邊慢跑。只不過他聽的不是什么流行歌曲,而是一種叫“北路梆子”的山西地方戲劇。
這樣跟著約翰遜先生跑了兩個月之后,他在一次聚會上問大家:“你們知道美國人為什么愛跑步嗎?”大家都不說話,等著他的下文。
他說:“我最近看一篇文章說,跑步和不跑步的人,在每天看來沒有任何區(qū)別;在每月看來差異也是微乎其微;在每年看來差距雖然明顯,但好像也沒什么了不起的;但在每5年來看的時候,那就是身體和精神狀態(tài)的巨大分野。等到了10年再看的時候,也許就是一種人生對另一種人生不可企及的鴻溝?!?/p>
“所以,在美國,有些人就算再忙,也會抽時間跑步?!?/p>
紐約中央公園是全球聞名的跑步圣地,在那里,任何時間你都可以看到穿各種衣服跑步的人。冬天里,有人穿羽絨服,跑步的人卻穿著背心。
三毛說過:“讀書多了,容顏自然改變,許多時候,自己可能以為許多看過的書籍都成過眼煙云,不復(fù)記憶,其實它們?nèi)允菨摬卦跉赓|(zhì)里、在談吐上、在胸襟中,當(dāng)然也可能顯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你讀過的書,都會成為你的積累。同樣地,你跑過的路從來不會白跑,他們沉淀在你的精氣神中。
“老美”常說:清醒時做事,糊涂時跑步,大怒時睡覺,獨處時思考。不是沒有道理的。
人們總是想:等我有時間了,就能運動了。等我賺夠錢了,就能孝敬父母了。等我有空了,就能陪你了。等我發(fā)達了,就能行善了。等到我們有錢了,健康已經(jīng)沒了。等到我們賺夠錢了,父母已經(jīng)等不及了。
“等到我們真正有空了,愛人已經(jīng)離開了。等到發(fā)達了,心態(tài)已經(jīng)變了。健身、孝老、陪伴、行善,任何時候都可以!不必等!跑步重在自強不息,速度距離只是表面,更重要的是鍛煉人的意志力、自制力、承受力、自信心以及一種堅韌不拔的人生態(tài)度。這就是我這一段時間以來跑步跑出來的感悟!”吳老板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