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引讀
2018年4月5日,多家外媒曝出BBC在2011年的紀錄片《人類星球》中關于樹屋部落的片段是假的,而BBC也已經承認造假。這部片子豆瓣評分高達9.8分,有超過一萬人參與了評分。該劇集介紹稱,科羅威人為躲避野獸,只能在距離地面35米的樹屋上居住。片中,當地人攀爬高聳樹干的情景,讓很多觀眾深感震撼。然而,有冒險家親臨此地后竟發(fā)現,這一切都是BBC工作人員一手打造的。部落成員坦言,他們住在平地上,所謂的樹屋是為了配合拍攝臨時搭建的。消息曝出,很多紀錄片粉絲都表示“幻滅”:還我看片時的感動和震撼!不過也有人表示,有關自然的紀錄片不可能達到百分之百的真實,擺拍或者經過特殊處理的畫面,應該進行標注,否則就是造假。
素材聚焦 “擺拍”和造假是兩碼事
紀錄片不必完全忠實于自然,但這必須符合兩個條件,一是拍攝困難;二是不得給觀眾造成假象,認為這是真實場景。這在專業(yè)上,也被稱為“擺拍”。拍攝者無法完全呈現最殘酷、真實的大自然,或是已經過去的歷史,這是眼下業(yè)界允許紀錄片“擺拍”的原因。但此次BBC被曝出造假的鏡頭攝影師涉嫌的是“造假”?!皵[拍”還是來源于真實,造假卻是脫離了真實,這就有違紀錄片倫理。
素材鏈接 《舌尖上的中國2》也曾“擺拍”
2014年5月12日,植物學博士顧有容在果殼網發(fā)表一篇博文,從植物學角度證明《舌尖上的中國2》第一集《腳步》中的鏡頭是嫁接的——藏族孩子一開始爬的是樹干挺直高大的針葉樹,可之后導演給出了一個近景鏡頭,卻是一棵不同科目的樹種。但根據BBC的工作手冊,《腳步》中的“擺拍”鏡頭并沒有問題,因為位置太高,可能危及采蜜者與攝影師的生命。但“擺拍”得太不專業(yè),讓觀眾看出了“破綻”。
【考場仿真試題】請根據以上材料,寫一則150字左右的微評論。
【范文示例】BBC的紀錄片一直是業(yè)內被奉為圭臬的品牌,不少觀眾會將其截圖當作電腦屏保。人們從中看到自然界的偉大、造物主的神奇,以及舍生忘死的攝影師們的勇氣。而任何“造假”的紀錄片,都是對勇氣的玷污、對榮譽的污蔑。經過這次的“造假門”,但愿BBC能吸取教訓,贏回觀眾的信任,呈現出最真實、生動的自然界。
其他適用話題 真實與虛假;誠信;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