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欣語
打擂茶、喝擂茶是安化人世代傳承的習(xí)俗。安化地域遼闊,有前鄉(xiāng)、后鄉(xiāng)之分,十里不同音,地域文化差異很大。但是,喝擂茶是安化人共同的嗜好。
炎熱的季節(jié),路邊上、小攤旁,你可能會遇到賣擂茶的老人、小孩或婦女。擂茶甘甜、冰涼、爽口,能消解暑氣,驅(qū)散路途奔波的勞累,很受口渴的路人歡迎。這種擂茶是簡化了的擂茶,制作工序簡單,將花生、芝麻浸泡,放在擂缽中,用擂茶棒擂碎后,加一點白糖,再用開水沖泡而成。
冬天,后鄉(xiāng)的擂茶不是這樣的。后鄉(xiāng)的擂茶乍一看是八寶粥,近看是米糊。黏稠的一碗,主人會在表面撤上一層炒香、擂碎的花生米。這是用于抗寒、增加能量的擂茶。一碗下肚,胃正舒服,使人迫不及待想再來一碗;兩碗下肚,胃逐漸飽滿;三碗過后,大冷的天,兩頰開始冒熱氣,使人忍不住直嚷過癮。
冬季的擂茶,制作工序較繁雜。首先,得用高壓鍋把紅豆、豌豆等雜糧熬煮。接著,將擂碎的米加鹽放溫水里,邊攪拌邊煮至米糊熟,把炒香的花生、芝麻擂碎,把茶葉捻碎。最后,將所有東西攪拌均勻放置在擂缽中。
安化是擂茶的發(fā)源地,家家戶戶備有擂缽、擂茶棒,老老少少都知道制作擂茶的流程。
我最愛的是新橋擂茶,喝新橋擂茶,喝的是氣氛,喝的是情感!新橋擂茶,喝了后會上癮,就像兒女依戀媽媽的味道!
新橋人杰地靈,離安化縣城遙遠(yuǎn)。新橋人好客,善解人意。你隨意走進(jìn)新橋的一戶人家,好客的鄉(xiāng)鄰都會搬著擂缽,晃動著長長的擂茶棒,好一陣忙活。如果碰巧遇到鄉(xiāng)鄰家里請人做事,特別幸運,你的吃食緣分到了。
新橋有一個習(xí)俗,只要家里要請人做事,一日三餐之外,都會備好擂茶侍奉勞作的人。這種擂茶解乏、解暑,初喝微苦,喝后回甘,讓人精神振奮,常常在不經(jīng)意間喝完三五碗。
在新橋,最有趣的是喝茶的過程:左鄰右舍圍坐在廚房,主人用一個竹筒做的勺子舀著擂茶不停地添加。你一碗剛喝掉幾口,主人的勺子趁你沒注意倒將過來。你發(fā)現(xiàn)后,半推半就地接過,嘴里不停地說“吃飽了,吃飽了”。竹筒勺子有著粗長的手柄,主人一手拿著勺柄,一手拿著你的碗,往你碗里加茶。周圍的人跟著主人吆喝,喝一碗,再喝一碗,直喝得鍋盆見底。喝了一碗又一碗,終不知自己到底喝了幾碗,只覺得過癮!
新橋擂茶是真正的擂茶,隨季節(jié)有少許的變化,因為一口大鍋熬煮著的是每個季節(jié)新出產(chǎn)的谷物。擂缽里擂著的是茶葉,這是打擂茶的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茶葉是自家采的老茶葉,經(jīng)過浸泡后去掉茶湯。主人把擂缽?fù)鶅赏纫粖A,手一動,擂茶棒在擂缽里劃著漂亮的圓弧。茶葉成泥,再加入香脆可口的花生、黃豆、芝麻,灑一丁點兒水,加鹽,然后又擂至成泥。最后,放入大鍋,攪拌。這時候,香氣撲鼻,茶湯成深褐稠糊狀。
主人將擂茶盛入茶碗,撒上熟花生、熟黃豆或黑豆,雙手捧著茶碗,小心翼翼地端給客人。
茶葉是提神物,茶是一種保健飲品。新橋擂茶一下肚,人似乎立馬有了精神,于是摸著滾圓的肚皮開始下一階段的勞作。
新橋是媽媽出生的地方,我很少去,但是,在新橋喝擂茶的場景歷歷在目,新橋擂茶的余香縈繞齒間。誰欲與我前去那美麗新橋,共醉新橋擂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