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玲
摘要:本文分別對國內外會計制度的變遷歷程做出分析與比較,說明了影響會計制度變遷的影響因素,為我國會計制度未來的發(fā)展指明了方向。
關鍵詞:會計;制度;變遷
中圖分類號:F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8)15-0286-01
隨著改革開放的發(fā)展,我國企業(yè)的投資行為也日益增加。與其相關的會計制度也隨之產生并發(fā)展起來,特別是會計制度。與國外的會計制度相比,其變遷的過程經歷了從簡簡單到復雜、從混沌到有序、從低級到高級的發(fā)展歷程。
一、國外會計制度的變遷歷程
國外的會計制度變遷大體經歷了四個階段:最初嘗試階段、提高可比性階段、制定制度階段、準則發(fā)布階段。
1. 1989年以前(最初嘗試階段)。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Committee,
IASC)在最初制定時,為了兼顧各國的會計法規(guī)、經濟環(huán)境和法律體系等,其準則允許了多種備選方案。到了20世紀80年代,世界經濟一體化發(fā)展對國際會計協(xié)調的需求明顯增加,國際會計準則對會計政策選擇上的多樣性問題顯得非常突出,從而遭到國際社會的非議。
2.
1989-1994年(提高可比性階段)。1989年,準則委員會第32號草案(ED32)指出:在已公布的國際會計準則中,對于同一會計事項,盡量減少可選擇的處理方法。1990年7月,“財務報表可比性意見報告”中,將原有的“傾向性處理方法”的提法改為“基準處理方法”。
3.1995-2000年(制定制度階段)。2000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在證券委員會國際組織審核通過后,完成了一套核心準則。1997年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成立了常設準則解釋委員會,不時地對現(xiàn)行的國際會計準則可能產生歧義的地方進行解釋。
4. 2000年-至今(準則發(fā)布階段)。國際會計準則委員會改組以后,明確發(fā)布了“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porting Standards,
IFRS).
二、我國會計制度的變遷歷程
我國的會計制度變遷大致可以劃分為三個階段:建國初期階段、經濟轉軌階段、市場經濟階段。
1.
1949-1978年,這一段時間是我國剛剛建國時期。這一時期實行的是全面的計劃經濟,企業(yè)的投資活動全部納入國家計劃。因此,這一時期的會計制度全部納入到國家計劃經濟制度下會計的核算范圍。
2.1978-1992年,這一時期是我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的工作重心是由全面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相結合轉型。所以,在這一時期,會計制度產生并且開始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運行。
3.
1992至今,這一階段是全面實行市場經濟階段。1992年開始我國進入構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階段。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來,構建與國際接軌的會計制度是新形勢下的要求。
由此可見,我國的會計制度變遷是從國情出發(fā),并隨著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會計國際化的程度而不斷加快的。我國的會計制度變遷采用了漸進式的道路,通過新制度的不斷發(fā)展來縮小舊制度的空間,然后達到整個會計制度國際化的目標。
會計準則和會計制度并存是我國會計制度變遷中的另一個特點。會計制度變遷的組織者通常從某一項特定制度安排開始進行改變,逐漸擴展與其相關的其他制度安排,“化整為零”通過分步實施向未來分攤巨額成本。
三、影響會計制度變遷的因素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響企業(yè)會計制度變遷的主要因素有以下這些。
一方面是技術標準的變化。隨著國際會計準則的重組,國際會計準則的技術標準發(fā)生了新的變化。使得我國的技術標準也必須相應地做出調整。同時,歐美各國的會計標準與國際會計準則的趨同加快,也使得我國對會計準則的趨同工作日趨緊迫。
以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新經濟的發(fā)展使得原有的會計制度無論在形式還是內容上都需要做出相應的調整,如電子聯(lián)機實時報告系統(tǒng)的建立。
另一方面,市場需求的變化。如知識經濟下企業(yè)人力資源價值的體現(xiàn)與規(guī)范;養(yǎng)老金會計問題的核算;再如金融市場的變化帶來的金融衍生工具會計、物價變動會計、保險會計等由于經濟發(fā)展帶來的新問題的核算工作,都是會計制度變遷中的主要因素。
四、我國會計制度變遷的發(fā)展方向
通過以上分析會計發(fā)展歷程,可以看出會計制度的變遷與社會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具有較高的依賴性。因此,對于我國會計制度將來的發(fā)展方向我們也可以做出一些判斷。
首先,會計制度的變遷必定會滿足市場經濟體制發(fā)展的要求。要保證產權明晰的市場經濟制度,則必須通過科學合理的會計核算制度和財產管理制度。通過會計處理好經濟責任受托關系和經濟利益分配關系。
其次,經濟的全球化的趨勢使得會計準則的國際趨同成為各國必須考慮的因素。不斷完善會計制度體系,為共同發(fā)展幾桶標準趨同是我國經濟走向世界的保證。
我國的會計改革應該以國際化為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建立包括會計準則為核心、會計法律法規(guī)為指導、以會計制度為基礎、以會計職業(yè)道德為保障的會計規(guī)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