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舞蹈是高校藝術教育的重要課程之一,通過科學的舞蹈訓練,不僅能夠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還能夠塑造學生的審美理念。基于此,本文從高校舞蹈教學入手,通過對教學現(xiàn)狀的分析,探究舞蹈在發(fā)展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并結合實際對如何提高舞蹈教學質量提出幾點建議。
關鍵詞:高校舞蹈;教學實踐;藝術素質教育
0 引言
在高校藝術生活不斷豐富的情況下,舞蹈教育逐漸受到重視,尤其是在各種藝術活動的推動下,培養(yǎng)舞蹈團隊,提高藝術教育質量成為高校教育教學發(fā)展中的重要內容。但是從目前高校的舞蹈教學實際來看,其中存在的問題也比較顯著,如教學的專業(yè)性不強,教師與學生互動過程中缺乏良好的藝術氛圍熏陶,使得學生的舞蹈學習難以形成良好的審美效果;教學方法單一,機械的舞蹈訓練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舞蹈團隊的組織不完善,難以對舞蹈教學形成強有力的推動等等。針對這些問題,高校在藝術素質教育中應重新認識舞蹈教學的實踐意義,并從專業(yè)舞蹈藝術培養(yǎng)中汲取經驗,全面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
1 高校舞蹈教學對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的實踐意義
1.1 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水平
良好審美教育是大學生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也是藝術素質教育的基本目標。舞蹈作為一種肢體藝術,其在審美層面為觀眾提供良好的視覺體驗,進而調動其內心對美的欣賞、理解與向往,并在美學熏陶中理解美的內涵。在高校舞蹈教育中,教師能夠利用專業(yè)的舞蹈動作,激發(fā)學生對美的理解,如在民族舞教學中,為學生播放楊麗萍的《雀之靈》,讓學生在空靈、唯美的氛圍中感受舞蹈的藝術魅力,進而提高對舞蹈藝術美感的欣賞與探究能力。
1.2 有利于促進學生的情感發(fā)展
舞蹈作為一種藝術形式,是對個人情感的巧妙表達,因此,我們欣賞舞蹈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感受到肢體動作創(chuàng)造出的藝術美感,更能夠體會舞蹈背后滲透的身后的人文情感。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舞蹈訓練,讓學生體會舞蹈在長時間的發(fā)展中所承載的情感力量,如在《昭君出塞》的舞劇中,教師結合歷史故事滲透人文情感,讓學生在模仿感受舞蹈演員動作的同時,體會其中蘊藏的對祖國的眷戀與熱愛,進而強化對舞蹈的情感體驗,提高對舞蹈的欣賞能力。
1.3 有利于平衡學生的身心發(fā)展
舞蹈作為一種肢體運動,其在鍛煉身體,改善身體機能,提高身體素質方面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與此同時,舞蹈也是一種緩解心理壓力的重要途徑。在大學階段,學生面臨著工作、學習的多方面壓力,而通過舞蹈訓練,學生能夠找到一個壓力宣泄的出口,在揮汗如雨的訓練中,在唯美舒緩的氛圍中,學生能夠逐漸放松心情,集中注意力在舞蹈的藝術展現(xiàn)中,進而實現(xiàn)身體與心理的平衡,促進大學生的健康發(fā)展。
1.4 有利于豐富學生的藝術生活
在大學校園中,文化娛樂活動豐富多彩,而舞蹈作為一種受眾廣泛的藝術活動,在大學校園藝術生活中非常受歡迎。基于此,高校加強舞蹈教育能夠吸引更多學生參與到藝術培養(yǎng)中來,為學校的藝術生活提供更多人才。這樣一方面豐富了校園文化內容,在校園營造一種崇尚藝術、熱愛藝術的濃厚氛圍;另一方面也促進了學生自身的藝術素養(yǎng),讓學生在參與校園藝術活動的過程中與志同道合的學生共同開展舞蹈訓練,進而在舞蹈藝術方面實現(xiàn)共同進步。
2 如何通過高校舞蹈教學提高大學生的藝術素質教育
2.1 轉變舞蹈教學理念,創(chuàng)新藝術素質教育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為提升學生的藝術素質,教師應根據(jù)學生的客觀實際進行教學設計,避免對專業(yè)舞蹈院校的盲目照搬,在實踐中體現(xiàn)特色化的教學指導。如教師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根據(jù)大學生的身體條件設計差異化的教學策略,讓學生能夠在符合自身條件的訓練目標中逐步提升;此外,還應注重情感滲透的價值,在舞蹈教學中滲透藝術情感,讓學生不僅能夠學會專業(yè)的舞蹈動作,更能夠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感,進而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藝術體驗。
2.2 豐富舞蹈教學內容,調動學生參與興趣
舞蹈教學內容是學生藝術素質培養(yǎng)的依據(jù)。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對舞蹈教學內容的調整與優(yōu)化,將理論文化與實踐訓練相結合,避免在單一的訓練中影響學生的藝術素養(yǎng)發(fā)展。例如在舞蹈文化課程中,教師以民族舞為切入點,為學生介紹了蒙古舞、傣族舞、采茶舞等,并從不同舞蹈的文化起源入手,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打好舞蹈的文化根基;然后在舞蹈訓練中滲透文化內容,讓學生在理論與實踐結合的過程中深化對舞蹈藝術性的理解。
2.3 創(chuàng)新舞蹈教學方法,構建開放的教學氛圍
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當前教育教學資源,打破傳統(tǒng)單一示范指導教學對學生的局限,讓學生在更加自由的形式中獲得藝術指導。例如在傣族孔雀舞的教學設計中,教師首先利用多媒體課件為學生播放舞蹈片段,讓學生在空靈的音樂,柔美的動作中初步了解孔雀舞;然后利用多媒體技術對基礎動作進行分解,并配合示范指導強化學生的印象,提高學生模仿、訓練效果。
2.4 豐富藝術活動形式,拓寬學生的實踐空間
藝術活動是校園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激發(fā)學生舞蹈訓練熱情,促進學生藝術素質發(fā)展的重要途徑。在高校舞蹈教學中,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參與藝術活動,讓學生的舞蹈作品能夠在學校師生中得以展示,用實踐的形式引導學生不斷完善舞蹈學習過程;此外,教師還應注重對精神文化的建設,引領學生接受高雅的舞蹈文化的熏陶,在實踐的過程中拓寬文化視野,啟迪藝術思維。
3 結語
在高校藝術素質教育中,學校、教師應注重舞蹈教學對大學生的培養(yǎng),積極調整教學觀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構建教學模式,豐富文化活動,讓學生在良好的藝術氛圍中提高對舞蹈學習的興趣,進而逐漸提高藝術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 姜瑜芳.淺析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J].黃河之聲,2017(24):70.
[2] 羅軼.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探析[J].藝術評鑒,2017(07):94-95+105.
[3] 李雯.高校舞蹈教學與大學生藝術素質教育探析[J].戲劇之家,2016(19):188-189.
作者簡介:任曉凡(1992—),女,山東人,福建師范大學音樂學院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民俗舞蹈學與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