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隴東黃土工程地質分層及其物理特性

      2018-07-26 02:37:50李同錄江睿君藺曉燕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陜西西安70054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西安70065
      水文地質工程地質 2018年4期
      關鍵詞:古土壤液性黏粒

      習 羽,李同錄,江睿君,藺曉燕(.長安大學地質工程與測繪學院,陜西 西安 70054;. 西安石油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0065)

      近二十多年來,隨著黃土地區(qū)城市和交通的發(fā)展,高層建筑、大跨度橋梁及隧道工程的作用范圍已遠遠超過了濕陷性黃土地層,如位于董志塬的慶陽市、位于渭北臺塬上的銅川新區(qū),30層以上的新建建筑已很普遍,樁基礎深度可達30m,附加應力的影響深度超過100m[1];已建的西安—太原、西安—蘭州高鐵,擬建的西安—銀川高鐵、西安—韓城城際鐵路以大量橋隧形式跨溝穿梁通過黃土地區(qū);已建西安—銅川高速、西安—禹門口高速和擬建的西安—銀川高速也有大量橋隧工程。目前高層建筑的基礎及附加應力范圍往往擴散到Q2及以上黃土地層,大跨度橋梁基礎可穿透整個黃土地層,隧道則穿越Q1~Q3不同層位的黃土地層。

      當工程涉及的黃土地層不厚時,習慣上將黃土和古土壤層作為基本的地層單位。特別是中更新世以來的黃土和古土壤層厚度較大,標志明顯,易于辨別。但是當黃土層很厚時,黃土和古土壤層數(shù)很多,但若按基本古氣候地層單元, 典型黃土剖面上最多可分出將近70個地層單位,這在工程上很難逐層給出評價指標。若按傳統(tǒng)的時代及巖性地層劃分,一個分層包含多個黃土和古土壤層,二者性質差異大,則過于粗糙。為此可在現(xiàn)有古氣候分層的基礎上,將工程地質性質相近的地層單元合并,提出一個可行的工程地質分層方案,以便于工程應用。

      1 黃土的古氣候地層、巖性地層和年代地層

      黃土最基本的地層單位就是相間出現(xiàn)的黃土-古土壤序列。由于黃土-古土壤反映的氣候變化與極地冰芯和海底巖芯同位素氣候曲線及冰期-間冰期記錄能很好吻合,表明它反映的是全球性氣候的變化,習慣上將黃土-古土壤序列稱為古氣候地層。

      早在上世紀60年代,劉東生等[2]在野外考察時,根據(jù)黃土在剖面上出露的外觀特征,提出了黃土的巖性地層方案,即所謂馬蘭黃土、離石黃土和午城黃土,習慣上將其和后來確定的晚、中、早更新世對應。

      隨著對陜西洛川黑木溝[3]、甘肅蘭州九州臺[4]及其它一些典型黃土剖面[5~8]利用古地磁、同位素、ESR及14C等測年,并和海洋巖芯同位素剖面對比,確定了黃土的年代地層。其中全新世的下界在1.1萬年左右,位于黑壚土(S0)的底面;晚更新世底界為12.8萬年,位于第一層古土壤(S1)的底界;中更新世的下界為73.0萬年,位于第八層黃土中,此處也是古地磁的B/M界限,為了便于野外識別,將其定在第八層黃土和第八層古土壤分界處;把第四紀的底界定在黃土和三趾馬紅土的分界處,此處位于古地磁G/M上部不遠處,G/M界限的年齡為248萬年,因此我國習慣上將第四紀下界定在250萬年左右。

      巖性地層便于野外識別,馬蘭黃土以色淺、均勻、疏松、垂直節(jié)理發(fā)育為特征,具有黃土的典型特征。離石黃土是以厚層黃土和薄層古土壤互層為特征,其中第九層和第十五層黃土厚度大,顆粒粗,分別稱為上粉砂層和下粉砂層;第五層古土壤最厚,由三層古土壤中間夾兩薄層黃土構成,習慣稱“紅三條”,上、下粉砂層及紅三條在野外很好辨認,是黃土地層中的標志層。午城黃土是由密集的鈣質結核層夾薄層黃土構成,結核層是由古土壤層退化而成,其中黃土中的鈣質含量也很高,膠結強,習慣稱之為“石質黃土”。

      2 研究區(qū)剖面的黃土特征

      研究的黃土剖面位于隴東黃土高原東部的正寧縣蔡峪村二組,子午嶺西麓,海拔1 420 m,隴東塬黃土層厚度最大達1 700 m。在該黃土塬邊緣深切的沖溝側壁可清晰地辨別出自全新世到早更新世的黃土和古土壤層,地層連續(xù)完整。圖1為塬頂?shù)牟糠致额^,清晰地顯示出L1-S5黃土-古土壤序列。

      圖1 正寧黃土塬邊出露的L1-S5地層Fig.1 Loess layers L1-S5 outcropping in the Zhengning loess profile

      在該塬頂,當?shù)卮迕裼谏鲜兰o60年代開挖了一口飲用水井,直徑0.8 m,深100 m,水位深97 m,人工用轆轤提水。20世紀90年代,政府為當?shù)匾肓俗詠硭?,該井被廢棄。本文沿該井壁對黃土地層做了詳細編錄并采樣。井水位以下至井底部分依據(jù)標志層移到露頭剖面編錄和采樣。

      圖2 正寧黃土剖面柱狀圖Fig.2 Logging of the Zhengning loess profile

      首先沿井壁對黃土地層進行了詳細編錄,在井壁93.0 m深處,可辨別出L15頂部的鈣板層,該鈣板層以下由于地下水浸泡,井壁坍塌,被虛土覆蓋,在塬邊的剖面上找到該標志層,繼續(xù)向下測量編錄,得到一個完整的黃土地層剖面。將剖面測量結果和洛川、西峰標準剖面對比,確定了其磁性地層、年代地層、巖性地層和氣候地層單元的分界位置和年代,結果綜合在圖2中。可以看出,該剖面黃土厚174.8 m,時代地層自Q4至Q1,巖性地層自黑壚土、馬蘭黃土、離石黃土至午城黃土,層序完整。自黑壚土S0到離石黃土底部L15共可以劃分出30個古氣候地層單元,L15底界以下為午城黃土。由于午城黃土鈣質含量高,有密集的結核層,該層黃土性質變異不大,將其并為一層。頂層的黑壚土厚度一般不足2 m,對工程沒有影響,在工程分層中可不考慮。這樣整個黃土剖面共有30個古氣候地層單元。顯然工程上按這么多的地層單元進行物理力學指標統(tǒng)計是不現(xiàn)實的。如果按巖性或時代地層單元分別劃分為三層,則把性質明顯不同的古土壤層和黃土層作為一層也不合理[9]。為此,基于物理指標對其進行工程地質分層。

      3 黃土物理特性及工程地質分層

      正寧剖面黃土在粒度三角圖和塑性圖上的位置如圖3、圖4所示。在土的物理指標中,土粒比重的變異性小,孔隙比、孔隙度和干密度高度相關,其中任一指標都可反映其結構密實度。含水狀態(tài)指標中,含水率、飽和度和液性指數(shù)是顯著相關的指標,如圖5所示,但三者的物理意義不同,可互相印證;土的稠度指標和其成分密切相關,黏性土細粒含量對土的稠度有影響,但黃土中粉粒為主,黏粒含量占少數(shù),稠度和黏粒含量相關性不是很顯著。

      圖3 正寧剖面黃土在粒度在三角圖上的位置Fig.3 Position on the triangle diagram of particle size component for the loess in the Zhengning profile

      圖4 正寧剖面黃土在塑性圖上的位置Fig.4 Position on the plastic diagram for the loess in the Zhengning profile

      根據(jù)以上分析,選出主要物理參數(shù),包括黏粒(<0.005 mm)含量、塑限、液限、塑性指數(shù)、干密度、含水率、飽和度和液性指數(shù),作出這些參數(shù)隨深度變化曲線,并和古氣候地層單元對應,如圖6所示。除取樣、測試引起的不確定性因素和土樣本身的變異性外,可以看出各指標曲線與古氣候地層單元顯示出良好的相關性。首先,黏粒含量在黃土中普遍出現(xiàn)低值,而在古土壤中出現(xiàn)高值。馬蘭黃土(L1)和上粉砂層(L9)中都夾有若干層弱發(fā)育的古土壤層,第二層古土壤(S2)中間夾一層黃土,這在剖面上不易分辨,但在黏粒分布曲線上有明顯的反映。其中黏粒含量最少的是下粉砂層(L15),在剖面的露頭上該層顏色最淺,最易辨認,是該地區(qū)的主要含水層。

      圖5 正寧剖面黃土液性指數(shù)、飽和度和含水率的關系Fig.5 Relationship between liquid indexes, saturation degree and water contents for the loess in the Zhengning profile

      圖6 正寧剖面黏粒含量及主要黃土物理特性指標Fig.6 Logging curves of clay particle content and main physical indexes for the loess in the Zhengning profile

      液限在古土壤中增高,在黃土中降低;而塑限則相反;塑性指數(shù)是二者的差值,和液限變化趨勢一致。黃土和古土壤成分的分異是由于氣候環(huán)境的差異所致,這一點早有定論。稠度指標是細粒含量的間接反映,和黏粒含量的變化趨勢相關,但不如黏粒含量敏感度高。

      黃土的干密度是其結構密實度的反映,從干密度曲線可以看出,古土壤的干密度明顯高于黃土。這不僅反映出其結構的差異,而且與其成分有關。黃土和古土壤都具有架空結構,黃土中的細粒含量少,大孔隙多,結構疏松;古土壤在濕熱氣候條件下成壤作用強烈,次生作用形成的細粒物質充填于大孔隙中,使其結構比黃土密實。從黃土干密度隨深度的變化看,自上而下有增大的趨勢,說明了固結壓力的壓密作用。

      含水率、飽和度和液性指數(shù)是共同反映土含水狀態(tài)的指標,三者具有顯著相關性,其中含水率與飽和度正相關,與液性指數(shù)正相關(圖5)。沿剖面可以看出,含水率和飽和度同步變化,在L2~L4之間有趨勢性的增大,L2以上,L4以下,只是在一定范圍內波動。含水率在黃土中低,在古土壤中高。若觀察二者在單層黃土和古土壤中的變化趨勢,則發(fā)現(xiàn)一個共同的規(guī)律,即自黃土層的頂面到底面,含水率和飽和度由高降低;而古土壤則相反,自頂面到底面,由低增高。這是由于水在非飽和帶運移中的界面效應所產(chǎn)生的。當水分自水力梯度低的黃土進入梯度高的古土壤時,水分滯留,黃土底面、古土壤頂面含水率增高;相反,自水力梯度高的古土壤進入梯度低的黃土時,水分疏散,古土壤底面、黃土頂面含水率降低。液性指數(shù)和含水率、飽和度的變化趨勢、規(guī)律相同。

      黃土和古土壤成分與物理性質指標沿剖面的變化特點表明,其搬運介質風和沉積環(huán)境形成了其成分和結構,成分和結構決定了其物理性質[10]。黃土和古土壤基本地層單元與其物理性質的變化是對應的??梢栽诖嘶A上,將物理性質相近的單元合并。由于含水率、飽和度和液性指數(shù)是顯著相關的,而液性指數(shù)不僅反映了土的含水狀態(tài),也包含了土的塑性的影響,因此這三個指標中取液性指數(shù)作為土的工程地質分層依據(jù)。干密度反映土的結構密實程度,與液性指數(shù)不相關。為此工程地質分層主要依據(jù)干密度和液性指數(shù)。從這兩個指標曲線沿垂直方向的變化特點可以看出,自L1~L5中各層黃土和古土壤參數(shù)分異明顯,可按氣候地層單位分層;S8~S9和S9~S14兩個巖性段參數(shù)差異不明顯,在小范圍內波動,各自并為一層。其中的L9和L15分別是上粉砂層和下粉砂層,厚度大,顆粒粗,干密度低,可單獨分層。午城黃土鈣質含量高,干密度大,雖然位于地下水位以下,但結構致密堅硬,可作為一層,不再細分。由此可將整個黃土劃分為16個工程地質層。

      按以上分層方案也便于在露頭和鉆孔中劃分地層。由于不同層位的黃土或古土壤很相像,單憑土樣的表觀特征難以確定其所在層位。黃土中,S0,S1,S5,L9和L15是已經(jīng)公認的標志層,它們的頂、底界也是工程地質層的界限,只要確認了這些標志層,其間的工程地質層則很容易劃分。

      4 結論

      (1)黃土地層中相間出現(xiàn)的黃土-古土壤序列是第四紀以來干冷-濕熱氣候交替環(huán)境下形成的,氣候地層單位黃土中最基本的地層單元,目前在自馬蘭黃土頂-離石黃土底之間已劃分出公認的15層黃土和14層古土壤,午城黃土由密集的黃土-古土壤(鈣板層)組成,在不同剖面出露的厚度不同,層數(shù)還不易確切辨認。

      (2)黃土的巖性地層,即馬蘭黃土、離石黃土和午城黃土與年代地層,即晚更新世(Q3)黃土、中更新世黃土(Q2)和早更新世黃土(Q1)的分層界限并不一致,工程地質界習慣上將三者一一對應是不嚴謹?shù)摹?/p>

      (3)按古氣候地層可將黃土地層劃分為30個地層單位,這在工程分層中不易進行參數(shù)統(tǒng)計;按巖性和年代可分別劃分為三個地層單位,這又太粗糙。本文結合已有分層和物理性質指標將整個黃土剖面劃分為16個工程地質層,結合公認的標志層,該分層方案易于在鉆孔和剖面上進行識別劃分。

      (4)由于黃土工程地質性質與其沉積過程中的氣候環(huán)境密切相關,同一時代的地層在同一沉積單元內的性質相對均一,因此該分層方案在整個黃土高原地區(qū)具有普遍適用性。

      猜你喜歡
      古土壤液性黏粒
      陸相細粒沉積巖與古土壤深時氣候分析方法綜述
      沉積學報(2023年2期)2023-04-29 00:44:03
      黏粒對紅黏土微觀結構及力學性質的影響
      四川盆地中生代古土壤發(fā)生學特征及古環(huán)境意義*
      土壤學報(2022年1期)2022-03-08 08:50:02
      不同黏粒含量黃土的人工切坡穩(wěn)定性探討
      中華建設(2019年12期)2019-12-31 06:49:32
      中國黃土及其古氣候意義
      科技風(2019年11期)2019-10-14 20:25:27
      崇明地區(qū)粉質黏土物理力學指標的線性分析
      常州地區(qū)粘性土液性指數(shù)與壓縮系數(shù)相關性分析
      山西建筑(2018年32期)2018-12-11 10:08:22
      黏粒含量對黃土物理力學性質的影響
      古土壤用于古環(huán)境重建的理論與方法
      心臟術后康復延遲患者便失禁相關性皮炎(IAD)的臨床特點及對策
      卢氏县| 洞头县| 卢湾区| 常德市| 钟山县| 高唐县| 都江堰市| 富平县| 科技| 庆城县| 新竹市| 柯坪县| 勐海县| 漠河县| 广州市| 札达县| 徐闻县| 天水市| 大理市| 高雄县| 鲁甸县| 当雄县| 紫阳县| 青铜峡市| 阜阳市| 无棣县| 黄石市| 利川市| 酒泉市| 阳朔县| 大关县| 繁昌县| 城固县| 南投县| 板桥市| 泰宁县| 金堂县| 台安县| 兴安盟| 寿光市| 德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