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文舟
繁花匍匐,彩云簇擁,積雪瓊樓花放,供養(yǎng)蒼山為王。
蒼山不過50公里的區(qū)域,名聲在外的峰竟然有十九座。有些峰處于對峙狀,雖無怒目,也非和顏;有些峰叫遙遙相望,縱有傾慕之心,亦無奈深溝萬壑。有些峰佳木濃蔭,有些峰遍植卉穗,有些峰溪水瀠洄,有些峰兀自孤聳。峰險,再小心的溪流也會激動,那些敘敘叨叨的話,說給誰,誰都不會聽見它的寂寞。系在山腰的霧稠得像打了死結(jié),它們模仿了人間的情景,有人讀到男耕女織的畫面,有些懂了望眼欲穿的情節(jié)。而云,動念便有好畫舒展,或吹絮卷雪,或繅絲弄風(fēng)。蒼山的落日是可以镕金的那種,詩人于堅寫道:
“像是叛亂的馬群/尾巴一閃/低著頭被趕進了馬廄/落日鑄造的巨鐘/被送進了山峰托起的高爐/日光偽造的金幣鋪/一間間倒閉”
那些叛亂的馬群,不全是云,還像是脫韁的山峰。十九峰都有自己的姓氏:云弄、滄浪、五臺、蓮花、白云、鶴云、三陽、蘭峰、雪人、應(yīng)樂、觀音、中和、龍泉、玉局、馬龍、圣應(yīng)、佛頂、馬耳、斜陽。按白族民間的傳說里,每一峰都住著一尊神。有時它們歡會,有時它們雅集。十九峰海拔一般均在3500米以上,有七座山峰海拔高達4000米以上。我借助現(xiàn)代的索道,須臾間就與最高的馬龍峰對坐,我更羨慕那些須發(fā)皆白的采藥老人,能在逶迤的山徑健步如飛。
蒼山流出的水,就是大雪對美好人世的造訪,由于性急,有時不免跌跌撞撞。與十九峰一樣,十八溪也有自己詩情畫意的名字,我聽見過無數(shù)人喊它們,像是喊鄰里的小妹那樣親切:霞移溪、萬花溪、陽溪、茫涌溪、錦溪、靈泉溪、白石溪、雙鴛溪、隱仙溪、梅溪、桃溪、中溪、綠玉溪、龍溪、清碧溪、莫殘溪、葶萁溪、陽南溪。顧名思義,清碧溪,你懂晶瑩剔透的水質(zhì);萬花溪,能看見蝴蝶給花朵洗臉的畫面。蒼山十八溪屬于山地型源頭河,有的流得輕手輕腳,力圖不帶任何一粒沙走:有的像一把刀子,蒼山總有它狠狠的切口。有的流淌出塵的禪意,有的流得迤邐飄逸。如果把十八溪連在一塊,它的長度不足一百公里,然而在歲月的長河,它確實流出了一個民族幸福的聚居。塵世的愛情與倫常。
蒼山有后花園與前花園,兩者相比,我更喜歡后花園。所謂的后花園是指位于大理州漾濞縣漾江鎮(zhèn)境內(nèi)點蒼山西坡的筆架峰,成片生長著品種眾多、花色各異的野生杜鵑。春天。山坡上開滿了火紅的、紫紅的、白的杜鵑。足有300多畝的大樹杜鵑,它們一棵接一棵,一片連一片,似是大樹的原始森林,或是杜鵑的海洋。有的杜鵑開著開著就倒下了,即便倒伏,也努力讓花朵開得鮮艷:有的開著開著就老了,老得身生苔蘚,哪怕還有一枝活著,也會舉起火焰一樣的花朵。如果說蒼山給人的感覺多少有點冷峻。那么蒼山后花園就是它的一塊暖心。云南的八大名花,山茶花、杜鵑花、玉蘭花、報春花、百合花、龍膽花、蘭花、綠絨蒿,在蒼山都尋找得到蹤跡。在這花的海洋里,有的品種僅蒼山一地所獨有,如藍果杜鵑。有的以大理命名,如大理杜鵑、大理腺萼杜鵑。世界上杜鵑花屬中葉子最大的品種凸尖杜鵑,就生長在蒼山上。我在蒼山西坡,有過最美的遇見。在繁花面前,女人得學(xué)會謙卑;而男人,如果再學(xué)不會憐香惜玉,蒼山西坡的行程,你算白來。我沒帶佳人,隨便一摟,一樹的杜鵑,就是我刻骨銘心的愛戀。青苔叢生的枝干,像個耽于冥想的老者。鷹在天庭,神在花間。滿山落紅,誰都會怦然心動。我在樹下比風(fēng)小心,滿山有神色飄忽的游人。形銷骨立的枝頭,杜鵑經(jīng)得起寒徹,經(jīng)得起春風(fēng)別有用心的打擾與摩娑。
在蒼山行走要掌握一些特征物。有時候云能給你一些指引,順著它的走向,就可以看見下關(guān)繁璨的燈火,這一刻你就不用擔心還會困在深山。有時你跟上了溪水。任何一條,都可以把你交給洱海的漁火。有時一片落葉的走勢。一朵花兒的笑容也會讓你茅塞頓開,心領(lǐng)神會。星光在何處密會,旭日從哪里動身。
面對蒼山,很多人止于仰望,冥想中安放神壇,心動神知,借一朵云,就有他們欲表述的意思。仰望就是最好的交流,其實那么多人上山,不管你多么小心翼翼,從神的角度,都是一種擾攘。蒼山適合身體力行的攀登,更適合想象。
許多充滿白族文化特色的景觀都位于蒼山之麓,比如著名的崇圣寺三塔、佛圖塔、無為寺、桃溪中和寺、七龍女池、清碧寺三潭、感通寺等。蝴蝶泉其實只是蒼山的一滴水珠,在萬千蝴蝶的簇擁中玄幻了瑰麗的傳說,引無數(shù)人折腰和掬淚。蒼山是包容的。佛寺、道觀、文廟、本主廟、基督教堂沿山分布。就是一朵云也有故事。比如“望夫云”,傳說是南詔公主的化身。她與蒼山上的一個年輕獵人相愛,因父王反對,請來羅荃法師將蒼山獵人害死,打人海底變?yōu)槭叄饕虼藨嵱羲烙谏n山玉局峰上。公主的精氣便化為一朵白云,怒而生風(fēng),要把海水吹開和情人相見。于是,后人便把這朵云彩稱為望夫云。我遇到在蒼山采藥的老人,說到這個故事,他信誓旦旦,說他在一個萬里無云的大晴天,忽然看見蒼山的玉局峰上出現(xiàn)了一朵亮如銀。白似雪的云彩,正當他突發(fā)奇想欲走近時,那云卻由白逐漸變黑,越升越高,身影也愈拉愈長,形如一個身材窈窕的女人,珠翠明珰,云鬢高髻,著一件黑色喪衣,俯瞰著洱??拊V。
在鶴云峰下的山坡。尚能看見荒棄的城圮,草木葳蕤,還剩一些舊墻與亂石。這里曾是古代南詔國的都城,叫太和城。從公元739到779年,異牟尋遷都羊苴咩城,便把一段歷史交給野火春風(fēng)吞噬。城池被大風(fēng)揭了屋頂,積憤的雨水始終攻不破石頭,盡管扎染坊已沒有咳嗽不已的師傅,遙想就會復(fù)原南詔古國歷歷風(fēng)貌,盡管那些祀田、魁閣、牲尊和典籍早已化為歷史的塵埃。
蒼山崖畫,是我與蒼山可以通心的地方。我看見遺落的果核,在孩子手心,長出崴蕤的杜鵑。狩獵男子投出的梭鏢,仍在石門關(guān)穿行。巖石,被千年光陰,鍛打得比紙還軟。三千年的火塘,誰說已經(jīng)熄滅?牛哞,鳥語,狗吠,完整地種植在寬19.9米,高8.25米的畫面。究竟是誰,讓土黃色的基調(diào),浮起一個部落最早的炊煙?節(jié)省、隱忍的筆墨,省了男歡女愛,就像竹竿略去了核桃,手掌略去了撫摸。赭紅色的線條。繪出祖先遮羞的衣袂。舞蹈的女人,向一塊石頭保證,賢良與堅貞。我看見于欄式的小屋,女人正在梳洗比蒼山十九條河還飄逸的長發(fā)。獵獲的野獸,尚氣喘吁吁,顯然不服被先民空手拿下。人們用獸皮。把自己與野獸區(qū)分開來。石頭是那個時代最鋒利的生產(chǎn)力,打制、磨礪,所產(chǎn)生的些微火星,足以讓一個部落卸下壓頂?shù)拇笱]有祠堂,一大片藍色的天空,就是先民們祈禱的神壇。
當然,賦予蒼山靈魂的絕對是經(jīng)夏不消的大雪。當?shù)氐陌鬃迦瞬粌H愛蒼山,也愛蒼山之巔的白雪,每年春上,他們都會從山頂取下“陰崖古雪”,調(diào)上蜜汁黑梅使之成為沁人心脾的清涼飲料。楊升庵的《滇南月節(jié)詞》中曾寫到大理“五月賣雪”的情景:“五月滇南煙景別,清涼國里無煩熱。雙鶴橋邊人賣雪。冰碗啜。調(diào)梅點蜜和瓊宵?!毕雭碓谙玛P(guān)喝蜜汁黑梅調(diào)蒼山雪該是多么沁人心脾的事,端起杯子,蒼山大雪紛紛向我涌來。
蒼山的水并非全被十八溪帶到遠方。有時候它們汪留在山上,形成了無數(shù)深潭。那便是所謂的冰磧湖泊,沉淀億萬年地質(zhì)變化的諸多信息,于是產(chǎn)生了更迷人的故事。其中著名的有洗馬潭、黃龍?zhí)?、黑龍?zhí)兜?,潭水瑩澈,瀉出的泉水更是清冽異常。青碧璀璨。有些潭不盈不竭。冷玉凝碧,卻容得下月涌星沉;有些潭只有雨季來臨,才有其出奇不意的蛙聲。順著蒼山西坡的山脊,漾濞縣文聯(lián)主席老常陪我找到了洗馬潭。這個被稱為山巔之湖的洗馬潭其實不在山巔,從洗馬潭到蒼山之巔還有很長的距離。這個深不過一米五的積水潭,適合飲馬,遙看天上繁星,還適合冥想與傾訴。相傳,元世祖忽必烈征大理時,率兵翻越蒼山,曾在這里駐扎洗馬,據(jù)說忽必烈每天醒來就要在這里觀看天相,然后擇日一舉拿下大理城廓。這個4500多平米的高山之湖,屬于第四紀大理小冰期間冰磧湖。那些科考的人,就是從這里得出蒼山的滄桑。
蒼山出產(chǎn)名石,最著名的一塊叫《南詔德化碑》。雖然碑文蘚剝,多不可辨,后人就是憑借這塊高3米多的石頭,在5000余字的范圍,讀懂了古代南詔國從公元739年至779年間政治制度與經(jīng)濟發(fā)展的情況,讀懂了這個古老的城邦,對于大唐友好的愿望。因此,每次去大理,我都特別留意那些大理石上的種種碑文。因為就是一塊石頭,留下了蒼山幾千年的月色與鄉(xiāng)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