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雄峰
“呂俊華老師于今天下午2點去世,享年92歲?!痹栏复笕税l(fā)來一條微信,讓我驚愕不已——兩個月前,岳父帶著我看望老人的時候,呂老先生還是很健康的樣子,甚至還要留我們一起吃飯的,怎么競成了最后一面……
每一次身邊一個生命的逝去,都不禁會流淚傷感。而對于呂傻華先生——一位我只見過兩面的老人家的離去,同樣是痛徹心扉。
先生是岳父大人當(dāng)年北京八中的老師。兩年前,岳父在閑聊時念叨:“春節(jié)想去看望老師,可惜只能獨自前往了——我的同學(xué)們也都是八十歲左右的人,原本從今年起,給老師打電話拜年,沒想到,老師前幾天倒給我打了電話,希望我能去一趟,說是要送我一本他寫的書。”說這話的時候,八十多歲的岳父喜不自禁。由于聽岳父經(jīng)常把自己的恩師掛在嘴邊,我也就產(chǎn)生了好奇,也是為了給岳父出行“保駕護航”,便決定春節(jié)時開車送他老人家去探望老師。
那是我第一次見到先生,之所以稱呂老師為先生,因為他絕對擔(dān)褥起——古樸的家居陳設(shè),就是我印象中的學(xué)者居所的樣子,而先生似乎只為自己留出了寫字、走道兒的空間,剩的地方,便全都是書籍了。先生年逾九旬,岳父年逾八旬,兩位耄耋老人對坐著,寒喧的話只是寥寥數(shù)語,而后,我眼前就像是時光穿越了——老師在跟弟子交流,弟子在跟老師呼應(yīng),沒有一方的高高在上,也沒有一方的唯唯諾諾,老師直白地引出話題,并旁征博引,滔滔不絕,而學(xué)生也是敢于亮出觀點,與老師切磋探究,孜孜以求……而我,自始至終未發(fā)一言,就這么聽著兩位老人侃侃而談。說實話,那是一種享受,享用的是一頓文化大餐……
臨走時,呂老先生把自己著的一本有關(guān)文藝?yán)碚摰臅徒o了岳父,岳父異常開心,答應(yīng)先生讀完后一定匯報自己的心得。而我,也只向先生鞠躬道別。
又到了一年的春節(jié),岳父大人又要去探望呂俊華老先生,這次,他專門為老師作了一首詩——題為《書緣》。讓岳父意外的是,這一次,先生點名要我一同前往。這也出乎我的意料一上次見面,我就是一個聽眾,在兩位博學(xué)的老人跟前,自己儼然就是一個白丁啊!先生這是有什么話要對我說嗎?
開上車,陪著岳父大人,又一次登門拜訪先生。92歲高齡的老人精神看上去很好,還張羅著給我們沏茶。岳父大人站在老師的面前,為他朗誦自己的詩作《書緣》——
畢竟鐘愛寓心中,
一任春夏與秋冬。
學(xué)海浩浩尋不盡,
真情源源筆下生。
岳父大人把呂俊華先生一生與書結(jié)緣、與書為伴的情結(jié)全寄予詩中了,他對先生說:“您這一輩子,愛書、買書、讀書、著書,與書有著多么深的情緣??!”先生聽了詩,也是贊不絕口。不過,這一次,先生讓我坐到離他更近的地方,和我交談起來,不僅聊到我們各自的生活,先生甚至將自己一生中的很多人生重要的節(jié)點,都告訴了我。至今,我也沒想通,先生為什么會如此善待于我。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緣、眼緣吧。
本想再一個春節(jié),不僅給先生拜年,甚至還有一點幫助先生整理他的書籍的小奢望,然而,一切都隨著那一個噩耗的傳來,永遠(yuǎn)定格在心里了——先生走了,愿天堂能接續(xù)他的書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