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新素
摘要:玉米是我國北方主要的糧食作物,結合當?shù)赜衩追N植,對玉米的播種、苗期管理、穗期管理、以及施肥用肥,做了簡單的生產(chǎn)總結,并提出了如何提高玉米產(chǎn)量的一些自己看法。
關鍵詞:播種;定苗;施肥;管理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我國的農(nóng)業(yè)也有了較大的發(fā)展。作為我國糧中之王的玉米,其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更是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玉米所吸收養(yǎng)分的多少是根據(jù)其生長階段而變化的。只有不斷提高玉米的栽培技術,培養(yǎng)出優(yōu)質高產(chǎn)的玉米,才能滿足人們對糧食的不斷需求。因此,本文就如何提高玉米的種植管理技術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意見和看法,以便供廣大相關人員探討。
一、玉米的播種
玉米在砂壤、壤土、粘土上均可生長。玉米適宜的土壤pH值為5~8,以PH值6.5~7.0最適。玉米浸種24個小時,濾干播種??梢源龠M玉米生根發(fā)芽。一般每畝施氮磷鉀復合肥35—45公斤,功能活化素5公斤混合拌勻做基肥使用,可以防止由于重插種植帶來的死棵、爛秧等問題。采取大小行的種植方式,大行距80—90厘米,小行距50—60厘米,株距視密度而定,播深以種子入土3—5厘米即可,每穴播種2—3粒,每畝用種量1—1.2公斤,確保全苗。
二、玉米的查苗和補苗
玉米出苗后,應立即進行查苗、補 苗。在玉米三葉期以前,發(fā)現(xiàn)連續(xù)缺苗3株(穴)以上,應及時進行補苗,可采取帶土移苗補栽的辦法,以減少株間苗勢的差異。移栽要在陰雨天或晴天下午進行,栽后要及時澆水,縮短緩苗時間,確保成活。缺苗3株(穴)以下,在缺苗處一側或兩側,留雙株即可,玉米缺苗一般不提倡補種。
三、玉米的間苗和定苗
適時間苗、定苗是減少弱株率,提高群體整齊度,確保適宜密度的關鍵。玉米生長快,應適時早間苗、定苗。一般掌握1-2片展開葉時間苗,2-3片展開葉時定苗。間苗原則是去弱苗留壯苗,去病苗留健苗。間苗、定苗的時間應在晴天的下午進行,因為此時病苗、蟲咬苗及發(fā)育不良的幼苗易萎蔫,便于識別淘汰。對于苗矮葉密、下粗上細、植株扭曲的絲黑穗浸染苗等,應徹底剔除。旱地、生產(chǎn)水平較低的地塊,要早間苗、定苗。病蟲害較重的地塊,要晚間苗、定苗。雙株留苗時兩苗間距5-10cm。套種玉米蟲害多、傷殘苗多、草害重,保苗難度大,應適時間苗、晚定苗。一般2片展開葉時間苗,3-4片展開葉時定苗。
四、玉米的中耕和滅茬
中耕是玉米苗期管理的一項重要措施。據(jù)調查,玉米苗期中耕2次比不中耕的次生根增加5-6條,根深增加6-7cm,增產(chǎn)10%左右。一般中耕2-3次,第1次在定苗前,深度3-5cm,此時幼苗矮小,要避免壓苗、傷苗。第2、3次在定苗至拔節(jié)期,深度10cm左右為宜。中耕的原則是:苗旁淺耕,行間深耕。直播玉米苗期正逢雨季,要淺中耕。中耕過深,土壤蓄水過多,易造成芽澇或苗澇。套種玉米麥收后應立即深中耕滅茬,疏松土壤,促進根系發(fā)展。
五、玉米的追施提苗肥
玉米耐鹽堿能力差,特別是氯離子對玉米為害大。也就是說在施肥過程中,絕對不能使用含氯的肥料。
苗期追肥具有促根、壯苗、促葉、壯稈等作用。一般在定苗后至拔節(jié)期進行。具體的追肥時間要根據(jù)苗情、土壤肥力等情況來定。三類苗、移栽苗、未施基肥或種肥的地塊、低洼潮濕的地塊和套種玉米等,要早追、重追提苗肥,一般在定苗前后;壯苗、土壤肥力高、基肥種肥充足的地塊,可不追或少追提苗肥。除施用化肥外,再使用壯豐寶進行葉面噴施,促使玉米生長開始由營養(yǎng)生長向生殖生長進行轉換。
苗期追肥量,原則上磷肥、鉀肥全部施入,氮肥追肥量要根據(jù)土壤、苗情而定。一般高產(chǎn)田施用總氮量的20-30%,中產(chǎn)田用50-60%,低產(chǎn)田用60%以上。追肥方法:一般采用溝施或穴施。深度5cm以上,離苗10cm以上,不要燒苗。
六、玉米的穗期管理
玉米穗期是指從撥節(jié)至抽雄這段時間。撥節(jié)就是莖基部節(jié)間開始明顯伸長,而抽雄是指雄穗(天花)開始露出劍葉(最后一片)。穗期田間管理的主要目標是使玉米植株墩實粗壯,葉片生長挺撥有勁,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協(xié)調,達到壯稈、大穗、粒多。搞好穗期的田間管理,是奪取玉米高產(chǎn)的關鍵。具體措施如下: 深中耕小培土結合施稈肥。在施足基肥,管好苗期的基礎上,撥節(jié)前后要深中耕(10厘米左右)一次,玉米這次中耕特別重要,可以把土塊打碎,使耕作層土壤落實,有利于根系生長發(fā)育。培土,就是將行間的土略向植株集中,形成一個小壟,同時把施下的稈肥埋入土中。稈肥最好以腐熟的廄肥、堆肥或人畜糞為主,也可每畝施復合肥10公斤左右。要注意小苗多施,促進全田均衡生長。重施穗肥高培土。穗肥應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這時玉米頂部的幾片葉組成的形狀像一個喇叭。 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
抽雄前約7~10天,是決定雌穗(玉米棒子)大小和粒數(shù)多少的關鍵時期,這時生長的好壞對玉米產(chǎn)量影響最大,也是玉米需要養(yǎng)分最多的時候。一般應重施穗肥,約占總追肥量的60%左右,并施用速效肥。通常每畝用尿素15~20公斤,結合把行間(特別是寬行)的土集中到植株兩邊,達到高培土的目的,同時將肥料埋入土中。但也應根據(jù)具體情況合理安排稈肥和穗肥的比重,若土壤肥力較高、基肥足、苗勢好,可以少施稈肥,重施穗肥;如果土壤肥力低、基肥施用量少、幼苗長勢一般,則可以重施稈肥,少施穗肥。此時要注意使用花朵多進行葉面噴施,促進玉米穗期的雌穗生長,為豐產(chǎn)打下基礎。
作為糧中之王的玉米,是一種喜愛溫度和日照的高產(chǎn)農(nóng)作物,具有十分發(fā)達的根系。玉米種植對于土壤、光照以及水分的要求比較高,只有不斷提高玉米種植的管理技術,才能為玉米創(chuàng)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