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欣
秋意愈濃,愈需要醞釀,釀著釀著,秋意便有了香氣。
釀酒,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外婆有一身釀酒的好手藝,黃酒、米酒、葡萄酒……每一種都香氣濃郁。
最喜歡秋天的酒窖了。到了秋天,大部分的酒缸里裝滿香甜的柿子酒,掀開酒缸的布罩,一股濃烈的酒香便彌漫開來,酒香中,夾雜著絲絲的柿子的清甜,沁人心脾,這就是秋天的味道。外婆拿一個酒壺,放上漏斗,從缸里舀出數(shù)瓢,咖啡色蔓延開來,順著漏斗,在壺中形成一道旋渦,這就是秋天的顏色。倒上一小碗放在桌上,剛釀出的酒并不濁,剔透如琥珀,并伴著特有的醇香,令人垂涎欲滴。趁大人不在,用筷子沾一小點(diǎn)放在舌尖上,澀澀的,甜甜的,頓覺滿足——我吃到了外婆釀的秋天。
酒香雖醉人,花香也撲鼻,大人正喝著酒,孩子們便已被門前的桂花吸引了去。一人挎一個小塑料籃,擁到桂花樹前,早已被花香浸沒了。這桂花香不是梅花的高冷,也不是菊花的深遠(yuǎn),更不是廣玉蘭的默默無聞,倒是十分接地氣,逗孩子玩似的,很討人喜歡。七手八腳地在樹枝上摸一把,一手掌都是花,星星似的數(shù)也數(shù)不清。輕輕搖一搖樹干,金黃金黃的花便紛紛飄落,下了一地的桂花雨,趕緊拿籃子接,接的越多越好。跑回家把桂花堆在一起,一排孩子扒著桌子直勾勾地看,大人也被逗笑了。外婆釀桂花蜜,是將洗凈曬干的花撒進(jìn)裝有蜂蜜的罐子,攪拌均勻,便可以吃了。于是,桌子上又多了一道菜,桂花蜜紅藕。自己釀的桂花蜜香甜適中,秋味濃郁,甜而不膩,把對秋的期盼都吃進(jìn)了心里。
秋本是一個凄美、深沉的季節(jié),卻因?yàn)獒j釀,釀出了秋的色澤、秋的香醇、秋的甜蜜,也釀出了一桌幸福的親情……
[點(diǎn)評]
小作者文筆清新,語言流暢,構(gòu)思巧妙。寫秋不從常規(guī)的景入手,而是從外婆釀酒、釀蜜的細(xì)節(jié)來表現(xiàn)秋獨(dú)有的韻味和幸福的親情。情感豐富而真實(shí),字里行間透露著濃濃的生活氣息和質(zhì)樸的兒童趣味。如果能將釀果酒所表現(xiàn)的秋的味道寫得明確些會更有利于表現(xiàn)中心。
(指導(dǎo)教師:翁 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