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取景師,這個職業(yè)聽上去就很夢幻——扛著相機,去文藝青年最愛的云南、西藏、四川,拿著高薪,看超美的風景,只管拍拍拍,還不用天天枯坐力、八室。
小新最初應聘到網游公司做游戲取景師的時候,看到的、想到的,也只是這些。
一些對畫紙要求很高的3D游戲制作團隊,會派取景師去往天南地北,搜尋自然和人文素材。當她和場景策劃師確認好拍攝風格和方向,根據對相關文化、歷史的理解,寫完推薦提案,再經過項目部的同事們討論通過,小新就可以扛起相機出發(fā)了。
每一次的行程,不算緊湊,通常會持續(xù)半年。這聽上去很美,對不對?可小新發(fā)現,自己的皮膚本來白皙透亮,現在,因為長期在太陽下暴走,已經成了小麥色,體重也掉了15斤。
凡事有利有弊,這份工作雖然自由,卻也意味著作息不穩(wěn)定。每次出門,要背著30多斤的登山包不說,時常還要為了得到一個滿意的畫面,對著同一幅景色拍一整天,捕捉從早到晚的景色變化。剛入職的時候,她去黃山拍攝云海日出,偏逢雨天,不得不披著雨衣,一等就是三天。
她的勞動成果,會發(fā)送給原畫師和3D建模師進行后期處理,這樣做出來的游戲畫面,更逼真,玩起來也更加身臨其境。
你知道嗎,你平時看到的那些精美的游戲畫面,每一個大約平均花費取景師們十幾個小時的時間。這也是小新喜歡這份工作的原因——看到玩家置身的某個場景是她參與創(chuàng)作出來的,那種成就感絕對是爆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