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桌 顧凱文 楊 柳
(1.貴州省交通規(guī)劃勘察設計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貴陽 550081; 2.貴州宏信創(chuàng)達工程檢測咨詢有限公司 貴陽 550016)
透水混凝土(pervious concrete),也可稱為多孔混凝土(porous concrete),采用無砂或者少量砂的開級配混合料制成,具有較多聯(lián)通孔隙結(jié)構(gòu),通常具有15%~35%的孔隙率和0.2~1.0 cm/s的透水系數(shù)。由于其孔隙結(jié)構(gòu),常應用在城市路面鋪裝,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排水系統(tǒng)和地下水資源生態(tài)平衡,緩解城市的熱島效應和噪聲污染,增加路面抗滑性,美化城市景觀等。因此,透水混凝土作為一種環(huán)境友好型的路面鋪裝材料,逐漸被應用于大量的輕交通路面、景觀路面、停車場、體育場等[1-4]。
但由于透水混凝土的多孔結(jié)構(gòu),使其與普通水泥混凝土相比,耐久性較差,也使得目前透水混凝土的應用還受到較多限制,且透水混凝土路面結(jié)構(gòu)設計尚沒有相應的國家或行業(yè)規(guī)范。故研究透水混凝土的耐久性劣化規(guī)律,尋找有效提高其耐久性的方法,制定相應的結(jié)構(gòu)設計規(guī)范是其綠色生態(tài)性能得以應用的前提。
隨著我國酸雨區(qū)域的擴大,酸雨侵蝕是影響混凝土使用壽命的重要原因。在諸多酸雨侵蝕混凝土的研究中,大多數(shù)都是以普通混凝土為研究對象,對透水混凝土的研究還較少[5]。透水混凝土的骨料之間通過水泥漿黏結(jié)而形成骨架結(jié)構(gòu),酸雨可以通過孔隙結(jié)構(gòu)進入透水混凝土內(nèi)部,與水泥漿中的氫氧化鈣等堿性物質(zhì)反應,降低骨料間黏結(jié)強度,從而達到侵蝕效果。自然酸雨一般由硫酸、硝酸組成,以硫酸為主,故本試驗以稀濃硫酸溶液模擬酸雨。此外,大多數(shù)酸雨試驗研究是采取浸泡的方式來處理試件,但對于工程應用中的混凝土,尤其對于能夠及時把雨水排出的透水混凝土,較少處于浸泡在雨水中的狀態(tài)[6-8],故采用浸泡試件的方法并不能很好地模擬酸雨[6-7]。為了更大程度地模擬環(huán)境中的酸雨,本文提出了循環(huán)噴淋(見圖1)的方式。
圖1 循環(huán)噴淋
本次試驗采用了自制的酸雨噴淋的循環(huán)系統(tǒng),見圖2。
圖2 酸雨噴淋循環(huán)裝置
透水混凝土試件(見圖3a))為按表1配合比制備的邊長100 mm的立方體試件。本次試驗酸雨采用98%濃硫酸和自來水(常溫下pH=6.8)配制而成,pH值為(3.5±0.3)的酸性溶液,見圖3b)。
表1 試件的配合比 kg/m3
圖3 試驗準備
按照圖4,把試件分為A,B,C 3組,A組放在酸雨循環(huán)噴淋系統(tǒng)的木板上,B組浸泡在裝有酸雨的塑料桶中,C組自然放置在室內(nèi)地板上。循環(huán)噴淋以第一天16:00開始至第二天12:00結(jié)束,共噴淋20 h。分別測試試件的初始強度及在第7,14,28 d時,A,B,C組的抗壓強度。
圖4 試件處理
1) 試件外觀變化。圖5為14 d時A,B,C組試件的外觀狀況。
圖5 試件外觀變化
由圖5可見,A組試件頂面覆蓋的一層黃色物質(zhì),是酸雨侵蝕的產(chǎn)物及水中的雜質(zhì)累積而成;B組試件骨料表面變得非常粗糙,被侵蝕的現(xiàn)象較為明顯;C組試件外觀無明顯變化。
2) 酸性溶液pH值的變化。記錄每天酸性溶液12:00時的pH值,即酸性溶液在經(jīng)過1 d的循環(huán)噴淋或者浸泡后的pH值,得到酸溶液的pH值變化曲線,見圖6。
圖6 酸性溶液pH值變化
由圖6可見,在前期,B組的酸性溶液在浸泡1 d后pH值相較初始pH值(3.5±0.3)變化較大,酸的消耗較多,而在一段時間后趨于平緩,酸被消耗的很少。這說明酸性溶液對試件的浸泡在前期是一個快速侵蝕過程,在后期是一個緩慢侵蝕過程。而A組的酸溶液pH值在整個過程中都變化較小,這說明酸性溶液噴淋對試件在整個試驗中是一個緩慢侵蝕的過程。
3) 試件強度的變化。測得A,B,C組試件在7,14,28 d時的強度,見圖7。
圖7 試件抗壓強度變化
由圖7可見,C組的強度變化較??;B組的試件在7 d時強度有大幅度下降,之后變化較??;A組的試件在整個過程中強度沒有減小,反而一直呈上升趨勢。
通過分析可知,在噴淋的過程中,由于透水混凝土能及時將酸性溶液排出,使酸性溶液并沒有與混凝土表面內(nèi)部有較好的接觸條件和反應時間,酸雨的侵蝕效果并不明顯,而且在噴淋酸性溶液的過程中同時也噴淋了大量的水,這可以看成是對混凝土的一種“養(yǎng)護”,對透水混凝土的強度成長有一定的幫助,所以在整個噴淋過程中,透水混凝土的強度沒有降低,反而有所增長。而浸泡的試件強度在前期有明顯下降,是因為浸泡的試件內(nèi)部孔隙長期充滿了酸性溶液,有充分的接觸面積和反應時間,使酸有良好的條件逐漸侵蝕混凝土,從圖6中pH的變化可以看出,浸泡溶液消耗的酸的速度比噴淋溶液要快很多;浸泡組的試件7~28 d的強度變化較小,是因為7 d內(nèi)部孔隙的表層已被侵蝕,酸性溶液較難進入內(nèi)部,后期的侵蝕是非常緩慢的過程,這也與后期pH值的變化趨勢相符合。
綜上所述,酸性溶液浸泡相對噴淋對透水混凝土強度影響更大,這也是采取浸泡方式模擬透水混凝土的酸雨試驗較不合適的原因。
1) 受到酸雨噴淋的透水混凝土,由于其連通的孔隙結(jié)構(gòu)可以及時將雨水排出,使其受酸雨的影響較小,而長期浸泡在酸雨中的試件,會很快受到侵蝕而強度明顯下降。故在研究酸雨對透水混凝土的影響時,需加以考慮實際應用中受雨水作用的狀態(tài),而不能單一以浸泡來模擬酸雨的侵蝕。
2) 由于及時排出酸雨能顯著減小酸雨對透水混凝土的影響,所以在實際應用中應做好相應的排水設計,而且應盡量避免孔隙阻塞而導致雨水無法排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