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約記者 青木
德國女神經(jīng)科學家塔尼亞·辛格是全球情感研究領域最知名的學者之一。據(jù)德國新聞電視臺13日報道,這名本應比任何人都了解傷害他人危害的科學家,近日卻被爆出經(jīng)常欺凌同事。其實驗室20名成員,如今只剩下5人。
今年48歲的辛格是德國著名的馬克斯·普朗克人類認知與腦科學研究所負責人,主要研究人類的同情心和同理心等問題。她曾表示自己的最終目標是“讓世界變得更美好”。
令人諷刺的是,這樣一位標榜愛心和同情心的科學家,竟然與一連串欺凌指控聯(lián)系在一起。其研究所的8名在職和前員工近日接受《科學》雜志調查采訪時,指責辛格實施霸凌,稱她一點同情心都沒有。這些人坦言,辛格是一名富有創(chuàng)造力的研究者,且非常善于籌措資金以及想辦法為自己的研究“開綠燈”。但她營造的工作環(huán)境卻十分糟糕。很多人曾遭到精神虐待或被辱罵工作能力不足。
一名前實驗室成員談到辛格教授時說:“每當有人和她會面,有一半的可能性他們會哭著出來?!绷硪幻俺蓡T說:“人們都非常害怕告訴她自己懷孕的事。對她來說,生孩子是你不負責任,讓團隊失望。”大多數(shù)接受采訪的員工都要求匿名,理由是怕辛格“報復”。但名為克科的前員工實名對《科學》雜志表示,當她告訴辛格自己懷了雙胞胎后,后者的憤怒爆發(fā),開始朝她尖叫,并稱自己領導的不是一家慈善機構,還指責克科懶惰。
辛格在一份聲明中承認自己與同事之間關系緊張,但否認相關指責,并稱自己的研究無可譴責。其律師也否認了有關辛格欺凌的指控,并稱她從未歧視過孕婦。德國《焦點》周刊稱,這已不是辛格第一次遭到類似批評。2017年,研究所曾對辛格進行一次員工民意調查,但調查結果沒有公布。辛格在一封給全體員工的郵件中為自己進行辯解,但并未反思問題。不過目前她已決定休假調整一年。有分析認為,這與她和員工的矛盾有關。
辛格出身學術家庭,大學時就是專業(yè)佼佼者。德國科學網(wǎng)站指出,德國各界往往只關注“辛格教授們”的科研成果,卻不關注其管理方式和自身的人格問題。一旦出現(xiàn)問題,也沒有相關機構負責調查,導致問題始終不能解決。輿論認為,辛格事件給德國科學界敲響了警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