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小區(qū)的公告欄里貼滿了各式各樣的廣告和啟事。
退休以后,閑來無事,我喜歡站在公告欄前,對著那些花花綠綠的廣告和啟事瞎琢磨。
一天早上,公告欄里的兩則啟事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則為尋人,大意是:老父患老年癡呆癥,已離家數(shù)日未歸,家人焦急萬分,有送回或提供有價值線索者,當(dāng)面致謝。一則為尋狗,大意是:家中邊牧,名為漢堡,因鬧情緒,離家出走,主人焦慮,懸賞尋狗,大洋五千,當(dāng)面重謝。看罷心里添堵:尋人與尋狗,豈能并列一處?而且,尋人的啟事無論是措辭還是情感,竟然都不及尋狗的啟事來得生動和濃烈。為了免生閑氣,我扭頭就走,上市場買菜去。
午睡起,因為百無聊賴,我照例泡上一杯茶,下樓到門衛(wèi)室聊天去。
門衛(wèi)室絕對是一個小區(qū)的人口密集地和信息發(fā)布站。我擠在人堆里,邊喝水邊聽他們聊天。巧得很,今天的主角竟然就是公告欄里尋人和尋狗的兩位苦主。一個男人,四十來歲,西裝筆挺,是走失老頭的兒子。一個女人,三十上下,花枝招展,是離家邊牧的“媽媽”。男人表情平淡,女人表情哀傷。男人孤傲,不怎么說話。女人激動,像祥林嫂一樣絮絮叨叨地說著邊牧離家的細(xì)節(jié)。
有熱心人問:有消息了嗎?女人搶先答:有了,一上午就有十幾個電話打過來,我開車跑了大半個城區(qū),一看都不是我們家漢堡,哎喲,我們家漢堡每天都是要喝兩瓶伊利優(yōu)酸乳的,不知道這幾天它在外邊要受什么罪,要是真找不到漢堡,我這日子可怎么過喲!說罷已淚如雨下。
眾人的目光齊看男子,男子很平靜,用舒緩的男低音說:我們昨晚已經(jīng)報案了,可今天沒有一個電話打過來,我一會還要到公司忙事情,晚上回來再繼續(xù)找。這種情況以前也出現(xiàn)過,應(yīng)該不會有什么事吧?
又有人問:要是有好心人給找著了,真有懸賞?女人立即斬釘截鐵地說:賞,甭說五千,一萬都成,這不是錢的事,這是感情的事!漢堡在我們家生活三年了,早已是家庭中的一員,這份感情值多少錢啊!
眾人的目光齊看男子,男子仍用舒緩的男低音說:我們的尋人啟事上可沒說錢啊,助人為樂扶危濟困是弘揚社會風(fēng)尚,干嗎非要給錢才能干?警察要是幫我們找到了,會要我們錢嗎?現(xiàn)在的社會風(fēng)氣怎么變成這樣了。
男子說完,穿過人群,出了門衛(wèi)室,徑直走向不遠(yuǎn)處的一輛奔馳車,八成是去公司忙生意了。女子剛剛接了個電話,也立即擦干眼淚,擠開人群,奪門而出,奔向不遠(yuǎn)處的一輛寶馬車,肯定又是踏上了尋狗之旅。
吃過晚飯,我從公園散步回來,在小區(qū)門口遇見了門衛(wèi)老王,隨口問了問尋人和尋狗的事。老王說,那男的剛剛出門,還拎了兩瓶酒,說是接待什么客戶,看來今晚是不準(zhǔn)備找他爹了。那女的剛剛進(jìn)門,表情還是那樣悲傷,八成也是沒找到。
見我要走,老王又拽住我說,我怎么感覺這事情不對,尋人和尋狗差這么遠(yuǎn),尋人的跟尋狗的似的,尋狗的跟尋人的似的,你說說這到底是咋回事?我無語,擺脫了老王,滿腹心事地回家了。
(摘自《雜文選刊》 圖/傅樹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