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學堂
雍正八年,(1730)年僅45歲的康熙十三子允祥操勞得病去世,讓雍正大為悲痛,不僅因為痛失手足兄弟,更多是他失去了一位重要的政治幫手。
在給其謚號“賢”后,又將其配享太廟,雍正覺得不夠,又將其名“允祥”的“允”字改回“胤”字,這成為有清一代臣子中不避皇帝諱的唯一事例。其在當時,更是大清入關以來第九位鐵帽子親王,在雍正看來,這些都是對他個人突出的政績的肯定。
其實允祥的最大功勞還是在于雍正即位之初,政局動蕩,其在穩(wěn)定雍正權利過渡時扮演了關鍵性的角色。雍正曾對此說:“輔政之初,阿其那包藏禍心,擾亂國是,隆科多作威作福,攬勢招權,實賴怡親王一人挺然獨立于其中,鎮(zhèn)靜剛方之氣,才沒有讓奸黨得逞?!边@里便指的是雍正即位過程中發(fā)生激烈的兄弟斗爭,怡親王堅定地選擇了與雍正保持隊形站在了一起。
在政務方面,怡親王允祥非常擅長財政管理,面對康熙晚年財政亂象叢生,國庫空虛,允祥通過大力整頓,取得了非常明顯的效果。雍正對此非常滿意,還給他寫了一首詩:“經(jīng)理度支需贊畫,疇咨水土奏豐穰”意思就是理財?shù)昧?,發(fā)展有效。
不僅如此,雍正格外賦予他一些權重,讓他傳旨給地方督撫,代替他發(fā)布最高旨意,可見對其重用信任程度。雍正在管理官吏問題上,最看重的是否存在結黨問題,卻獨獨希望一些大臣向他靠近。如在河道總督的奏折中批示說:“知道你同怡親王沒有往來,今令你同他接交,因這是朕的主意,不用害怕,保于爾有益無損也?!睘榱俗屵@個河道總督徹底相信自己不是玩權術試探他,進一步告訴他對怡親王允祥的信任程度:“王公廉忠誠,為當代諸王大臣中第一人,爾其知之?!?/p>
雍正為了提高工作效率,節(jié)省中間環(huán)節(jié),在推行“攤丁入畝”這樣重要政策時,雍正急切地要求一些官員需要迅速向怡親王靠攏,說他愛惜人才,而且有些對自己不方便提起的話可以去跟怡親王說,這種絕對信任,在雍正王大臣中絕無僅有。
雍正非常重視人才選拔,多次對地方大臣推薦的官員進行多次考核,但對于怡親王推薦的往往不許考核便予以使用,認為怡親王會識人“為國薦賢之處甚多?!鄙踔翆τ谟赫趪绤柼幜P的人也能在怡親王的推薦下得以翻身??滴醯谑咦釉识Y被雍正認定參與了當時的高層權利斗爭,此時正被罰往守陵寢。允祥卻大膽向雍正推薦說:“允禮居心端方,乃忠君親上深明大義之人?!庇赫煺J同允祥意見,對允禮從懲罰轉(zhuǎn)向重用,此后成了為數(shù)不多掌握權利的親王。
不光如此,在雍正后來最寵信的大臣李衛(wèi)之所以能夠當上大官完全依靠允祥的推薦。在李衛(wèi)成了其心腹大臣后,一次聊天中,雍正對李衛(wèi)說,你之所以得到我的信任,完全是怡親王“在朕前極力保薦,謂才品俱優(yōu),可當大任。”所以才屢加擢用,“使之位至總督”。(《上諭內(nèi)閣》)
因為絕對信任,雍正放其大膽處理各項政務,允祥所主持的政務內(nèi)容越來越廣泛,從負責雍正近衛(wèi)安全到內(nèi)務府和皇子們的事情和大清最重要的陵寢管理都歸其管理。雍正對此說:“總理事務,王夙夜不休……至于軍務機宜,度支出納,興修水利,督領禁軍,凡宮中府中,事無巨細,皆王一人經(jīng)畫料理?!弊詈罂偨Y時說:“無不精詳妥協(xié),符合朕心”。無不二字體現(xiàn)了雍正對其工作能力的高度滿意。
如果這些表面工作認可外,雍正更在乎的是允祥非常懂得如何處理好皇權與臣權的關系。伴君如伴虎,作為宮中長大的允祥完全洞悉高處不勝寒這一道理,如果在皇帝面前表現(xiàn)出膨脹或者打了皇權擦邊球的弄權,隨時都可以導致前功盡棄,身敗名裂。幸好,怡親王允祥在高層的政治生活中早已飽覽波瀾,把欄桿拍遍,心底沒有了一絲讓雍正防備的欲望。
本質(zhì)上來看允祥能力出眾的同時,既是長處又是風險,沒有任何欲望私心才是雍正最滿意的地方。允祥封王后,雍正要按照自己當初被封王的二十三萬兩的慣例賜給,但允祥堅決辭謝不與雍正有任何待遇相同之處,最后只接受了十三萬兩。雍正又按照慣例給他六件物品,允祥堅決不受,雍正不得已,只能選擇給他配備更多侍衛(wèi)和親軍。(《上諭內(nèi)閣》)
戲劇的是,允祥越謙卑,雍正就越覺得應該給他更多好處,甚至要他從其兒子中選出一個封王,允祥再次拒絕,不得已雍正只能給他增加工資一萬兩。
允祥的政治智慧就在于能夠處理好親情權利之間的關系,位置越高,權重越大,就越來越謹慎,其表現(xiàn)出來的穩(wěn)重低調(diào)與一個中年男人血氣方剛的狀態(tài)完全不相稱。雍正四年(1726)的時候,雍正親自給允祥寫了一個匾額,上書:“忠敬誠直勤慎廉明”并解釋允祥的忠是:“公而忘私,視國事如家事,處處妥帖,能代朕勞,不煩朕心?!苯o了允祥最高評價。在與臣下溝通臣道時,雍正多次拿允祥作為榜樣,認為能夠做到“忠勤慎明”的人不少,但是做到“敬誠直廉”的則很少,這些都要向怡親王學習。
雍正這段話可謂交心之論,在古往今來的權臣中間,有能力有重大貢獻的人并不少見,但一直能敬重皇權毫無私心欲望的人卻十分難得,也許在雍正眼里這個親王大臣第一就是在于他的謹慎低調(diào);第二就是在于沒有一絲欲望;第三在于有能力隨時都能確保他只是雍正處理政務的一雙手,卻并不染指任何真正的權利。
所以在怡親王去世后,雍正給予了破格禮遇,給予了他所能夠給予的一切,并持續(xù)照顧看顧允祥的后代,希望他們能夠長大成人如同其父一般“感恩向上之念果誠,將來可望成立。”給為其有重大貢獻的弟弟最隆重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