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納
西安,成都,一個十三朝古都,一個2300多年城名未改;一個是絲綢之路的東方起點,一個是南絲綢之路的開端;一個秦曲腔調(diào)吼出西北的狂放不羈,一個川劇聲聲唱出蜀地的豁達包容。一道山脈,兩座城市分居南北,各自孕育出不同的文化性格,卻又共同鑄成中國璀璨奪目的歷史文化。
踏入西安城,就走進了一條時空隧道,各個歷史時期分布在時間軸上,依次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方正的城市格局遵循著建都時的古制,圍繞著13.74公里的明城墻,西安城一圈一圈向外延展。
11月的西安秋意漸濃,梧桐、銀杏的黃葉讓西安城落了黃,煢煢獨立的明城墻映在護城河上,自是一派威嚴。城墻根兒下,老人們?nèi)寰奂?,聊到興致盎然時,吼一曲秦腔也是常有之事。登上這座建于明太祖洪武三年的城墻,或漫步,或騎行,繞行一圈,整個西安的風貌也就走馬觀花領略了一遍。
城墻自屹立于世起就參與著城市的大小事宜。盛世時期萬國來朝,城墻南方永寧門總會舉行儀式,迎接遠道而來的貴客,時至今日,每當有重大訪問,按照古時禮儀,永寧門開,將貴客迎進古城之中。歷經(jīng)數(shù)代的城墻,在新千年的時代洪流中,沉淀著歷史,也煥發(fā)出時尚風貌。9月10日,隨著一聲槍響,“2017西安城墻國際馬拉松賽”開跑,已經(jīng)舉辦第23屆的城墻馬拉松賽事,因其是世界唯一一個將賽道設置在完整古城墻上的馬拉松賽事而聞名。近幾年,隨著馬拉松運動的持續(xù)火爆,參賽人數(shù)也逐年上升,為了保護古城墻遺址,主辦方把賽事名額限定為3000個,難得的參賽機會以及特別的參跑方式,讓許多“跑馬”愛好者把“城墻馬拉松”視為此生一定要參加一次的賽事。
無獨有偶,8月,成都本土創(chuàng)意馬拉松在寬窄巷子鳴槍開跑,選手們的身影穿梭在寬巷子、窄巷子、井巷子中??滴跷迨吣?,在平定準葛爾之亂后,清軍選留千余兵丁駐守成都,在當年少城的基礎上修筑了滿城。歷經(jīng)滄桑,當年的滿城遺落至今便成了現(xiàn)在成都著名的旅游景點——寬窄巷子。
清朝居住在滿城的只有滿蒙八旗,滿清沒落之后,滿城不再是禁區(qū),百姓可以自由出入,有些外地商人乘機在滿城附近開起了典當鋪,大量收購旗人家產(chǎn),形成了旗人后裔、達官貴人、販夫走卒同住滿城的獨特格局。此間的寬巷子名叫興仁胡同,窄巷子名叫太平胡同,井巷子叫如意胡同(明德胡同)。如今的寬窄巷子更是熱鬧非凡,許多游客來到這里,與畫著門神的舊木門合影;坐在老梧桐樹下,喝一碗蓋碗茶,小憩片刻、悠閑愜意勝似仙境。
在距離西安城一個多小時車程的臨潼,橫臥著秦始皇嬴政的地下墓宮,大大小小隱藏著幾百個陪葬坑,而到目前為止,世人只能看到兵馬俑的三個坑墓,三個坑墓中,考古學家們的考古工作從1974年發(fā)現(xiàn)兵馬俑開始,一直未曾停止。
據(jù)悉,因為考古技術的限制,出于保護文物的角度考慮,秦始皇陵以及陪葬坑墓采取探明標記,但不挖掘的手段,等待技術成熟之時,挖掘工作才會大規(guī)模進行。陵墓中存在大量的水銀,考古學家們在陵墓外層還發(fā)現(xiàn)過大量尸體,據(jù)悉,這些尸體都是各時代的盜墓賊,因水銀中毒陪葬于此。
為了保護好秦兵馬俑及秦始皇陵這一著名世界文化遺產(chǎn),陜西省政府與陜西省文物局將花費長達十年的時間,建設大型遺址公園——秦皇陵公園。十年之后,再到秦始皇陵旅游的朋友,可能需要花費不止一天的時間參觀游覽了。
而在一山之隔的成都平原上,古蜀四川流傳著一段傳說,在遙遠的東方和西方各有一棵巨大的扶桑樹,與扶桑樹相伴相依的是太陽神鳥,每當晨曦來臨,神鳥就緩緩升起,每當夜幕微垂,神鳥就停歇于扶桑樹上。在后羿還未射日的時代,據(jù)傳天有十日,當一輪太陽升起,余下的九個太陽神鳥就守候在扶桑樹上。
傳說中的壯美意境,人們一直在揣測、在想象,但千年的傳說只是人們口中的故事,直到千年后的一次偶然邂逅,一段塵封的歷史被打開,這時人們才意識到,在千年以前,巴蜀之地上的先民就將傳說極富想象、浪漫地鍛造在了青銅之上。
1986這個年份應該算是考古史上的一個重要年份。這一年,我們跨越千年,與一個王朝相遇。在四川廣漢,隨著越來越多文物的出土,傳說中的扶桑和太陽神鳥穿越進現(xiàn)實。當眾人還未從廣漢的千年一夢中醒來,2001年,古蜀傳說中的太陽神鳥又再次降臨人間,在距離廣漢三星堆50公里的成都西郊金沙遺址,人們又一次追蹤到了與三星堆一脈相承的古蜀文化,而這一次,由黃金打造的太陽神鳥,閃耀著金色的光,如一輪初升的太陽,與三星堆、與遠古傳說遙相呼應。
兩個遺址的先后發(fā)掘,牽引著我們重回那個時代。如今,走進博物館,看著造型奇特的青銅像、精美的玉器、石器等,我們?nèi)耘f會叩問,我們是誰?我們從哪里來?
“一驛過一驛,驛騎如星流”,唐代,為了貴妃楊玉環(huán)能吃上新鮮荔枝,唐玄宗下令自四川置專驛直通長安,2000里的“荔枝道”,接力傳遞需三天,但正常情況下大概行走半月有余。2011年5月23日,廣陜高速公路全線正式通車,北上出川的蜀道不再艱難,半月有余的路程縮短至9小時。如今,一條橫臥秦嶺山脈的鐵路,將兩座城市“拉”進三小時“朋友圈”,一南一北的兩座城池從千山阻隔到遙相呼應,共同步入了“雙城時代”,也開啟了“共享時代”。
西南交大區(qū)域經(jīng)濟與城市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戴賓認為,高鐵開通有助于推進成渝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的聯(lián)系和合作。在不同領域的專家眼里,大家對于共享有不同的理解,“高鐵不僅是交通快速通道,也將是催生城市間人才、技術、信息交流的快速通道,實現(xiàn)基于技術鏈、價值鏈、信息鏈的分工合作?!痹谒拇ㄊ∩缈圃焊痹洪L盛毅眼中,“西部3個重要城市由此構成‘3小時經(jīng)濟圈’?!?/p>
新時代的開啟,讓兩個古老的城市攜手面對新機遇,西部最活躍的兩座省會城市,將會共同書寫怎樣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