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紹春 李登敏 王永全
(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礦山設計研究院)
昆鋼大紅山鐵礦是昆鋼主要的鐵礦石原料基地,位于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縣戛灑鎮(zhèn),地理坐標東經(jīng)101°39′,北緯24°06′,在緊靠哀牢山脈東側的戛灑江東岸。
三選廠銅系列浮選流程自2012年6月開始使用起泡劑730A以來,生產(chǎn)指標穩(wěn)定,但起泡劑730A的用量比最初設計用量(松醇油的用量52 g/t)增加1倍左右。由于730A價格約28 000元/t,價格昂貴,導致浮銅藥劑成本大幅度增加,影響經(jīng)濟效益。為此,開展了浮銅起泡劑松醇油與730A用量對比試驗,旨在探索性價比高、選別指標穩(wěn)定的起泡劑[1],以達到降本增效的目的。
由于大紅山鐵礦的銅礦石以硫化銅為主,易氧化,所以試驗采用礦樣為試驗當天的三選廠銅系列φ660 mm水力旋流器組溢流(浮選原礦),銅品位為0.3%~0.4%,原礦粒級分析結果見表1。
表1 原礦粒級分析結果
由表1可知,浮選原礦-0.074 mm粒級占73.12%, -0.045 mm粒級占54.54%,該細度符合浮選要求。
試驗采用的浮選設備為FX-3.0L單槽浮選機。在給礦量為1 000 g、浮選濃度33%左右、捕收劑為丁基黃藥用量60 g/t的條件下進行起泡劑730A和松醇油用量對比試驗,試驗流程見圖1,試驗結果見表2、表3。
圖1 起泡劑用量對比試驗流程
表2 730A用量試驗結果
由表2可知,精礦銅品位隨730A用量的增加提高,在高藥劑用量下,粗選精礦銅品位可達到要求指標(目標銅品位12%以上);綜合考慮,730A粗選用量為80~100 g/t時指標較好,精礦銅品位滿足要求。
由表3可知,松醇油用量為60 g/t時,精礦銅品位為12.80%、銅回收率為89.15%,指標較好;在松醇油用量為40 g/t時,精礦銅品位低于12%,達不到要求指標;隨著松醇油用量增加,精礦銅品位急劇下降,浮選指標變差[2],綜合考慮,松醇油適宜的粗選藥劑用量為50~60 g/t。
表3 松醇油用量試驗結果
根據(jù)現(xiàn)場實際生產(chǎn)情況及藥劑用量試驗結果,固定丁基黃藥用量為(30+15)g/t,起泡劑730A和松醇油用量為(60+30)g/t,試驗流程采用1粗1精1掃進行起泡劑對比試驗,試驗流程見圖2,試驗結果見表4。
圖2 實際生產(chǎn)730A和松醇油對比試驗流程
由表4可知,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1粗1精1掃流程總起泡劑用量為90g/t時,松醇油浮選指標精礦銅品位為17.06%、產(chǎn)率為1.42%、銅回收率為86.97%,精礦品位及回收率均好于起泡劑730A。730A藥劑用量偏低,粗選僅為60g/t,導致指標較差。
表4 730A和松醇油對比流程試驗結果 %
(1)大紅山鐵礦浮選粗選時,730A適合的用量為80~100g/t,粗選精礦銅品位可達到要求指標的銅品位12%以上,且藥劑用量越大,精礦品位及回收率越高[3];松醇油適合的用量為50~60g/t,松醇油用量小于50g/t時,精礦品位達不到要求指標;松醇油用量大于60g/t時,回收率雖有所上升,但精礦品位急劇下降。
(2)從試驗室指標來看,要達到考核指標,730A的藥劑用量比松醇油用量大,成本相應增加,影響經(jīng)濟效益。
(3)生產(chǎn)實踐中使用松醇油并控制好松醇油用量,其浮選指標可達到或超過730A指標,由于松醇油價格及用量均較低,成本優(yōu)勢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