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題來源: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檢察院
案件類型:販賣毒品罪
承辦檢察官孟慶華
眾所周知毒品販賣利潤巨大,這使很多人不惜鋌而走險將其視為生財之道,其中不乏為籌措毒資而犯罪的癮君子。近日,寶山檢察院辦理的一起販賣毒品案中,嫌疑人沈某某為獲取毒品和牟取非法利益,竟然想到了撬鎖、強占的招數。但等待他的不是巨額錢財,而是牢獄之災。
沈某某是一名癮君子,曾因吸毒多次被行政處罰和強制戒毒。2017年6月,沈某某的朋友張某某提出想從他那購買點冰毒,但他手中并無現(xiàn)貨。突然,他想起一毒友王某某幾日前因販賣毒品被公安機關羈押,就尋思著能否從王某某的住處搞到點毒品。
6月27日上午,沈某某找到一家開鎖公司,誘騙開鎖匠強行破鎖并更換了新的鎖芯。進入房間后,沈某某找到十幾包冰毒,他將品相好的收起來,并與隨后而來的張某某一起吸了會毒。張某某離開了,沈某某卻在王某某家住下了。
次日中午,應張某某的購買需求,沈某某在微信上答復可以湊夠30克冰毒,并與之約好讓其前來取貨。下午兩點左右,就在兩人進行交易時,被警察雙雙抓獲。警察從房間內搜出18包疑似毒品物,后又至沈某某家中搜出2包疑似毒品物。經檢驗,前18包疑似物中有14包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共計凈重35.85克;后2包疑似物中有1包檢出甲基苯丙胺成分,凈重5.24克。
主講檢察官點評
毒友王某某因販賣毒品被公安機關羈押,沈某某非但沒有引以為戒,反而撬其家門將毒品占為己有,并積極尋找買家妄圖從中牟利。他的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應當以販賣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責任。盡管沈某某聲稱王某某住處被查獲的14包毒品非其所有,但事實證明該住所已處于其控制之下,房間內涉案毒品也處于其占有控制之下,均應計入其販賣毒品數量。
根據法律規(guī)定,走私、販賣、運輸、制造毒品數量為10克以上的,法定刑為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檢察機關根據案情,對沈某某提出了判處十三年至十三年六個月刑罰并處罰金的量刑建議。沈某某為自己的貪念付出慘痛代價,即將在監(jiān)獄中沉痛反思他的行為。
(孟慶華,現(xiàn)為上海市寶山區(qū)人民檢察院檢察官助理,分別在偵監(jiān)、研究室以及公訴等多個崗位任職,曾經發(fā)表過《“套路貸”相關罪名及法律適用解析》《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運行程序簡析》等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