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學(xué)院化學(xué)與生命科學(xué)學(xué)院,云南昭通657000)
余甘子(Phyllanthus emblica L.)是大戟科(Euphorbiaceae)葉下珠屬(Phyllanthus)余甘子的果實,主產(chǎn)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余甘子性涼、味甘,可清熱涼血、生津止咳、健胃消食、保肝、降壓等。余甘子是一種重要的藥食兩用植物資源,余甘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黃酮、皂苷、多酚及多糖等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抗腫瘤、抑制病毒、增強免疫力、降血糖等生物活性[1-6]。云南是全國余甘子分布最廣,產(chǎn)量最高的省份之一,年產(chǎn)鮮果約10萬噸[7]。目前,云南省的余甘子資源尚未充分開發(fā)利用,余甘子多以未經(jīng)過深加工的余甘子粉、余甘子果脯、余甘子飲料等形式出售,產(chǎn)品附加值低。本試驗對余甘子多糖進行了體外降血糖及抗氧化活性研究,為其在保健食品中的開發(fā)利用提供一定理論依據(jù),以促進地方特色植物資源的綜合開發(fā)。
余甘子鮮果:云南省楚雄市;1,1-二苯-2-苦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4-硝基苯-α-D-吡喃葡萄糖苷(4-N-tro phenyl-α-D-glucopyranoside,PNPG):美國 Sigma公司;阿卡波糖(Acarbose):德國拜耳公司;其余試劑均為國產(chǎn)分析純。
DZF-6210真空干燥箱:上海一恒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JHF-350A型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昆明鐵申商貿(mào)有限公司;SK5200LHC超聲波洗滌器:上海科導(dǎo)超聲儀器有限公司;RE-52AA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PHS-25數(shù)顯pH計:上海精密科學(xué)儀器有限公司;UV/VIS2802PCS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尤尼柯上海儀器有限公司。
將新鮮余甘子清洗去核,70℃烘干粉碎,過40目篩,加入30倍體積80%乙醇,超聲(53 kHz,250 W)浸提,除去其中的脂類、色素、單糖等成分,抽濾、晾干回收粉末;按料液比 1∶30(g/mL),向粉末中加入去離子水,置于100℃水浴中浸提90 min,抽濾得濾液,將濾液真空濃縮至一定體積,向濃縮液中加入無水乙醇使乙醇濃度為80%,充分攪拌,密封放入4℃冰箱靜置24 h,離心分離得沉淀;所得沉淀加入適量去離子水溶解,用Sevag試劑(體積比1∶4氯仿正丁醇混合液)除蛋白,將脫蛋白后的溶液進行二次醇沉,沉淀用無水乙醇洗滌3次,真空干燥,得余甘子多糖。
采用苯酚-硫酸比色法,測定余甘子多糖含量[8-9]。分別準確量取50 μg/mL葡萄糖對照品溶液0.0、0.1、0.3、0.5、0.7、0.9 mL 于試管中,補充去離子水至溶液體積為1.0 mL,加入6%苯酚溶液1 mL,搖勻,浸入冰水浴中,分別加入4 mL濃硫酸,搖勻,置于沸水浴反應(yīng)15 min,取出迅速冷卻,室溫平衡5 min,用未加對照品的空白溶液作參比,490 nm波長處測吸光度值,以對照品質(zhì)量濃度X(μg/mL)為橫坐標,吸光度值Y為縱坐標,建立標準曲線,得回歸方程:Y=0.0114X-0.0203,r=0.999 3。同法測定樣品的吸光度值,根據(jù)回歸方程,計算出樣品中多糖含量。
α-淀粉酶抑制劑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可通過延緩人體腸道對淀粉等物質(zhì)的降解和葡萄糖的消化、吸收,抑制餐后血糖升高,從而有助控制糖尿病及其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發(fā)展[10]。通過體外抑制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試驗測定余甘子多糖的降血糖作用,并與阿卡波糖做陽性對照進行比較。
2.3.1 α-淀粉酶抑制活性測定
采用 3,5-二硝基水楊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比色法測定α-淀粉酶抑制劑活性[11]。取適量待測樣品溶液于試管中,補充50 mmol/L,pH6.8磷酸鈉緩沖液至1.0 mL,加入10 U/mL,α-淀粉酶溶液1 mL,37℃孵育10 min,加入1%淀粉溶液1 mL,37℃孵育5 min,加入DNS試劑[12]1 mL置于沸水浴中反應(yīng)5 min,冷水浴迅速冷卻,加3 mL去離子水稀釋后540 nm波長處測吸光度值。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酶活性抑制率按(1)式計算。以樣品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酶活性抑制率為縱坐標,用origin軟件繪制抑制曲線圖,求出相應(yīng)的半數(shù)抑制濃度(IC50)值。
式中:ODx為待測溶液的吸光度值;ODxo為待測溶液的本底吸光度值;ODo為空白對照溶液的吸光度值;ODoo為空白對照溶液的本底吸光度值。
2.3.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測定
參考文獻[13]的方法,并有所改變。以PNPG為底物,在試管中加入一定量不同濃度待測溶液,補充50 mmol/L,pH6.8磷酸鈉緩沖液至3.0 mL,加入α-葡萄糖苷酶(終濃度為7.5 U/mL)與PNPG(終濃度為2.5 mmol/L)各0.5 mL,混勻,37℃恒溫反應(yīng)30 min后,加入1 mol/L碳酸鈉溶液1 mL終止反應(yīng),置于405 nm波長處測定吸光度值。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酶活性抑制率按(1)式計算。用origin軟件繪制抑制曲線圖,求出相應(yīng)的IC50值。
采用羥自由基(·OH)、超氧自由基(O2-·)和 1,1-二苯-2-苦肼自由基(DPPH·)清除法測定余甘子多糖的抗氧化活性,并以維生素C做陽性對照進行比較。
2.4.1·OH清除活性測定
取2 mmol/L硫酸亞鐵溶液和6 mmol/L水楊酸溶液各3 mL于10 mL比色管中,加入不同濃度的待測溶液0.1 mL,補充去離子水至8.5 mL,最后加入17.6 mmol/L過氧化氫溶液1.5 mL啟動反應(yīng),37℃恒溫反應(yīng)30 min,取出,室溫平衡5 min,置于510 nm波長處測吸光度值[14],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自由基清除率按(2)式計算。以樣品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自由基清除率為縱坐標,用origin軟件繪制清除曲線圖,求出相應(yīng)的IC50值。
式中:Ax為待測溶液后的吸光度值;Axo為待測溶液的本底吸光度值;Ao為空白對照溶液的吸光度值;Aoo為空白對照溶液的本底吸光度值。
2.4.2 O2-·清除活性測定
采用鄰苯三酚自氧化法[15]。在試管中加入不同濃度待測溶液1 mL及50 mmol/L,pH8.2的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緩沖溶液5.0 mL,混勻,25℃水浴中預(yù)熱20 min,加入25℃預(yù)熱20 min的100 mmol/L鄰苯三酚溶液0.5 mL,搖勻,25℃水浴反應(yīng)30 min后用0.2 mL,10 mol/L鹽酸終止反應(yīng),置于420 nm波長處測吸光度值。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自由基清除率按(2)式計,并用origin軟件求出IC50值。
2.4.3 DPPH·清除活性測定
參照文獻[5]的方法,測定余甘子多糖對DPPH·清除作用。每個樣品重復(fù)3次取平均值,代入(2)式計算自由基清除率,并用origin軟件求出IC50值。
按照前述多糖提取和測定方法,測得純化余甘子多糖得率為6.51%;以葡萄糖計,純化余甘子多糖中的多糖含量為48.94%,較高路等[16]所測含量(44.62%)高,說明該提取方法更有利于余甘子中多糖的浸提。
3.2.1 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余甘子多糖及阿卡波糖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見圖1。
圖1 余甘子多糖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Fig.1 Inhibitory effe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olysaccharide on α-amylase
如圖1所示,低濃度時,阿卡波糖對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快速增加,IC50值為0.45 mg/mL,但隨著濃度增高,其抑制作用變化平緩,最大抑制率約為74%;而余甘子多糖在質(zhì)量濃度0.50 mg/mL~4.00 mg/mL時,能劑量依賴性地抑制α-淀粉酶活性,其IC50值為1.67 mg/mL,當質(zhì)量濃度為4.00 mg/mL,抑制率即可達到96.47%,若繼續(xù)增加濃度,余甘子多糖幾乎可完全抑制α-淀粉酶活性。因此,余甘子多糖是一種理想的α-淀粉酶抑制劑。
3.2.2 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
不同濃度余甘子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見圖2。
圖2 余甘子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Fig.2 Inhibitory effe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olysaccharide on α-glucosidase
如圖2所示,在試驗質(zhì)量濃度0.75 mg/mL~1.625 mg/mL,余甘子多糖對α-葡萄糖苷酶具有一定抑制活性,且抑制作用與質(zhì)量濃度呈良好的量效關(guān)系,其IC50值為0.89 mg/mL,當濃度為1.625 mg/mL時,抑制率可達95.46%;而陽性對照阿卡波糖雖低濃度時對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強,IC50值為0.04 mg/mL,但當濃度高于0.5 mg/mL時,抑制率不再增大,維持在86%左右,最大抑制率低于余甘子多糖。因此,余甘子多糖是一種較好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
3.3.1 對·OH的清除作用
自由基清除率越高表明提取物抗氧化活性越強,余甘子多糖對·OH清除作用見圖3。
圖3 余甘子多糖對·OH的清除作用Fig.3 Scavenging effe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olysaccharide on·OH
如圖3所示,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隨著濃度的增大,余甘子多糖對·OH的清除作用增強,呈現(xiàn)一定的量效關(guān)系,在0.68 mg/mL達到最大值63.14%,IC50值為0.45 mg/mL;維生素C在0.35 mg/mL時清除率達到了98.90%,IC50值為0.16 mg/mL。表明,余甘子多糖對·OH具有一定的清除能力,但較維生素C的清除能力弱。
3.3.2 對O2-·的清除作用
余甘子多糖和維生素C對O2-·清除作用見圖4。
圖4 余甘子多糖對O2-·的清除作用Fig.4 Scavenging effe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olysaccharide on O2-·
如圖4所示,在試驗濃度范圍內(nèi),維生素C對O2-·清除率基本上不隨濃度的變化而變化,均接近100%;而余甘子多糖隨著濃度的增大,清除率增強,余甘子多糖與清除率二者之間存在較好的劑量依賴性,其IC50值為2.32 mg/mL,最大抑制率為88.52%,表明余甘子多糖對O2-·的清除活性弱于維生素C。
3.3.3 對DPPH·的清除作用
余甘子多糖對DPPH·的清除作用見圖5。
圖5 余甘子多糖對DPPH·的清除作用Fig.5 Scavenging effect of Phyllanthus emblica L.polysaccharide on DPPH·
由圖5可知,在質(zhì)量濃度6.00 mg/L~31.00 mg/L,余甘子多糖對DPPH·的清除作用隨質(zhì)量濃度的增大而迅速增強,之后對DPPH·清除作用達到飽和狀態(tài),清除率隨濃度變化趨于平穩(wěn)。其IC50值為9.92mg/L,最大清除率為90.78%;維生素C的IC50值為5.79 mg/L,最大清除率為93.56%。表明余甘子多糖低濃度時清除DPPH·的能力弱于維生素C,而高濃度時清除DPPH·的作用與維生素C相當。
植物多糖具有抑制腫瘤、免疫調(diào)節(jié)、降血脂、降血糖、抗凝血、抗氧化等多種藥理作用[17]。多糖作為余甘子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含量豐富,通過水提醇沉,純化后所得余甘子多糖為48.94%。研究報道,余甘子提取物可明顯改善胰島素抵抗[18],余甘子水提物對四氧嘧啶所致小鼠具有顯著的降血糖作用[19],這與其所含多糖有關(guān)。碳水化合物如淀粉先經(jīng)α-淀粉酶水解生成麥芽糖等,后經(jīng)α-葡萄糖苷酶進一步水解生成葡萄糖,從而促進人體吸收利用,引起餐后血糖升高。本研究通過體外化學(xué)模型試驗表明,余甘子多糖可有效抑制α-淀粉酶及α-葡萄糖苷酶活性,說明余甘子多糖可能對淀粉酶解到生成葡萄糖過程中都產(chǎn)生了作用,延緩或抑制了葡萄糖的生成,有助緩解餐后血糖峰值[10]。雖然低濃度時,余甘子多糖對兩種酶活性抑制作用均弱于陽性對照阿卡波糖,但隨著濃度的升高,其抑制活性增強,抑制率均達95%以上,顯著高于阿卡波糖,其抑制作用在試驗范圍內(nèi)具有良好的量效關(guān)系。同時,余甘子多糖對·OH、O2-·和DPP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因此還可以減緩糖尿病患者氧化應(yīng)激,有效預(yù)防糖尿病并發(fā)癥[6,20]。余甘子作為藥食兼用植物,急性毒性及長期毒性實驗表明無毒副作用[21],故其作為一種安全、天然的降血糖、抗氧化保健品或藥物具有良好的開發(fā)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