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燕
在文藝復(fù)興時期的法國,為了進(jìn)入國王的視聽,有時候得聞一聞國王的屁股。到了灌腸日,國王路易十四會舉行長達(dá)數(shù)小時的召見活動,四周圍滿王公大臣,能夠進(jìn)入這樣的場合,那是一項不可多得的榮譽,也是一次嗅臭的冒險活動。
遠(yuǎn)在中世紀(jì)時,英國小說家喬叟在接近一個城市時注意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墻角腐敗著的人糞所發(fā)出的臭氣,朝香者只好在進(jìn)入西班牙桑迪亞哥城之前先行繞道至南邊,再去瞻仰時興的圣詹姆斯圣地。他們頭一天晚上在一座名為拉伐科拉的小城住下來過夜,這個小城名字的意思就是“洗洗屁股”。
遠(yuǎn)在古希臘時代,像柏拉圖、亞里士多德、蘇格拉底這樣的一類智者,在聚餐時常常會就哲學(xué)問題辯論到半夜,客人們一般會用放在餐桌旁的一只小便壺方便。在慶祝安娜·波林成為亨利八世的女皇儀式上,兩名使女會在整個宴會期間一直蹲在餐桌底下,準(zhǔn)備隨時接住這位女士的溢出物。
在羅馬,許多街角都擺著尿瓶,制革工和漂洗工會來倒走尿液,拿去幫助制革和織布。維斯帕辛皇帝很希望得到利潤,因此規(guī)定這樣的制造商銷售尿液時必須納稅。他的兒子感到很吃驚,并提出異議。維斯帕辛皇帝拿著一枚銀幣放在兒子鼻子底下說:“有異味沒有?可是,這錢卻是從尿液中掙來的。”
在古羅馬時代,撒尿是有危險的。在泰伯里亞斯治下,戴著刻有皇帝頭像的戒指(或者手拿硬幣)小便的人會被砍頭。有一位喝醉酒的貴族差點在晚宴上丟了命,幸好他的奴隸在他開始撒尿之前取下了他的指環(huán)。
古羅馬的公廁一直留存下來,也就是長長的薄石板,上面按等距刻有一排排小洞。清除公廁,倒掉私家便桶,這都不是件令人喜歡的活。所以,就有了專門的法令,日落十小時后,禁止人們將當(dāng)夜的糞車趕進(jìn)羅馬城,或者近郊。
因此,中世紀(jì)并沒有給人們帶來什么輕松的感覺。
在14世紀(jì),靠近皇室的倫敦塔,里面的餐桌底下辟有一間密室,密室里有一扇狹小的窗戶,石墻里面裝有通氣短槽,可讓糞便落下,流入戶外的壕溝。不過,這樣的氣味并沒有抵擋住一些入侵者。1313年,威廉·德諾維柯爵士命人修建了一面石墻,以擋住密室出口,避人耳目。
英國的亨利三世讓人在吉爾福德城堡齊地面的地方修建了一座密室,該密室設(shè)計修在一道小小的溪流之上,旨在隨時沖走糞便。他在建造令中專門說明,“必須裝一道鐵制柵欄”,這樣的話,就不會有任何邪乎東西會從小水道里面游上來了。
十三、十四世紀(jì)時,盡管有像建造擋墻這樣一些小小的革新,城市里多半還是臭氣熏天,特別是巴黎。當(dāng)時,法國皇室住在羅浮宮里。1364年,一位名叫托馬斯·杜布松的人“受薪在羅浮宮內(nèi)涂上很多朱紅色十字標(biāo)記,以防有人將這些地方當(dāng)作便溺之處”。因此,除了罰款以外,在紅色十字標(biāo)處便溺會犯下冒犯神靈罪。這一次,剛愎自用的當(dāng)?shù)厝苏諛庸徊环说确?,同樣的問題在整個法國革命期間都沒有停止過。
1775年,一位名叫亞歷山大·卡明斯的英國人將座桶底下的水管彎成了U字形,完全無臭味的未來之黎明終于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