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新形勢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方法及研究

      2018-08-29 07:59:50鄭傳新陸虹胡維李穎婷劉曉君所妍楓
      氣象研究與應用 2018年3期
      關鍵詞:氣象災害預警

      鄭傳新,陸虹,胡維,李穎婷,劉曉君,所妍楓

      (1.桂林市氣象局,廣西 桂林541001;2.廣西區(qū)氣候中心,廣西 南寧530022)

      引言

      近年來,氣象災害頻繁發(fā)生,對社會經濟發(fā)展、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較大影響,加劇了氣象防災減災救災的復雜性與艱巨性。黨的十九大對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做出了新部署,深入推進氣象綜合防災減災工作,十分重要且迫切,圍繞新變化、新理念、新要求,提升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是各級地方政府和氣象部門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而提升氣象應急管理能力的前提,就需要準確客觀地評價現(xiàn)有的氣象災害應急管理體系。本文運用文獻法、德爾菲法和AHP 法[1-2]建立一套全新的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價體系,并對2013年以來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做出較為精準的定量化評價,有利于全面清晰地了解新時代氣象災害應急管理的情況,有針對性地改進和完善新形勢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體系,為各級領導應急管理和科學決策提供重要參考。

      1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指標構成

      1.1 指標群的構建方法

      利用2013~2017 年期刊數(shù)據庫,以“氣象災害”“應急管理”為關鍵詞,獲取相應文獻[3-12],通過對文獻的統(tǒng)計分析,獲得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指標群,將指標群編制成意見調查表和問卷調查,向民政局、防汛抗指揮部、水利局、水文局、政府應急辦、省市縣三級氣象部門等部門相關專家進行兩輪意見征詢,第一輪調查表向專家征求對各個指標的重要程度、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做出選擇,此外,還設置了半開放式問題,讓專家對指標設置提出意見(見表1)。第一輪調查結束后,分析專家的意見,對指標體系進行增加、修改和刪除,進一步完善指標體系。

      表1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綜合評價體系調查表

      第二輪的調查表向專家咨詢修改后的指標體系重要程度,將第一輪計算出的每個指標重要程度的平均值放在調查表中作為參考。

      1.2 調查結果分析和評價指標篩選

      1.2.1 專家權威程度E

      第一輪調查表中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和判斷依據用來評價專家的權威程度。設專家權威程度E,專家對指標的熟悉程度為Ea,判斷依據為Es,則專家權威程度計算公式為:

      E=(Ea+Es)/2

      E≥0.7表示專家的權威程度符合預期,E的值越大,表示專家的權威程度越高。Ea和Es的分值見表2。

      表2 專家評價分值

      1.2.2 指標篩選

      第一輪調查后,計算每個指標重要程度的平均值、平均值標準差、變異系數(shù)、重要比率(選擇滿分專家/全部專家×100%),統(tǒng)計工具采用Excel。經計算后平均值應在7以上,變異系數(shù)小于0.5,越小越好,不滿足條件的指標需剔除。同樣,第二輪采用相同的統(tǒng)計方法剔除指標。

      指標的篩選需針對專家提出的修改意見進行,指標的修改、增加或刪除至少需要3 位專家提出相同的意見或建議。

      協(xié)調系數(shù)說明專家對指標的評分結果是否一致,W值介于0與1之間,W值愈大,一致性愈高,常用的Delphi 函詢法,采用SPSS19.0 工具進行計算,一般經2輪調查后,協(xié)調系數(shù)較高,則無需第三輪調查。通過對協(xié)調系數(shù)的計算,可用來衡量專家對指標的重要程度評分結果是否存在分歧,表示調查咨詢結果更可信。

      采用德爾菲法篩選出新形勢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兩級評價指標群(見圖1)。

      圖1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指標群

      2 量化模式建立及能力評價

      2.1 一級指標的權重計算

      基于層次分析法(AHP)的基本原理,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指標體系中有3 個一級指標,需要構建兩兩比較判斷矩陣,求取最大特征根的特征向量作為對應指標的權重,再將對應的層次進行歸一化處理,得出3個一級指標的權重系數(shù),分別為0.463、0.271、0.266(見表3),并對判斷矩陣進行可靠性檢驗。

      從一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可見,3 個指標中K1 的權重最大,說明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能力是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關鍵和基礎。

      表3 一級指標兩兩比較判斷矩陣

      2.2 二級指標的權重計算

      用同樣方法,構建二級指標的判斷矩陣,得出二級指標A1~A11的權重系數(shù)(表4),對判斷矩陣進行可靠性檢驗。

      從二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可見,11個指標中A3的權重最大,說明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中最重要,提高災害性天氣預警準確率及預警提前時間,起到重要的關鍵性支撐作用;此外,A6氣象災害部門間聯(lián)動響應能力、A4氣象災害信息的傳播能力和A5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建設權重也較大,說明這三方面也是氣象災害應急管理非常重要的組織部分,因此應加強部門間合作與應急響應、聯(lián)動處置能力建設,提升氣象災害信息的傳播能力,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建設經費和維持費應納入政府預算,目前國內暴雨洪澇、地質災害、雷電防御設施建設方面取得較大進展,但大風、龍卷、冰雹等氣象災害防御設施遠遠不能滿足防災減災需要。

      與2013 年以前應急管理能力評價相比[4],氣象災害信息的傳播能力權重明顯上升,作用日益凸顯,因此,新形勢下要建立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氣象預警信息傳播體系,特別是發(fā)揮好氣象微信、微博、網絡直播等互聯(lián)網新興媒體在預報預警信息傳播中的迅捷作用。

      2.3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量化評價

      采用應急專家群體判斷方法,從地方應急專家?guī)祀S機選取,專家人數(shù)15~20 人,對A1~A11 指標進行量化評價,算出各指標平均分,從而確定相應指標的定量評分值C1~C11,把各個指標的評價值和相應的指標權重相乘,即可求出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評價結果P,具體公式如下:

      P=(∑Bi×Ci)(i=1,2,3,……11)

      式中:P為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評價分值,C1~C11 為對應各評價指標A1~A11 的定量打分值,B1~B11為對應各評價指標A1~A11的權重。

      根據應急專家的集中意見,對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評價進行量化分級(圖2)。通過計算分值P和對照圖2,可以確定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等級。

      管理者根據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量化評價分值和等級,查找原因和不足,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以提高新形勢下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圖2 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量化分級

      3 結論與討論

      (1)對1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分析,氣象災害預報預警能力是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的關鍵和基礎。

      (2)對2 級指標的評價結果分析,新形勢下,氣象災害預警能力在氣象災害應急管理中最重要,起到重要的基礎性關鍵性支撐作用。此外,氣象災害部門間聯(lián)動響應能力、氣象災害信息的傳播能力和氣象災害防御設施建設也是氣象災害應急管理能力非常重要的組織部分。新形勢下要著力建立全媒體融合發(fā)展的氣象預警信息傳播體系,特別是發(fā)揮好氣象微信、微博、網絡直播等互聯(lián)網新興媒體在預報預警信息傳播中的迅捷作用。

      表4 二級指標權重系數(shù)(B1~B11)

      (3)本文所用評價方法也可用于評估地方政府的氣象災害防御工作績效考核,以及氣象現(xiàn)代化評估的應急管理能力評價,其評價等級和量化評價結果可作為考核指標。

      (4)在評價活動中,進行評價的個人或組織稱為評價主體,本文的直接評價主體是應急專家,在今后的研究中應考慮評價主體多元化、多層化,可以包括應急專家、氣象服務管理人員、各相關部門應急管理人員、鄉(xiāng)鎮(zhèn)干部、受災群眾等。

      猜你喜歡
      氣象災害預警
      河南鄭州“7·20”特大暴雨災害的警示及應對
      氣象樹
      我省汛期常見氣象災害及防御
      《內蒙古氣象》征稿簡則
      內蒙古氣象(2021年2期)2021-07-01 06:19:58
      推動災害防治工作實現(xiàn)新跨越
      氣象戰(zhàn)士之歌
      心聲歌刊(2019年5期)2020-01-19 01:52:52
      法國發(fā)布高溫預警 嚴陣以待備戰(zhàn)“史上最熱周”
      大國氣象
      園林有害生物預警與可持續(xù)控制
      機載預警雷達對IFF 的干擾分析
      巨野县| 友谊县| 苍溪县| 新蔡县| 鹿泉市| 肃北| 平山县| 忻城县| 河曲县| 新巴尔虎右旗| 安徽省| 界首市| 股票| 清河县| 赤壁市| 广饶县| 靖州| 蓝山县| 桃园市| 疏勒县| 万山特区| 安溪县| 疏勒县| 贺州市| 东平县| 萨迦县| 博兴县| 新河县| 维西| 弥勒县| 武威市| 巴楚县| 江津市| 阿鲁科尔沁旗| 澄江县| 新民市| 万安县| 滁州市| 赤峰市| 高碑店市| 汝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