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球時報輿情調(diào)查中心“重污染天氣與公眾情緒研究”項目前期專家論證會8月24日在北京舉行。與會領導及專家充分肯定該調(diào)查的價值和意義,并提供了中肯的意見和建議。
北京師范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執(zhí)行院長喻國明表示,空氣質量的好壞影響著大眾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研究空氣污染對大眾情緒的影響,尋求積極有效的疏導途徑,是事關社會穩(wěn)定的重大命題。生態(tài)環(huán)境部宣傳教育司凌越認為,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是黨中央的重要部署、重要民生工程和重大政治任務;研究重污染天氣下的公眾情緒,探索合理的信息披露方式,對于疏解群眾焦慮,降低環(huán)境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們還對該項目的研究設計與調(diào)查問卷的科學性、可行性進行了充分討論。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王曉毅強調(diào),公眾自身對污染天氣的認知也對其情緒和行為造成影響,因此調(diào)查問卷的設計應充分考慮不同人群的特點及訴求。中央民族大學艾斌認為,在研究中還應重視“社會事實”的概念,重視民眾宣泄由大氣污染引起的負面情緒的行為。中國傳媒大學媒介與公共事務研究院副院長郭曉科強調(diào),準確測量公眾在重污染天氣下的情緒變化,了解社會輿論在重污染治理過程中的走向,也是本研究不可忽視的環(huán)節(jié)。
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部教授許燕指出,相比個體情緒,更應聚焦重污染天氣下的社會情緒,為營造積極的輿論氛圍尋求對策。中國環(huán)境科學研究院大氣環(huán)境研究所副所長胡京南建議形成大氣污染信息的專家解讀機制,從更科學、更權威的角度向公眾解讀和普及相關信息,促進社會輿論的健康傳播?! 。ɡ顝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