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欣琪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8)06-00-01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進步,當代大學生的隊伍也隨著高校的不斷擴展而日益壯大。現(xiàn)在社會發(fā)展飛速,社會的競爭也十分的殘酷,目前高校大學生的數(shù)量越來越多,他們所承受的各種壓力也越來越大,與此同時,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逐漸的被重視起來。
一、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分析
健康包括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權威機構調查發(fā)現(xiàn)大學生群體有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某種程度上來說,大學生群體已經成為了心理弱勢的代名詞,雖然大部分人自己認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問題,但其中心理亞健康或者心理不健康的人已經不乏少數(shù)。大量調查表明,當前高校在校大學生造成心理健康問題的最常見的緣由是心理上有阻礙,具體表現(xiàn)為無端害怕和恐慌、抑郁、焦躁、情感問題,還有常見的神經上的疾病神經衰弱等等。每年度在新生入校時開展的心理健康問題調查,最終發(fā)現(xiàn)了每一個年度調查都有大部分學生心理都存在些多多少少的問題,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礙。調查還發(fā)現(xiàn)大學生的主要疾病是精神方面的疾病,由此看來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更加需要引起重視。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有幾個大的方面。
1.不適應大學生活所產生的心理問題
首先,學生從高中升入大學后不能適應大學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模式,學習成績上不去。很多的高中生升學進入了大學校園,自信心會受到一定打擊,不再像之前充滿自信,反而失去了信心日漸低迷。像這樣的同學不乏少數(shù),大學里都是全國篩選出的優(yōu)秀學生,大學里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一方面,人才濟濟,在優(yōu)秀的校園環(huán)境里會有更優(yōu)秀的人出現(xiàn)。另一個方面,在大學里,要學習的相對指標內容不止是個人的文化課學習成績,還有個人的眼界與知識面、文藝特長以及社會交際的能力、組織籌備活動的能力等等都是綜合評定的范疇。這樣看來,大學生在心態(tài)上多多少少都會有落差出現(xiàn),嚴重點就會否定自己的能力,從而壓力變大,對學習產生一些畏懼退縮,不愿面對問題,這樣下來愈演愈烈,感受到現(xiàn)實和理想之間的巨大差距,時間久了容易產生有自卑心理。
2.交流能力不足產生的心理問題
其次,人際交往的能力不足,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處理不夠恰當,與老師之間也不能較好有效的溝通,自己的情感沒有人可以傾訴,得不到釋放。目前社會家庭里大多數(shù)都是一個孩子,離不開家長的照顧,獨自一人來到大學校園,沒有了家長的陪伴照顧,容易引起大學生的孤獨感,心理也會更加脆弱。并且大學校園里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經濟狀況、價值觀念、性格愛好等都各有不同,這也是影響人際交流的關鍵因素。如果缺乏溝通交流,同學之間有可能會導致矛盾的發(fā)生,這就直接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久而久之,嚴重會影響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少部分的學生因為有一些自身生理上的問題,感覺和別人不一樣,會產生自卑的心理問題;有的因為自己對某方面不擅長,感覺自己做得不如別人好;還有一些因為自己的性格使然,不愛說話,不喜歡跟同學交流,比較自閉等。這些大學生心理素質不夠強大的話,很容易陷入自卑自閉的狀態(tài),會越來越不愿意與別人溝通交流,出現(xiàn)嚴重的心理疾病。
3.就業(yè)壓力產生的心理障礙
最后,還有個更加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大學生的就業(yè)問題。面對就業(yè),社會競爭激烈,剛剛適應大學生活又要走這個大保護傘獨自面對社會的殘酷,現(xiàn)代社會就業(yè)難度不斷增加,在臨近畢業(yè)的時候難免會焦急焦慮,這樣一來,學生容易出現(xiàn)抑郁、焦慮、躁郁等心理問題。
為了疏導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學校要開展一系列的心理健康教育輔導,其中閱讀治療是最適合高校的治療方法。閱讀治療,顧名思義是通過閱讀來進行治療,進行心理疏導。目的都是通過不同性質的閱讀, 使紊亂的內心節(jié)奏與心理功能重新走向有序化。[1]
二、圖書館對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的優(yōu)勢及措施
1.圖書圖書館對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的優(yōu)勢
圖書館是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佳場所,大學校園里圖書館是大學生最常去的場所之一,也是學校對學生接觸最頻繁的場所。圖書館圖書館藏資源豐富,圖書館擁有大量的印刷體信息資源,近年來又補充不少多媒體信息資源,有較好的便利條件,可以查找資料、自主學習、借閱圖書等等,有利于閱讀治療的開展。另外,圖書館安靜的文化氛圍十分有利于學生心理上的平靜。在圖書館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濃厚的文化背景為基礎,營造出汲取知識陶冶情操的氛圍和環(huán)境,陶冶學生的情操,放松學生的心情,緩解學生的情緒,使學生能以積極向上的精神狀態(tài)去面對各種挑戰(zhàn)。大學生培養(yǎng)一個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素質,圖書館是一個最好的選擇。學生在校交流最頻繁的就是圖書館,在圖書館借書,查資料,自己如果有壓力需要排解,在圖書館內自己查詢問題答案,研究內心一些想不通的問題,可以讓學生主動地自我解決問題,不需要去直接面對心理咨詢,很有效地保護了學生隱私,壓力在無形中得到合理地釋放。
2.圖書圖書館對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的措施
利用圖書館空間資源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 首先在圖書館內營造一種生機勃勃、穩(wěn)定和諧、健康向上的學習環(huán)境,藏書要有針對性,集中展示有關心理問題的書刊。 針對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問題,圖書館可以“對癥下藥”開據(jù)“圖書處方”,為提高大學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例如情緒調控類、心理健康類、就業(yè)心理類、人際交往類、挫折教育類等各類書籍清單。開展“百種大學生心理健康圖書”推薦活動,為同學們宣傳、推薦有關心理健康方面的書籍,并提供書目導讀,書籍借閱、文獻資源指導利用等相關咨詢。電子信息資源在高校圖書館中日益增多,它是對紙質資源的擴充。電子資源多樣、快速、易于獲取,越來越受到學生的喜愛。高校圖書館應努力做好心理健康電子資源的征訂工作,為學生提供免費閱讀場所。[2]
其次,對于圖書館管理人員科學系統(tǒng)的進行培養(yǎng)。閱讀治療本身是一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它能在閱讀中獲取知識,還能夠幫助閱讀者提升眼界,眼界提升了,知識與理論的閱讀量上去了,在學習生活中也會更加的如魚得水,對以后走向社會也會有很大的幫助。目前,國內的許多圖書館都比較關注這個事情,也在計劃這件事情的可行性。閱讀治療這件事情上,圖書館的人員服務與書籍的推薦有著比較重要的作用。一位優(yōu)秀的圖書館管理人員,特別是高校的圖書館管理人員,一定要有相應的專業(yè)能力,可以按照不同的大學生需求推薦不同的書籍。一位優(yōu)秀的圖書館管理人員,上班期間應該時時刻刻關注學生動態(tài),拒絕冷漠,對學生熱情相待,認真為讀者服好務。
還可以依照大學生的群體特點,參照他們的心理特點,舉辦各種心理疏導活動,例如大學生心理講座,大學生閱讀周以及開展一些有意義的大學生能夠參與其中的公益活動。利用這些活動,能夠及時的向大學生普及正確的心理健康活動,宣傳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與此同時,圖書館這些活動還可以增強大學生的知識認知,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增強自信心,提升加強大學生的心理素質,這樣就可以有建設性的預防大學生出現(xiàn)各種亞健康的心理狀態(tài)。創(chuàng)建學生心理健康問答卷,從學生各個方向入手,完善學生答卷的全面性,綜合性和科學性,能夠做到有科學的、全面的、系統(tǒng)而又有計劃的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在此基礎之上,不斷改善、不斷調整圖書館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活動可行性,使之能夠更好地為大學生群體服務。
三、總結
圖書館是大學生汲取知識、解疑答獲的神圣之地,閱讀治療在大學校園是一件非常具有意義的事情,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可以利用閱讀治療預防把控。普通的心理咨詢治療相對閱讀療法來講是顯性的、是公開的,大學生很有可能意識不到自己的心理問題已經出現(xiàn)了亞健康,相對的也延誤了最佳治療排解階段。而閱讀療法于無形中會幫助大學生排憂解難,利用知識幫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打造良好的心理素質,這都是于無形中進行的,影響是潛移默化和長期有效的。通過與課堂上開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圖書館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資源優(yōu)勢、環(huán)境優(yōu)勢、服務優(yōu)勢,在不觸及個人隱私,維護學生自尊的平和狀態(tài)下,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主動尋求解決心理問題的“妙方”,釋放壓力,滋潤心靈,豐富頭腦,激人心志,從而以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去面對各種挑戰(zhàn)。綜上所述,利用圖書館空間資源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活動可行性很高,是十分有必要,有益于學生身心發(fā)展的。[3]
參考文獻
[1]趙君,張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隊伍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4(23):26-28.
[2]肖薇薇,陳文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協(xié)同創(chuàng)新機制:條件、效應與建構[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9):48-51.
[3]劉俊峰,王曉珊.構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整體協(xié)同機制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0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