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千鈺
我是一張紙,一本上百頁的書中的薄薄一頁,深藏在成千上萬本的書籍中。
我厭倦了身上重重的油墨味道和身下冰冷的鐵架,承載著不知名作者的滿腹牢騷。如此身不由己,我只能暗暗地安慰自己,還好,我還靠近窗,也靠近陽光。
依稀記得幾個月前,我還是大興安嶺深處的一棵碩大的紅松上靠近樹頂?shù)囊欢螛渖?,冬天我沐浴冰雪,春天我享受陽光。那時候,我是看不起腳下的那些雜花碎草的,在厚厚的枯葉縫隙中掙扎搖擺,只能吸收到我們享用之余的零星陽光。但如今回想他們,我羨慕極了,羨慕他們可以吹風淋雨,羨慕他們的自由自在。
在一個平靜的春日,伴隨著汽油味和轟鳴聲,我的母體紅松被“肢解”成一節(jié)一節(jié),裝進一輛厚實的皮卡,駛離大興安嶺,我的生命從這一天起,變得面目全非。在充斥著二氧化碳的工廠里,我被不斷地撕扯、粉碎、攪拌、擠壓,我的意識不斷模糊,直到我在昏暗的倉庫里再次醒來。我看著自己慘白、平坦的身軀,完全沒了之前的模樣。
一周前,我被帶到了一所學校的圖書館,我的身邊都是各色各樣的同伴,我掙扎著、痛苦著,想甩掉身上那密密麻麻的黑點,想掙脫那一排排冰冷的書架,但都無濟于事。一周來我還是不習慣自己新的身份,直到今天一個孩子的到來。
今晨的天氣格外晴朗,一個少年細心地捧著我,用干凈、溫暖的手,輕輕撫摸著我的面頰,像極了曾經(jīng)的我的母樹用枝葉摩挲著我的身軀。突然有一刻,我看到了少年的一雙眼睛,滿懷熱情、希望和渴盼。
我舒展了一下我的身軀,緊繃的紙張顯得柔軟了幾分。在那一刻,我對命運的不公釋懷了,也開始理解曾經(jīng)腳下的花花草草,和圖書館里那些來來往往的人——無論我們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都應(yīng)該懷有積極的態(tài)度。以前我是一棵樹的一部分,站在高處,盡情展示生機;如今我是一張紙,背負著無數(shù)殷切的希望,就要做好知識的載體。
入夜,伴著窗外的月光,看著那一群整整齊齊同我一樣安靜的書本,他們曾經(jīng)是我的伙伴,如今依然是。即使我不能再釋放氧氣,可是那些細細品讀我們的人們視我們?nèi)缯鋵?,仿佛我們的身上有特殊的芬芳。這一夜,我有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身上的文字似乎也成為我的知識。我的思路愈加清晰,我明白,將來我還可能變成其他模樣,可是我不再埋怨,也不再彷徨。
生命的歷程千姿百態(tài),無論在什么時候,我們都要找到自我,這樣生命才會更精彩,才會充滿意義。
我是一張紙,曾經(jīng)我享受陽光、如今我靠近陽光,以后,無論我是什么身份,無論我在何方,我希望自己依然可以遇見陽光,享受溫暖。
我是一張紙,至少此時此刻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