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永
眾所周知,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的高速發(fā)展,教育行業(yè)有了質(zhì)的飛躍,逐漸完成由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化。其中語文教學至關重要,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誦讀教學更是重中之重。中職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有效運用誦讀教學手段,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
一、中職語文教學中的誦讀策略
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以及查詢相關資料,針對中職語文教學誦讀策略提出以下見解:積極調(diào)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采用科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誦讀,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
1.調(diào)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
學生只有全身心投入學習才能夠及時快速地汲取相應知識,基于此,中職語文教師在誦讀教學過程中,應該采取各種各樣的教學方式,積極調(diào)動學生誦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明確誦讀在中職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明白提高自身誦讀能力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教師可以在教學過程中結合一些名人事例,提高教學效率以教學質(zhì)量。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靈活運用“情境教學法”,創(chuàng)造出一些利于誦讀的情境,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有效激發(fā)學生興趣。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潛移默化地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
2.科學引導學生誦讀
聲音清晰自然情感充沛是誦讀的基礎,學生在誦讀過程中應該字字準確、發(fā)音標準,真正做到“不漏不添”(不漏讀或者多讀任何一個字)。在誦讀過程中應該靈活運用一些誦讀技巧,真正做到“精讀”,在誦讀過程中充分運用多種朗讀技巧,將文章蘊含的主題呈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由此可見,教師在誦讀教學過程中,必須采用科學的方式來引導學生誦讀,教師應該做好鋪路搭橋的引導工作,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與語言水平,促使學生在誦讀的過程中能夠充滿情感,深入掌握文章內(nèi)容。
3.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
正所謂“實踐出真知”,語文教師在進行誦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重視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從而開展豐富多彩的誦讀活動,比如“誦讀經(jīng)典競賽”“你言我語”等。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能夠吸引學生參與的興趣,讓學生在參與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誦讀水平,掌握相關誦讀技巧,從而讓學生領略到誦讀的魅力與奧妙,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誦讀教學活動。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學生誦讀的內(nèi)容必須多姿多彩,呈現(xiàn)多元化趨勢,不能局限于中職語文教材。教師可以適當學生推薦一些經(jīng)典名著,這種方式能夠有效促使教學活動中的所有動態(tài)因素相結合起來,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提高中職語文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
二、誦讀策略的實施
正所謂:“書讀萬卷胸襟闊,陸行八方經(jīng)驗多。遍嘗酸甜苦辣咸,方信人言不瞎說。”筆者認為,僅僅只提出理論,而不將其付諸實踐,就等于“竹籃打水一場空”。筆者總結自己多年的工作經(jīng)驗,并查詢相關資料,認為教師在進行中職語文誦讀教學的過程中,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誦讀
顯而易見的是,一節(jié)語文課的時間是非常有限的,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增強學生的時間觀念,促使學生有效利用課余時間進行誦讀,不斷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教師應該促使學生在課余時間多接觸優(yōu)秀文章,并掌握相應的誦讀技巧,進而進行誦讀,促使學生有效打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尋找時間的縫隙,養(yǎng)成誦讀習慣。比如,學會選擇在早晨進行誦讀,正所謂“一日之計在于晨”,學生應該養(yǎng)成晨讀的習慣,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文章來進行朗讀,日積月累,逐漸完成量變到質(zhì)變的轉化,大大提高自身的誦讀水平,在誦讀過程中感受到樂趣。
2.激勵學生進行誦讀
筆者通過“突襲”部分中職語文課堂教學現(xiàn)場發(fā)現(xiàn),在語文誦讀教學的過程中,班上的學生會形成一種“競爭力”,互相比拼,看誰在朗讀文章的時候更富有情感,誰的聲音更有穿透力,誰朗讀的文章能夠引起聽眾的感情共鳴??梢姡瑺I造競爭氛圍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誦讀熱情,進而提高學生的誦讀水平?;诖?,中職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應該不斷激勵學生,鼓勵學生進行誦讀。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促使學生更加主動積極地進行誦讀,在誦讀的時候聲音洪亮,充滿自信,學生能夠享受誦讀的過程。除此之外,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結合當代中職生的身心特點,定期開展一些誦讀比賽,讓學生能夠在誦讀過程中展示自我,獲得自我實現(xiàn)的滿足感。
3.在背景音樂中進行誦讀
教師在中職語文誦讀教學過程中,應有效結合音樂要素,促使學生能夠在背景音樂中進行誦讀,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意境的誦讀氛圍。眾所周知,音樂可以直擊人們的心靈。學生在背景音樂中進行誦讀,能夠掌握所朗讀文章的節(jié)奏,跟隨音樂的起伏變化來調(diào)整情感語氣,促使學生充滿情感地進行誦讀。教師在給文章選擇背景音樂的時候應該結合文章的內(nèi)容,遵循文章之間的差異性。
比如,學生在誦讀《沁園春·長沙》的時候,必須要播放一些激昂向上的背景音樂,讓學生自然進入詩歌的情感狀態(tài),然后讀出氣吞山河的磅礴之感。背景音樂應該隨著文章的語句情感層次的變化而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學生在朗讀“獨立寒秋,湘江北去……層林盡染”這一段的時候,背景音樂應該是比較平緩的。而當學生在朗讀“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這類高潮語句的時候,背景音樂應該是非常激昂的,從而激發(fā)出學生蕩氣回腸的豪氣,給人強烈的情感沖擊。
除此之外,學生在誦讀一些婉約類的文章時,教師則應該采用一些具有相應意境的曲子作為背景音樂,從而能夠帶領聽眾進入文章營造的情境中,實現(xiàn)一場精神的旅行。比如,學生在進行《歸園田居》誦讀的時候,教師應該播放一些古風歌曲,促使學生能夠做到寓情于聲,做到身臨情景,準確掌握作品所蘊含的意象以及情感。
4.認真鉆研課文
顯而易見,學生想要將文章蘊含的主題和情感完美地發(fā)掘出來,首先要認真鉆研教材課文,反復閱讀。熟讀文章,能夠發(fā)音準確,字字標準,在理解文章主題和情感的基礎上,準確處理朗讀的節(jié)奏、重音、語速、語調(diào)。日積月累,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推敲、鉆研、理解,就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誦讀水平,進而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
綜上所述,目前我國多數(shù)中職院校語文教師沒有重視誦讀的教學,導致學生的誦讀水平不如人意,中職語文誦讀教學效率停滯不前?;诖?,有關部門及個人應該引起高度重視,尤其是語文教師,要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采取多種措施來對學生進行誦讀教學,提高學生的誦讀能力,進而促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作者單位:江蘇省新沂中等專業(yè)學校(22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