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浩翔
《子不語》中載,某天晚上,有位老學(xué)究走夜路時竟碰到了他早就過世的老友。尋常人夜里撞到鬼必然怕得不行,喜幸這位老先生平日里行得端、坐得正,所以并不害怕,反而問鬼友:“你這是去哪兒???”
鬼友說:“如今我在陰司任了個勾魂索命的小差使,今晚正該我去南村拘個人回來,不如與兄弟一道兒走吧?!币蝗艘还磉呑哌吜?,不久,見到路邊有一處破屋,鬼友遙遙一指,道:“可別小瞧這幾間破房子,這可是文士居住的地方?!崩舷壬趾闷妫骸澳阍趺纯吹贸鰜??”
鬼友解釋說:“人們白天為了生活東奔西走、忙忙碌碌的,腦子里雜念叢生,把真正的靈性都掩蓋住了。但到了夜晚安睡后,一切私心雜念暫時息止,心靈就變得清朗如碧空,真正的元靈才會顯現(xiàn)。他所讀過的書,每個字都會閃耀著睿智的光芒,從身體的百竅散發(fā)出來。光彩縹緲繽紛,燦爛如錦。學(xué)問博大精深的如東漢的鄭玄、唐代的孔穎達(dá),文采斐然的如戰(zhàn)國時的屈原、宋玉,漢朝的司馬遷、班固等,他們所發(fā)散的光芒可達(dá)萬丈,直沖云霄,與日月星辰爭輝。隨著學(xué)識的深淺高下,這光芒也不一樣,越是平庸光芒就越黯淡。這種光芒,活人看不見,只有鬼神才看得到。我瞧那房子上的光芒有七八尺高了,想必是個文士?!?/p>
老先生又驚又喜,忙道:“這么說,我讀了半輩子書了,這光芒有多高?”鬼友支吾了半天,直到老先生再三追問,才說:“昨天我經(jīng)過你的私塾,正好你在午睡。我看見你胸中有時文講章一部,墨卷五六百篇,經(jīng)文七八十篇,策略三四十篇,字字化為黑煙,籠罩在屋頂上。你那些學(xué)生誦讀詩書的聲音也被混雜在濃云密霧之中了。恕我直言,我真沒看到你有什么光芒,就不敢恭維了?!?/p>
一席話直把老學(xué)究臊得面皮紅透,生氣地斥責(zé)鬼友“簡直一派胡言”。鬼友哈哈大笑著轉(zhuǎn)身離去。
老學(xué)究是否真如鬼友說的那樣不堪尚待考證,然他那一句“凡人白晝營營,性靈汩沒,惟睡時一念不生,元神朗澈”——碌碌紅塵淹沒了人的靈性,只有在醉生夢死之間方能展現(xiàn)真性情,每每想到這里,便覺得十分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