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炯權
年輕時,孫錦秀每天要上班沒法照看孩子。保姆王秀英進門后,盡心幫她照看3個女兒,操持家務。當孤身一人的王秀英年邁體弱時,孫錦秀一句“你幫我養(yǎng)小、我為你養(yǎng)老”的承諾,從此把王秀英當母親贍養(yǎng),一家三代人38年動情上演了“許人一言、千金不移”的家風。如今,王秀英在孫家健康幸福地度過了102歲。
每逢天氣晴好的日子,在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qū)文藝路街道文藝新村社區(qū),人們總能看到這樣一個溫馨的場景:一位頭發(fā)花白的八旬攙扶著一位老態(tài)龍鐘的百歲慢慢散步,一起聊天曬太陽。這一對“母女”情深的身影,總會引發(fā)大家的贊嘆與羨慕。八旬名叫孫錦秀,百歲名叫王秀英。其實,她們之間并沒有血緣關系,王秀英并非孫錦秀的親生母親,只是她家中曾經的一個保姆。
1963年,年輕的孫錦秀和丈夫一起從北京來到長沙工作定居。她先是當小學教師,后來調到湖南省機械進出口公司辦公室工作。其間,他們夫婦倆相繼生育了3個女兒,夫妻相敬如賓,一家5口過著平淡而溫馨的小日子。然而,天有不測風云,孫錦秀的丈夫因病醫(yī)治無效去世,永別了妻子與3個女兒。
家中的頂梁柱一夜之間轟然崩塌,在長沙舉目無親的孫錦秀頓時成為全家的主心骨。面對著3個年幼的女兒,她心急如焚:自己要上班,還要料理家務、照顧3個孩子,每天忙得焦頭爛額,累得筋疲力盡,背負巨大精神壓力的她幾乎快要崩潰了。
正當孫錦秀手足無措之際,好心的鄰居介紹了一個名叫王秀英的大姐來到她家做保姆,幫她帶孩子、做飯、料理家務。王秀英比孫錦秀大20歲,老家在湖南湘鄉(xiāng)農村,自幼父母雙亡的她20多歲就來到長沙做保姆,一直單身未婚。到孫錦秀家之前,她剛剛離開一雇主家。老實本分的王秀英,雖然不會說太多安慰人的話,卻用一雙善良勤勞的手以及對孩子們滿滿的愛,幫孫錦秀撐起了這個4口之家。
由于工作繁忙,孫錦秀根本無暇照顧家庭,3個孩子都由王秀英照看,她感到很不好意思。王秀英卻對她說:“你放心忙你的工作吧,孩子我會幫你照看好的?!睂O錦秀緊緊地拉著王秀英的手滿懷感激地說:“家里有您幫忙,我一萬個放心!”
王秀英果然沒有辜負孫錦秀的信任,她將家中的一切操持得井井有條,對她的3個女兒更是視如己出,生怕她們受一點委屈。一家人的生活,就靠孫錦秀一個人微薄的工資支撐,日子可想而知過得十分清苦。為了減輕家里的負擔,王秀英自告奮勇做起了“兼職”——將別人家的孩子接來照顧,由此獲得的一點看護費她全部拿來貼補家用。家里偶有一點好吃的東西,她自己不吃也要留給3個孩子吃。
在左鄰右舍看來,孫錦秀這個5口之家生活雖然過得清貧,但卻和諧溫暖。王秀英雖然與孫錦秀母女4個沒有血緣關系,但她在這個小家庭中的分量一點也不輕。見孫錦秀白天忙了一天很疲勞,她主動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活兒:白天要買菜做飯、接送3個上學的孩子,晚上還要給3個孩子洗澡、洗腳,甚至還和孫錦秀一起督促孩子按時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yè),督促她們按時就寢……盡管天天忙得團團轉,十分勞累,但她毫無怨言。
王秀英對孫錦秀家庭處境的體恤以及對她3個孩子的關愛,孫錦秀默默地看在眼里記在心里,心想:有朝一日,自己一定要報答這個恩人。3個慢慢長大的孩子,也非常喜歡和依賴王秀英,三姐妹在外面遇到難處或者有什么心事,都會向她傾訴。王秀英也把她們看作自己手心里的肉,疼愛有加。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在王秀英的竭力幫助下,孫錦秀帶著3個女兒勤爬苦做,總算熬過了那段艱難的歲月。
1980年,46歲的孫錦秀經人介紹與湖南航空工業(yè)局的干部魏金根再婚??紤]到孫錦秀家中的實際情況,魏金根帶著兩個女兒來到孫錦秀家中,加上年已60多歲的保姆王秀英,這個新組建的8口之家的生活開支全靠孫錦秀和魏金根的工資支撐,顯然入不敷出。
面對家庭沉重的負擔,左鄰右舍紛紛幫孫錦秀出主意:“錦秀啊,你如今既然已組建了新的家庭,孩子們也大了,不需要再請保姆了,不如一次性給王秀英點錢,讓她另謀生路?!?/p>
是啊,家里少一個人就少一份開支??墒牵屧谄D難歲月里幫自己持家照看3個孩子的王秀英孤身離去,孫錦秀從來沒有這樣想過。她覺得,王秀英雖然是保姆,但多年來對她們母女4人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她也從來沒有把王秀英當外人看待過。幾經思量,她決定讓王秀英繼續(xù)留在自己家里。為此,她專門召開了一次家庭會議,對丈夫魏金根和女兒們說:“王阿姨過去幾十年在我們家當保姆,幫我?guī)Ш⒆?、做飯、操持家務,為我們這個家庭付出了很多,現(xiàn)在她年紀大了,又是孤身一人,我們決不能丟下她不管。以后她就在我們家養(yǎng)老,我們都要把她當母親、奶奶一樣看待?!?/p>
曾在戰(zhàn)場上經歷過槍林彈雨、負過傷立過功,吃過很多苦的魏金根深明大義,知道王秀英過去有恩于孫錦秀母女,他不但對孫錦秀的決定表示支持,還要求自己兩個親生女兒和孫錦秀的3個女兒要理解和支持孫錦秀的決定。5個懂事的女兒從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美德教育,都從心里認可和支持孫錦秀的做法。
>>社區(qū)志愿者看望孫錦秀老人
得到全家人的一致肯定后,孫錦秀向王秀英承諾:“當年你幫我撫養(yǎng)女兒,今后我們要為你養(yǎng)老送終,從此以后,你就是我的親娘,安安心心地在我們家里住下吧。”
面對孫錦秀的這一鄭重承諾,王秀英感激涕零:“你對我真是太好了,我這不知是哪輩子修來的福分??!”
就這樣,王秀英在孫錦秀家中長住了下來,當年的保姆成了雇主家的“座上賓”,一家人都把她當親長輩對待。從此以后,孫錦秀再沒對外人說過王秀英是她家的保姆,一些后搬來的鄰居都以為王秀英就是她的母親。
家人雖然支持孫錦秀的決定,但一些知道內情的人卻對她的這一做法表示難以理解:“王秀英不過是個保姆而已,孫錦秀一家與她非親非故,完全沒有必要攬下這么大的一個負擔,為她養(yǎng)老送終?!?/p>
每次面對別人這樣的議論,孫錦秀總是坦然地回答:“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王媽媽在我最困難的時候勞心勞力地照顧了我和我的3個女兒,主動幫我分擔家里的大小事情。她現(xiàn)在老了,孤身一人,我如果棄她于不顧,豈不是忘恩負義?我說過的話,就一定要做到?!?/p>
看著孫錦秀一家如此重情重義地把自己當親人看待,王秀英心里很過意不去,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沒有以前好了,不能拖累他們一家,多次提出要到敬老院去養(yǎng)老,孫錦秀說什么也不同意。她對王秀英說:“我們家雖然不富裕,但只要我們有一口飯吃,也要分您一半。哪怕我們都不吃不喝,也不能讓您餓肚子?!?/p>
隨后幾年,孫錦秀的5個女兒相繼念完中學、大學,都參加了工作結婚成家了,女兒、孫子們仍然親熱地叫王秀英奶奶,王秀英也打心里把他們當成自己的親人。習慣了縫縫補補的王秀英,看到家里誰的衣服有了破損,就會習慣性地拿出針線來要幫忙縫一縫、補一補。但凡家中或樓梯間有一點灰塵、垃圾,她就拿起掃把掃一掃,拿起抹布抹一抹。洗好的衣服晾干了,她會一件件地折好收好。
>>記者與孫錦秀在她的社區(qū)工作室
王秀英一如既往的貼心,讓孫錦秀一家人感激不盡,對她的照顧也更加體貼入微。
孫錦秀的大義之舉,感動了街坊鄰居,大家都有事沒事要前來助一臂之力,或抽空上門看望王秀英,與孫錦秀夫婦一起陪王秀英聊天,或在孫錦秀一家忙碌時幫忙照看老人,給她送飯送菜……王秀英儼然成了左鄰右舍共同呵護的“老寶貝”。
寒來暑往,年復一年,日子一天天地過著,孫錦秀和老伴兒魏金根相繼退休了,此時皺紋已經爬上了他們的面龐,銀絲也攀上了他們的頭頂。年邁的他們要繼續(xù)照顧王秀英,也開始有些力不從心。盡管如此,老兩口仍然堅持與王秀英同吃同住,陪伴在身邊,生怕老人磕著碰著。王秀英有什么需要,他們都會及時跟女兒們交代,還不忘時時提醒女兒們,對王秀英要像對他們兩人一樣好。
有一次孫錦秀去外地探親,剛去沒幾天魏金根就打電話說王秀英生病了要住院。掛掉電話,孫錦秀馬不停蹄地往家趕。她親自守在醫(yī)院病床前照顧老人,直到老人康復出院。此后,孫錦秀更加注意王秀英的身體狀況,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時刻注意給她添減衣服,定期帶她去醫(yī)院做檢查,生怕有什么閃失。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王秀英變得有些敏感和固執(zhí),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不高興鬧脾氣,女兒們和孫子們有時也會有些不耐煩。這時,孫錦秀就批評他們:“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們不應該和老人計較,把老人哄得開開心心的,家里的氣氛自然也就融洽和睦了?!彼@句話,如家訓一般,成為全家人的踐行準則。
>>102歲的王秀英(右)與82歲的孫錦秀情同母女
漸漸地,王秀英知道了孫錦秀的苦心,不再鬧脾氣,還常常在別人面前夸孫錦秀一家人把她當親娘、親奶奶看待,是她的貼心小棉襖。
2015年,孫錦秀的老伴兒魏金根因病去世,女兒們都要求她搬到自己家去養(yǎng)老,還請了一個臨時保姆照顧王秀英,但孫錦秀在女兒家住了一段時間就回家了,她不放心,也舍不得與王秀英分開。
2016年的一天,王秀英突然胸悶氣短,孫錦秀趕緊將她送進醫(yī)院治療。住院期間,全家老小輪流照顧她,孫錦秀更是親自守候在老人病床前,給她端茶倒水、喂藥喂飯。老人病愈回家后,孫家晚輩們干脆每月花3600元請來一個保姆長期照顧王秀英的飲食起居。
孫錦秀老伴兒魏金根帶過來的兩個女兒,大的在鄭州工作,如今年近六十,雖然離娘家遠,但她每年都要回來看望母親跟王秀英奶奶,或買些吃的穿的寄去。小女兒在長沙,跟孫錦秀的3個親女兒一樣,想著法子孝敬王秀英奶奶。孫錦秀在醫(yī)院工作的二女兒,一有空就來為王秀英奶奶把脈量血壓,每周送來不一樣的水果給老人吃,還親自動手給王秀英奶奶調制好營養(yǎng)早餐。怕老人年紀大了走路摔跤,她還專門買來一張麻將桌放在母親家里,供王秀英奶奶和鄰居娛樂……孫錦秀的孫輩們也經常給王秀英老奶奶捎來她最愛吃的蛋卷、糖果等新鮮食物。逢年過節(jié)過生日,孫錦秀的5個女兒及孫輩,都不忘給王秀英包上一個大紅包。
2016年王秀英百歲生日那天,孫錦秀和保姆早早地起床,給王秀英穿好新衣裳。10點多鐘,孫女、曾孫輩都陸續(xù)趕來為老壽星慶壽,街坊鄰居以及社區(qū)、街道負責人也趕來看望老壽星。中午,孫錦秀一家為王秀英舉行了一個簡樸的生日宴,一起吹蠟燭、切蛋糕、唱生日快樂歌,氣氛異常熱烈,王秀英開心得合不攏嘴。
有專職保姆和女兒們協(xié)助照顧王秀英,孫錦秀可以騰出時間參加社區(qū)、街道和區(qū)委區(qū)政府組織的志愿活動和文體趣味活動。作為長沙市民革黨員,她還積極為長沙市的各項建設與發(fā)展建言獻策,義務參與社區(qū)的社會事務管理,奉獻余熱。為此,文藝新村社區(qū)負責人特地在社區(qū)辦公樓為她準備了一間工作室?,F(xiàn)在,孫錦秀這個社區(qū)編外工作人員幾乎每天都要到工作室去“上班”,幫助調解居民的各類矛盾糾紛。2017年11月,孫錦秀等31人被推選為第四屆長沙市道德模范候選人,此時的王秀英已過了101歲高壽。2018年4月12日,第四屆長沙市道德模范名單公布,孫錦秀當選誠實守信道德模范。
“不能丟下她不管”,一句口頭的承諾,孫錦秀用行動踐行了。38年來,她帶領全家人義務照顧扶養(yǎng)保姆的善舉在社會上廣為傳頌。因為有了愛的滋養(yǎng),如今102歲的王秀英仍是耳聰目明、精神矍鑠。
“許人一言、千金不移,講的是承諾;贈人玫瑰、手留余香,說的是感恩?!睂O錦秀說,自己之所以堅持這些年不放棄,就是為了踐行自己的諾言,當初是承諾,后來是責任,如今已成愛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