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依林
你們有考試的壓力嗎,其實我小時候跟你們還挺像的,我拼命想得到爸媽的認同,于是我就一直念書,念到眼鏡片變得很厚,跟大家一樣。
在課業(yè)的壓力之下,小時候的我會站在陽臺上唱歌,陽臺上的植物都是我的聽眾。那時候我很害羞,連自己的夢想都不敢講出來。在那個年紀,我對很多事情不太敢表達自己的意見。
我在上高中的時候選擇了唱歌,加入樂團。從那時候開始,我才知道自己很喜歡站在舞臺上的感覺。我想過自己以后會從事很多職業(yè),但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成為歌手。當歌手之后,我進了大學,現(xiàn)在回想起來,大學是我過得很壓抑的一段時間。
當時我的學習成績怎么樣,大家會在報紙上看到。比如在我大一的時候,國文掛了科,然后就上了頭條。大家就說,學生歌手一定撐不到大學畢業(yè),但我那時候告誡自己,一定要順利畢業(yè)。所以那時候我沒有完全投入地做歌手,我很投入地做學生。但是別人用看待歌手的眼光來看我,那是他們評判我的一個角度。所以在學校的時候,我總是低著頭走路,不太敢看別的同學,因為我覺得他們都討厭我。現(xiàn)在回頭看那時候的自己,我發(fā)現(xiàn),其實是因為自己完全沒有自信。所以當他們說,你應該在那邊的時候,我就往那邊去;他們說你應該往這邊來的時候,我就往這邊來。最后,我變成了四不像。我不像我自己,我也不開心。
畢業(yè)之后,開始全身心做歌手的時候,我給自己設下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學習跳舞。畢業(yè)后的前三年,跳舞對我來講一直都在摸索階段。我模仿老師的樣子,就像我以前念書一樣,老師寫什么,我就模仿什么。當然在模仿學習當中,我也會覺得,為什么自己跳起來的時候總覺得很僵硬,好像還是少了些什么。一直到最后我才意識到,跳舞就像人生一樣,不是照著別人去做,你就會變成那個人,而是要把跳舞或者學習轉(zhuǎn)變成由自己內(nèi)心發(fā)出來的東西。
后來我又學了體操,那是我學習的另外一個轉(zhuǎn)折點。然后大家看到我在演唱會上做鞍馬和吊環(huán),說我怎么就不好好唱歌,還要做這么多事情。其實對我來講,這是我一直在挑戰(zhàn)自己,看看自己還可以做什么。在那個階段,我很喜歡給自己打分數(shù)。我從小到大都有一個習慣,會放一把尺子在心中。比如說,人家希望你做到100分,但是我給自己設定的目標可能更高,我要做到130分。如果有什么失誤,我就會非常自責,覺得我沒有達到自己心里的預期。所以每次演唱會結(jié)束,我都不會有很開心的感覺,我會一直檢討自己到底哪里有疏忽。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超越中發(fā)光。超越心中住著怪獸的自己,猛力擊倒那個怪獸。不要害怕犯錯,不要害怕跌倒,因為當你知道怎么站起來的時候,你會發(fā)現(xiàn)自己又勇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