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巖運動起源于18世紀的歐洲,1970年成為一項獨立的運動項目。徒手攀巖是指不依賴任何外在的輔助力量,只靠攀登者的自身力量完成整個過程。徒手攀巖要求人們在各種高度及角度的巖壁上,連續(xù)完成轉身、引體向上、騰挪甚至跳躍等驚險動作,是一項刺激而不失優(yōu)美的極限運動,被全球的攀巖迷們稱為“峭壁上的芭蕾”。
蹦極的危險相當于駕駛著時速160公里的汽車奔馳。從醫(yī)學角度看,蹦極運動對人體有幾種潛在的威脅:第一,下落過程中,視網膜下毛細血管容易破裂從而造成暫時性失明;第二,高速下落過程中一不小心碰到山體、樹枝或者被綁在腳上的繩子打到,輕者造成骨折、四肢麻痹,重者會形成永久性傷殘。對于熱衷于此類“死亡”游戲的人們來說,蹦極不僅需要強壯的心臟、良好的血管,更需要不錯的運氣。
低空跳傘屬于極限運動中的滑翔項目,其危險性比高空跳傘還要高。低空跳傘一般在高樓、懸崖、高塔、橋梁等固定物上起跳,由于距離有限,打開傘包的時間只有5秒鐘,很難在空中調整姿勢和動作。只有具備了豐富的高空跳傘經驗的人才能進行低空跳傘,但這也不能保證萬無一失。
高空飛越是一種生命極限運動,從事這項運動固然需要勇氣,但是依靠尖端科技的安全保障才是最重要的。柯受良飛越黃河時的跑車功率極大,可以在短時間內加速到時速150公里。為防止車體意外受損發(fā)生爆炸,車上裝有3秒自動熄火裝置。車內還有完整的電腦系統和自動操作裝置,可以應付各種可能發(fā)生的意外。如果沒有這樣的安全保障,奉勸大家還是不要玩這種危險游戲了。
駕駛時速300公里的賽車在跑道上馳騁,在速度的極限中感受人與機械完美的結合,這實在是一種刺激又美妙的體驗。在賽車高速行駛的過程中,挑戰(zhàn)的當然是駕駛者的技術和反應,但人類在挑戰(zhàn)的同時,也在和死神玩著一場危險的游戲。1994年5月1日的圣馬力諾伊莫拉賽道,車神塞納正駕駛著威廉姆斯賽車進入比賽的第5圈,突然之間,賽車失去了控制,撞向混凝土墻。車身在猛烈的撞擊和翻轉中四分五裂,一個車輪像玩具飛盤似的筆直沖向天空,整個過程只有短暫的10秒鐘,10秒鐘之后,一代車神撒手人間。
不要懷疑你的眼睛,潛水已被正式列為極限運動項目之一,它挑戰(zhàn)的是人類在水下世界到底能走多遠。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潛水休閑方式似乎與挑戰(zhàn)體能極限無關,但面臨的危險卻是同樣的。
登山運動肯定是人類挑戰(zhàn)自然最為形象的例子。登山運動需要尊重科學,在科學訓練法的嚴格指導下進行。登山者必須經過專門訓練,要在知識、體能、裝備等各方面做好充分準備,千萬不能只憑年輕氣盛而盲目冒險。
不知道為什么,現代人非常偏愛這種休閑方式,愜意倒是愜意,但叢林與山野的游戲規(guī)則可不是一兩本所謂的《野外生存指南》就可以說得清道得明的。一旦發(fā)生了危機,只有兩種選擇,要么等待救援,要么面臨死亡。
在所有的陸地滑翔運動中,速降滑雪是最接近極限運動宗旨的項目之一。速降滑雪運動快速、多變,身體與大自然相融,給人以刺激與享受。速降滑雪很容易使人不知不覺地處于興奮之中,尤其是年輕人,經常會不顧自身技術的不足超速滑行。這時不但容易造成自身的損傷,也會給其他滑雪者造成傷害。另外,如果準備活動不充分、不熟悉地形、睡眠不足或身體狀況欠佳,都會成為潛在的危險誘因。
這是一個極限休閑運動中并未提及的項目,但隨著一系列對饑餓發(fā)起挑戰(zhàn)行動的開始,忍饑耐寒似乎也成了一種時尚。2003年9月,美國魔術師大衛(wèi)·布萊恩在一個懸掛于倫敦泰晤士河上的大玻璃箱子中,獨自度過了44天不吃任何食物、只喝水的日子。無法想象這種運動挑戰(zhàn)的是一種什么樣的極限,但相對而言,在眾人的視野下,忍饑耐寒可能是唯一沒有生命危險的休閑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