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民
a最近,泰國科技部和司法部公開表態(tài),支持泰國通過相關法律,允許司法鑒定機構收集犯人的DNA信息并建立全國罪犯基因庫,以便更好地偵破刑事案件。
b無獨有偶,在大洋彼岸,美國也剛剛宣布,將由國會通過修改相關法律,準備收集所有非法移民的DNA信息,并存入全國基因檢索系統(tǒng)。
c泰國目前只在實施緊急狀態(tài)的南部三府采集犯罪者的基因信息,存庫約8000例。美國有7個州采集罪犯基因,其中只有兩個州把數(shù)據(jù)送入全國基因庫。從最新動向看,利用基因信息進行身份辨別與案件偵破的范圍有擴大的趨勢。
d生物個體的遺傳物質(zhì)DNA(脫氧核糖核酸)具有排他性,就像人的指紋一樣,每個人都不一樣。英國科學家亞歷克·杰夫里斯于1984年偶然發(fā)現(xiàn),基因上存在一些微小的結(jié)構,足以區(qū)別不同的個體。他試著利用這種差異來區(qū)分不同的人,由此繪制了世界上第一幅DNA指紋。
e第二年,杰夫里斯的發(fā)現(xiàn)就得到了實際應用。一個加納移民的兒子返回加納探親,但回來時被發(fā)現(xiàn)護照有涂改,身份無法確認。杰夫里斯通過DNA鑒別,證實了孩子身份確實無誤,促成了家庭團圓。印度洋大海嘯后,為確認遇難者尸體,中國為泰國提供了DNA檢測方面的援助。
fDNA鑒定更多地被應用到案件偵破中。去年的“小美后”事件中,基因鑒定起了關鍵作用。在泰國國際學校執(zhí)教的美國人卡爾自己公開承認,他殺害了一名6歲的選美小皇后,美國警方親赴曼谷抓捕,此事轟動一時。但經(jīng)過DNA檢測,發(fā)現(xiàn)卡爾并不是真兇,他可能只是精神出了問題。
g近年來,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相繼通過相關立法,建立了罪犯基因庫,并在打擊犯罪活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美國收集非法移民基因的舉措也受到了很多人的歡迎,有人甚至呼吁,應該像收集指紋一樣,收集所有入境美國者的基因信息。
h的確,在現(xiàn)代科技條件下,只需在手指上采一滴血或者用棉簽在口腔里刮一下,就可以采集到一個人的基因信息。但是,基因信息畢竟與指紋不同。指紋只起到確認身份的作用,而基因則包括更豐富的個人信息,甚至包括遺傳缺陷、隱性疾病等方面的隱私。
i正因為如此,反對建立基因庫的呼聲也日漸高漲,理由是個人基因信息已經(jīng)超越了確定身份的功能,涉及人權問題,誰能保證這些個人信息不被濫用或者泄露?英國就立法規(guī)定,非經(jīng)當事人許可,不得對他人基因進行分析鑒定。
j看來,要建立罪犯或特殊人群的基因庫,還是應該先立法進行嚴格規(guī)范。
(選自《智慧背囊》)
閱讀練習
1.文章第a段至第c段主要告訴人們什么信息?
2. 利用基因信息為什么能夠進行身份辨別?
3.文章第e段主要運用了什么說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建立罪犯基因庫,能在打擊犯罪活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為什么有人提出反對意見呢?
5.對“基因庫的是與非”這個問題,你有何看法?試把你的觀點表述出來。
(周俊根 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