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澤匯
20世紀初,美國萊特兄弟第一次飛上藍天,圓了人類數(shù)千年的飛翔夢??伤麄冊谠斐鲲w機以后,不是用心鉆研怎樣繼續(xù)提高飛機的性能,反而是生怕別人偷去了自己的技術,把飛機鎖在機庫里。美國政府聽說了他們的事跡,跑來要求他們先進行一個飛行表演,然后購買他們的飛機。他們卻說必須先付錢,才能看到飛機,美國政府當然不愿意——當時飛機墜毀事件常有發(fā)生,不進行飛行表演,誰也不知道飛機的質量到底如何。
在他們之前的飛機經常有墜毀事件發(fā)生,那是因為高空中氣流瞬息萬變,而機翼是不能動的,沒有辦法進行調節(jié),萊特兄弟的飛機則是將機翼改成了可以扭動的,這樣可以幫助飛機轉彎,從而平穩(wěn)飛行。萊特兄弟將他們的這個設計申請了專利,以后任何人如果制作飛機采用了他們這種設計方式,都必須向他們繳納一筆天價費用。
當時有一些公司借用到了萊特兄弟的設計制造飛機,因為有所改造,所以沒有交錢給他們,他們便將那些公司告上了法庭。
那些公司在打官司的過程中依舊在不斷地對飛機進行改造,這樣造成了法院審判時間的延長,因為每修改一次,法院就得重新審一遍。
1914年,美國法院作出判決,萊特兄弟被宣布為“航空事業(yè)的先驅”,所有在美國生產的飛機,都必須支付20%的專利金給他們。
不久后,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美國飛機因為受到萊特兄弟訴訟協(xié)議的制約,飛機技術水平十分落后,數(shù)量更是遠遠不足,只能向法國購買當時的先進飛機。美國政府只好給萊特兄弟發(fā)了200萬美金的一次性補償,然后將專利使用費降到了2%。在專利之戰(zhàn)結束以后,美國的航空業(yè)才開始回升,在二戰(zhàn)中期趕上了歐洲各國水平。
萊特兄弟確實因為專利賺了一些錢,但由于他們的技術早已落后于世界水平,從1915年開始,他們就沒有賣出過一架飛機。
(摘自《文史博覽·文史》2018年第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