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叔
1905年初,一位四川的官太太帶著用人等一大群人到上海游玩,結(jié)果被英租界的巡捕以販賣人口罪抓了起來。因為案件涉及兩個國家,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guān)注。
公審的時候,兩方爭執(zhí)起來。先是英國人撕破了中國陪審官的朝服,繼而圍觀的中國人燒了巡捕房,英國巡捕馬上還擊,不但開槍打死幾個“鬧事者”,還一下子抓了500位中國人。中國人憤怒了,罷工的罷工、罷市的罷市、游行的游行。
虞洽卿在這個時候站了出來。他是華商中最有實力的“寧波幫”的頭面人物,又做過德國、俄國、荷蘭等國在華銀行的買辦,同很多外國領(lǐng)事館的人打過交道。在虞治卿的奔走之下,華人方面給虞洽卿面子,作出了讓步。德國、俄國、荷蘭的公使們也一起給英國領(lǐng)事臺階下,英國方面只好將肇事者撤職查辦,并向中國人道歉。這是上海開埠之后,所有的中外糾紛中,中國人的第一次勝訴, 所以當(dāng)這件事情圓滿解決之后,虞洽卿的聲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1924年,虞洽卿當(dāng)選上??偵虝L的故事也很有意思。別看虞洽卿的名聲很響,可他的經(jīng)濟實力在上海還排不到前幾位。當(dāng)時到了新一輪會長選舉的時間,兩位候選人分別是中國銀行的宋漢章和通商銀行的傅筱庵,虞洽卿連候選人的資格都沒有??伤ㄟ^一番努力,竟然還真就得償所愿。在上??偵虝痉€(wěn)腳跟之后,虞洽卿乘勝追擊,又拿下了中華全國總商會會長一職。
在抗日戰(zhàn)爭期間,虞洽卿的義舉超越了一個買辦商人的局限。他發(fā)起“救濟會”,為流民提供住所和糧食;為了阻斷日軍從海上進入上海,虞洽卿毅然同意炸毀他的80多艘船只;上海變成孤島之后,虞洽卿又利用自己與外商交好的關(guān)系,與意大利商人組建中意輪船公司,從東南亞等國運來糧食,解決了不少人的吃飯問題。
1945年,虞洽卿病逝于重慶,安葬于故鄉(xiāng)龍山。他的故居天敘堂有一塊國民政府頒發(fā)的“輸財報國”的匾額,似乎在訴說著主人昔日的壯舉。
虞洽卿與蔣介石相識時,蔣介石尚未崛起,兩個人的關(guān)系密切,這一點很難說是幸運還是不幸。與蔣介石的關(guān)系是虞洽卿心中的一個結(jié),也是那個時代江浙財閥們心中共同的結(jié)。他們本來以為資助同鄉(xiāng)掌握政權(quán),會給他們爭取到更多的利益,沒想到的是,這位老鄉(xiāng)上位之后,反倒用官僚資本來沖擊這些純粹的商人資本。還是席正甫有先見之明,與官場保持距離,既保全了自己,也保全了家族的財富。
(摘自《圈子·段子之晚清席正甫》西南財經(jīng)大學(xu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