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醉
在南太平洋諸島以及菲律賓、印尼等地區(qū)的熱帶樹林中,棲息著世界上最大的陸生節(jié)肢動物——椰子蟹。
椰子蟹都有哪些特別之處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另類寄居蟹
椰子蟹帶給人們的直觀感受可以用一個字來概括——大。它們長得的確很龐大,成年椰子蟹的頭胸甲長度接近20厘米,體重3公斤左右,相當于3瓶1升裝的礦泉水的重量之和。
雖然椰子蟹的名字里也有個“蟹”字,但它們卻不是真正意義上的蟹類。在動物學中,蟹類屬于軟甲綱、十足目、短尾次目;而椰子蟹則屬于軟甲綱、十足目、歪尾次目。椰子蟹是陸生寄居蟹科、椰子蟹屬中所僅有的物種。
歪尾次目,顧名思義,意思是這類動物的身體異于尋常,看起來左右不對稱,是歪著的。椰子蟹自然也不例外:兩個螯肢不對稱,左螯大于右螯;腹部的一側(cè)保留著已經(jīng)退化的腹肢,而另一側(cè)的腹肢已經(jīng)全部消失。不對稱的身體結(jié)構(gòu),是歪尾次目動物的鮮明特點。
我到底有幾條腿?
很多親眼見過椰子蟹的人,也數(shù)不清它們到底有幾條腿。椰子蟹明明和螃蟹一樣,同屬于十足目,但為什么它看上去似乎只長了一對“大鉗子”和6條“大長腿”呢?
原來,科學家把椰子蟹一大一小的兩個“鉗子”稱為螯足,意思是這對“大鉗子”也算作它們的兩條腿。
除了螯足之外,椰子蟹還有8條左右對稱生長的腿,這些腿叫作步足。椰子蟹的第一對和第二對步足很強大,主要用來行走和爬樹,即使是高達十幾米的椰子樹或棕櫚樹,它們也能爬到樹頂;第三對步足略小,第四對步足則基本退化,隱藏在頭胸甲下面的鰓腔里很難被發(fā)現(xiàn)。所以,椰子蟹雖然看上去只有8條腿,但卻是“貨真價實”的十足目動物。
奇異的成長歷程
椰子蟹的一生要經(jīng)歷卵、溞狀幼體、閃光幼體、幼體和成體五個階段。
椰子蟹從卵中孵化出來以后,被稱為溞狀幼體。此時的它們體形很小,小到只能跟浮游生物為伍。在經(jīng)過四五次蛻皮之后,它們就變成了閃光幼體。隨后,閃光幼體就會來到水底,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螺殼寄居在里面。大約1個月以后,閃光幼體會“晉級”為幼體。幼體階段的椰子蟹仍然需要寄居在螺殼里,它們需要用堅硬的螺殼來保護自己。當幼體長到1厘米左右的時候,椰子蟹的身體便開始逐漸硬化,這時,它們才會徹底拋棄寄居的螺殼,開始到陸地上“闖蕩生活”。
從孵化到成熟,椰子蟹需要花費五年漫長的時光。一只椰子蟹要想長成足展1米左右的“巨無霸”體形,則要歷經(jīng)40年歲月的洗禮。
會被淹死的“螃蟹”
出生在水中的椰子蟹會被淹死嗎?答案是肯定的。
作為陸生寄居蟹的一種,成年椰子蟹同樣也不使用鰓來呼吸。椰子蟹的鰓腔內(nèi)壁上長著多叢血管,可以幫助它們從空氣中獲取氧氣。一旦椰子蟹落水,腹部及鰓腔被水淹沒,就有可能窒息而亡。
和一些從海中遷移到陸地上生活的動物一樣,椰子蟹對空氣濕度的要求非常高。如果天氣太干燥,它們便會減少活動并躲到洞隙中。如果失水過多,還會導致死亡。這也是椰子蟹為何只能棲息在溫暖潮濕的熱帶海島上的原因。
椰子蟹的“家”
椰子蟹終生都在不斷蛻皮。幼年椰子蟹每年蛻皮2—3次,成年椰子蟹每年蛻皮1次。每次蛻皮對它們來說都是一次“死里逃生”的過程,蛻皮期間脆弱的椰子蟹會遇到難以預料的危險,因此必須找到一個安全的藏身之處。
離開螺殼來到陸地生活的椰子蟹,會給自己建造一個新“家”——在潮濕的沙土或樹根處挖掘一個剛好可以容納自己身體的洞穴。待下次完成蛻皮、身體長大之后,它們會再挖掘一個合適的洞穴來棲身。椰子蟹不僅會在洞穴中蛻皮,白天一般也會藏身其中,到了晚上才外出覓食。
有時候,當一只椰子蟹的舊“家”已經(jīng)裝不下自己,而新“家”還沒有挖好的時候,如果突然遇到危險或驚擾,那么這個家伙就會“饑不擇食”一般,隨便遇到什么東西便飛快地鉆進去頂起來就跑。如果你看到一只椰子殼在沙灘上“橫沖直撞”,不用懷疑,那一定是椰子蟹在逃命啦!
椰子蟹真的吃椰子嗎?
椰子蟹因為擅長攀爬筆直的椰子樹,而且可以用雙螯剝開堅硬的椰子殼而得名。不過,對于椰子蟹能夠打開椰子并取食果肉這件事,很多人都覺得難以置信。
那么事實的真相究竟是怎樣呢?
研究發(fā)現(xiàn),椰子蟹的兩只大螯可以輕松地舉起20余公斤的重物;科學家經(jīng)過實驗推算,一只體重4公斤的椰子蟹其蟹鉗的夾合力可以達到3000牛左右,而獅子的咬合力一般為4000牛(“?!睘榱α繂挝唬?。相比較于體形龐大的獅子,小小的椰子蟹卻擁有如此之大的力氣,是不是很驚人呢?
那么椰子蟹會如何享用美味的椰子呢?聰明的椰子蟹會先將椰子的外皮一層層撕下來,當椰子的三個發(fā)芽孔至少露出一個之后,椰子蟹便開始用螯足敲擊發(fā)芽孔,直到將堅硬的椰子敲開為止。實際上,椰子蟹想要打開一個完整的椰子也并非易事,常常需要花費很長時間才能成功。
椰子蟹的捕食絕招
椰子蟹有個好胃口,不論是“葷菜”還是“素菜”,不論獵物是死的還是活的,在它們眼里都是一頓饕餮大餐。
對于普通螃蟹來說,捕食鰹鳥簡直是天方夜譚。然而,廣闊的自然界里常會發(fā)生奇妙的事情——鰹鳥可是椰子蟹的“家常便飯”哦!
鰹鳥形如海鷗,是一種生活在熱帶地區(qū)的海鳥。成年鰹鳥體長70厘米以上,重量約1公斤。鰹鳥擅長飛行,因此在白天,椰子蟹捕食它們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到了夜晚,疲憊的鰹鳥不得不停在樹枝上休息。而鰹鳥的夜間視力幾乎為零。這就讓一直對它們虎視眈眈的椰子蟹有機可乘了。
當夜幕降臨,鰹鳥總是盡可能地棲息在樹木最頂端,以躲避來自地面的威脅。然而高高的樹干對于椰子蟹來說不過是小菜一碟。椰子蟹爬樹的時候,螯足盡可能地貼緊樹干,末端進化成尖爪狀的第一對和第二對步足牢牢抓緊樹皮,第三對和第四對步足則用來維持身體平衡。雖然椰子蟹爬樹的動作看起來比較笨拙,速度也比較緩慢,不過卻能爬到很高的樹頂。
目前,我們對于椰子蟹的研究還很淺顯,甚至連其野生種群的數(shù)量也不清楚。遺憾的是,澳大利亞本島以及馬達加斯加島的椰子蟹種群已經(jīng)消失。成年椰子蟹的唯一天敵就是人類,讓我們一起來保護這個寄居蟹中的大塊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