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與天然棕色棉的顯色反應特性

      2018-09-10 07:06:22金姚杰傅科杰保琦蓓唐志榮周文龍馬明波
      現(xiàn)代紡織技術 2018年3期

      金姚杰 傅科杰 保琦蓓 唐志榮 周文龍 馬明波

      摘要:天然棕色棉與普通白棉化學成分和結構十分接近,常規(guī)的鑒別方法難以快速、方便地鑒別兩者。根據(jù)天然棕色棉色素的化學性質,利用芳香醛與纖維中的多酚色素反應改變纖維的顏色,可快速鑒別天然棕色棉。本研究選擇了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作為反應試劑,研究了反應試劑質量分數(shù)、鹽酸體積分數(shù)、溫度、時間對天然棕色棉纖維顏色的影響。結果表明:在50 ℃,鹽酸體積分數(shù)3%,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質量分數(shù)0.05%的條件下反應2 min,即可有效鑒別真假天然棕色棉纖維。

      關鍵詞:天然彩色棉;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酚醛反應;顯色反應;定性鑒別

      中圖分類號:TS190.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9-265X(2018)03-0062-04Color Development Rea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2Dimethylaminocinnamaldehyde

      with Naturally Brown Cotton Fiber

      JIN Yaojie1, FU Kejie2, BAO Qibei2, TANG Zhirong1, ZHOU Wenlong1, MA Mingbo1,3

      (1.College of Materials and Textiles, Zhejiang SciTech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18, China;

      2.Textile Inspection Center, Ningbo Entry Exit Inspection and Quarantine Bureau, Ningbo

      315000, China; 3.Hubei Key Laboratory of Biomass Fibers and Ecodyeing &

      Finishing, Wuhan Textile University, Wuhan 430073, China)Abstract:Since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structure of naturally brown cotton (NBC) and the common white cotton are quite similar, it is hard to identify the two by using common method. Based on the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igments of NBC, aromatic aldehydes could react with the polyphenolic pigments of NBC to change the color of fiber, which could be used to identify the NBC. In this study, 2Dimethylaminocinnamaldehyde was used as the reagent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reagent concentration, HCl concentration,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reaction time on the color on color of NBC. The results show that NBC could be effectively identifi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reaction temperature 50 ℃, 3% HCl and 0.05% 2Dimethylaminocinnamaldehyde, time 2 min.

      Key words:naturally colored cotton; 2Dimethylaminocinnamaldehyde; phenolicaldehyde reaction; color development reaction; 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通信作者:馬明波,Email:mamingbo@zstu.edu.cn天然彩色棉本身帶有色彩,無需染色,具有健康環(huán)保優(yōu)勢。其還具有一些普通紡織纖維所沒有的特性,比如抗菌性能、抗氧化性能和紫外線防護性能[13]。天然彩色棉產品受消費者歡迎,其銷售價格較高。天然彩色棉易于被染色棉假冒,出于商業(yè)利益,利用染色棉冒充天然彩色棉原料和產品的行為時有發(fā)生。天然彩色棉的商業(yè)鑒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真假天然彩色棉主要的化學成分、結構和性能十分相似[45],給天然彩棉原料和產品的檢測、鑒別帶來了挑戰(zhàn)。目前報道了許多檢測方法,如核磁共振法、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法雖然可有效鑒別真假天然彩色棉[67],但是儀器昂貴,制樣較復雜,限制了這些方法的應用。另外,利用化學成分含量的差異,比如含N物質[8]、黃酮類[9],通過檢測其含量來鑒別真假彩色棉的方法也具有局限性,天然彩色棉加工成產品后,這些物質可能會大量流失。

      本研究擬根據(jù)天然彩色棉色素的多酚類化學性質[10],利用芳香醛與其多酚類色素發(fā)生酚醛縮合反應,生成其他顏色的物質,從而改變樣品的顏色來達到定性天然彩色棉的目的。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是一種淡黃色的醇溶性化合物,常被應用于對天然多酚類化合物進行定性和定量[12],本研究選擇該芳香醛來改變天然棕色棉的顏色,研究了反應時間、溫度、芳香醛質量分數(shù)和鹽酸體積分數(shù)對反應效果的影響,以期開發(fā)出一套簡便、準確的天然棕色棉定性檢測方法。

      1實驗

      1.1實驗材料與儀器

      材料:天然棕色棉(浙江省農業(yè)科學院培育的彩選系列,由邱新棉研究員友情提供)、白棉纖維(普通原棉,浙江省春江輕紡集團有限公司)、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CAS號:6203185,分析純,阿拉丁試劑公司)、無水乙醇(分析純,天津永大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儀器:Datacolor 600測色配色儀(美國Datacolor公司)、Nicolet 5700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美國Thermo Nicolet公司)。FD1C50冷凍干燥機(北京博醫(yī)康儀器有限公司)、HH600恒溫水浴箱(上海旌派儀器有限公司)。

      1.2實驗方法

      1.2.1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配制及與纖維的反應

      使用75%的乙醇配制一定質量分數(shù)的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溶液,再加入一定體積比的濃鹽酸,最終配制成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反應液。向100 mL燒杯中加入30 mL的處理液,再將燒杯置于一定溫度的水浴鍋中。待溶液溫度穩(wěn)定后,取0.1 g的天然棕色棉纖維浸沒于溶液中,反應一定時間后取出,充分水洗,晾干。

      1.2.2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溶液與色素提取物的

      反應天然棕色棉色素的提取方法參照之前的報道[10],即按料液比1∶100(g/mL)向天然棕色棉粉末加入70%乙醇,60 ℃、100 W超聲波輔助萃取1 h,使用濾紙過濾后用旋轉蒸發(fā)儀在60 ℃下將其濃縮,再用凍干機冷凍干燥得到天然棕色棉色素粉末。用去離子水配制20 mg/mL的色素提取物溶液。將色素溶液與上述反應液按2∶1(V/V)比例混合,常溫放置30 min,底部出現(xiàn)灰黑色沉淀物。將混合液于3000 r/min下離心2 min,除去上清液,用5 mL的去離子水洗滌沉淀物,再離心。反復3次后,收集沉淀物,冷凍干燥后于干燥皿中保存。

      1.2.3反應產物的紅外光譜測試

      取1.2.2中所述的沉淀物與溴化鉀(KBr)混合,混勻后壓片,在紅外燈下干燥,利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測試其紅外吸收光譜。

      1.2.4纖維顏色值測定

      將1.2.1中的纖維樣品捋直,利用Datacolor 600測色配色儀(D65光源,10°視角)測試樣品的K/S、L*、a*、b*值,每個樣品于不同位置測試5次后取平均值。

      2結果與討論

      在酸性條件下,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可與天然多酚類化合物發(fā)生酚醛縮合反應[11],在多酚類化合物的鄰苯二酚相鄰的位置加成,并脫去一個水分子,反應機理如圖1所示。圖1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與天然多酚類化合物的反應機理

      天然棕色棉色素也為天然多酚類化合物,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能否與其發(fā)生反應呢?對此筆者進行了研究,發(fā)現(xiàn)兩者之間有明顯的反應,生成了黑色的沉淀物,其紅外光譜如圖2所示。同文獻[10]報道的一致,天然棕色棉色素在1 620 cm-1和1 454 cm-1顯示出了苯環(huán)骨架的振動吸收帶,在1 122 cm-1和1 382 cm-1分別顯示出了苯環(huán)上C-O的伸縮振動吸收峰和酚羥基的面內彎曲振動峰。棕色棉色素與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反應后的產物在1 718 cm-1和1 670 cm-1處顯示出兩個新的、較強的吸收峰,前者歸屬于對苯醌結構的特征吸收帶[12],后者歸因于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分子結構上的C-N在反應后形成CN所致(—CN鍵在1 680~1 660 cm-1有較強吸收[13])。紅外吸收光譜顯示,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與棕色棉色素很可能發(fā)生了如圖1所示的化學反應。

      a-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b-天然棕色棉色素提取物;

      c-兩者的反應產物

      反應產物的紅外吸收光譜

      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可與天然棕色棉纖維發(fā)生明顯的顯色反應,反應后纖維顏色為灰黑色,而白棉纖維不會與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發(fā)生明顯的顯色反應(如圖3所示)。這表明,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只會對天然棕色棉產生特異性化學反應。由于合成染料不具備天然多酚類化合物類似的結構和性質,合成染料染色棉纖維不會與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發(fā)生類似的反應。因此,該反應可用于鑒別天然棕色棉和合成染料染色的假冒彩色棉。

      為了優(yōu)化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與棕色棉纖維的反應條件,研究了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質量分數(shù)、鹽酸體積分數(shù)、反應溫度和反應時間對纖維顏色的影響。如圖4(a)所示,控制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3%(V/V),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5 min,隨著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上升,纖維的K/S值急劇增加,即纖維顏色急劇加深。當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超過0.2%后,再增加其質量分數(shù),纖維顏色基本不再變化。這說明在纖維/反應溶液為1∶300(g/mL)的條件下,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超過0.2%即相對于纖維過量。

      (a)和(c)為反應前后的白棉;(b)和(d)為反應前后的天然棕色棉

      反應條件: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0.05%;

      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5 min;鹽酸體積分數(shù)3%

      的天然棕色棉和白棉纖維

      酸是促使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可與天然棕色棉色素發(fā)生酚醛縮合反應的重要條件。在中性或者堿性條件下,兩者難以反應;在酸性條件下,酸的體積分數(shù)對反應后棕色棉纖維的顏色影響十分明顯。如圖4(b)所示,控制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質量分數(shù)在0.05%,反應溫度50 ℃,反應時間5 min,添加的濃鹽酸的體積分數(shù)在1%(V/V)以下,纖維顏色變化十分有限,隨著鹽酸體積分數(shù)增加,纖維顏色迅速變深,鹽酸體積分數(shù)超過10%,纖維的顏色加深程度提高不顯著。但是,過高的鹽酸體積分數(shù)對纖維損傷十分明顯,添加10%以上的鹽酸,反應后的纖維基本上呈碎末狀。

      如圖4(c)所示,控制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質量分數(shù)在0.05%,反應時間5 min,鹽酸體積分數(shù)3%,隨著反應溫度的提高,纖維的顏色顯著加深。在25~60 ℃范圍內,隨著反應溫度的提高,纖維的K/S值幾乎線性增加。再提高反應溫度,纖維顏色深度的變化逐漸變緩。很顯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應溫度有助于使纖維加速顯色。

      反應時間對棕色棉纖維顏色的影響十分顯著,控制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質量分數(shù)0.05%,反應溫度50 ℃,鹽酸體積分數(shù)3%,在50 ℃下反應超過2 min,纖維K/S值提高顯著,即纖維顏色迅速加深;反應10 min后纖維顏色接近最深,再延長反應時間,纖維顏色變化緩慢。圖4反應條件對天然棕色棉纖維顏色深度的影響

      3結論

      a)經肉眼觀察,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可與天然棕色棉色素反應生成灰黑色沉淀物質。經過紅外吸收光譜測試,發(fā)現(xiàn)兩者發(fā)生了酚醛縮合反應。

      b)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與天然棕色棉纖維的反應效果與反應溫度和時間正相關,反應溫度越高,時間越長,纖維的顏色越深。在本研究所采用的0.5%~10%(V/V)范圍內,鹽酸體積分數(shù)越高,反應后纖維的顏色越深。在0~0.2%內,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越高,纖維的顏色越深,質量質量分數(shù)超過0.2%后,纖維顏色變化不大。當纖維與反應液的質量體積比為1∶300(g/mL)時,在反應溫度為50 ℃,鹽酸體積分數(shù)為3%,對二甲基氨基肉桂醛的質量分數(shù)為0.05%的條件下反應2 min,即可有效鑒別真假天然棕色棉。

      參考文獻:

      [1]MA M, LI R, DU Y, et al. Analysis of antibacterial properties of naturally colored cottons [J]. Textile Research Journal, 2013,83(5):462-470.

      [2]MA M, HUSSAIN M, MEMON H, et al. Structure of pigment compositions and radical scavenging activity of naturally greencolored cotton fiber[J]. Cellulose, 2016,23(1):955-963.

      [3]PARMAR M S, GIRI C C, SINGH M, et al. Development of U.V. and flame resistant fabric from natural coloured cotton [J]. Colourage, 2006,53(7):57-60.

      [4]茹宗玲,王國喜,何守樸,等.不同天然彩色棉纖維品質和纖維超微結構的差異[J].棉花學報,2013,25(2):184-188.

      [5]王建坤,潘霞.天然彩色棉及其工藝性能綜述[J].天津工業(yè)大學學報,2004,23(2):32-36.

      [6]顧莉琴,張坤寶,董建華,等.一種鑒定天然彩色棉的方法:中國,200610118615.X[P].2007-05-09.

      [7]于劍鋒,張健,趙棟,等.天然彩色棉纖維紫外可見漫反射光譜特性初探[J].現(xiàn)代紡織技術,2013,21(5):17-20.

      [8]陳英,陳森.一種天然彩色棉的鑒別方法:中國,200710098853.3[P].2007-10-03.

      [9]陳益人,王克作,曹新旺,等.一種彩色棉纖維中黃酮含量鑒別天然彩棉的方法:中國,201410263423.2[P].2014-09-17.

      [10]馬明波,李榮霞,李海祥,等.天然棕色棉色素與白色棉棉籽殼色素成分的比較[J].紡織學報,2012,33(1):1-5.

      [11]TREUTTER D. Chemical reaction detection of catechins and proanthocyanidins with 4dimethylaminocinnamaldehyde[J]. Journal of Chromatography A, 1989,467(1):185-193.

      [12]石成燦.對苯醌合成對苯二酚的工藝研究[D].武漢:武漢工程大學,2014,39.

      [13]張友杰.有機化合物及藥物波譜分析[M].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53.

      同心县| 京山县| 黑龙江省| 夹江县| 南乐县| 栖霞市| 金秀| 尚志市| 卢龙县| 中阳县| 廊坊市| 武冈市| 五常市| 肥城市| 英吉沙县| 苏州市| 塘沽区| 广安市| 亳州市| 汤原县| 山阴县| 台南市| 分宜县| 长宁县| 浦江县| 玉门市| 永城市| 晋城| 扶风县| 巴楚县| 老河口市| 桂平市| 乐山市| 黄平县| 朔州市| 鄄城县| 新余市| 四川省| 绥化市| 无棣县| 琼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