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毛吉
摘 要:婚姻是兩個人決定走向幸福的通道,也是兩個人對待感情最終的方式和最基本的尊重,而這尊重要基于兩個人對彼此的信任和誠信才能實現(xiàn)與維持,也就是夫妻雙方彼此間的忠實。“忠實”往往表達的是某些特定主體間的行為關系,比如,我國《公司法》之規(guī)定,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對公司負有忠實義務。《婚姻法》之規(guī)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夫妻間的忠實義務,它不僅僅是我們對婚姻家庭關系的普遍認識,也是作為夫妻任何一方最基本的道德底線,更是我們追求及其需要完善的對婚姻制度的具體要求。夫妻雙方認真履行忠實義務,對保障配偶一方的合法權益及保障我國一夫一妻制原則等有著積極的作用,但在實踐中,對違反忠實義務的行為界定等問題卻存在不明確的狀態(tài),本文對此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夫妻忠實義務;忠實義務的界定;違反忠實義務
一、夫妻忠實義務的性質
關于夫妻忠實義務有幾種學說。性忠實說認為,堅持夫妻之間應該誠實、坦誠相待以及互敬互愛,任何一方不得為婚姻外之性交,須保持性的專一性。在夫妻之間性生活的權利只能寄托于對方,任何一方都不得與配偶以外的異性發(fā)生性行為,這是對夫妻之間感情的不尊重與對我國婚姻制度的不遵守。
感情專一說認為,夫妻互相忠實就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應當專一,不能有背叛夫妻感情和關系的行為。目前為止,該學說別無二家?!靶灾覍嵳f”和“感情專一說”來看,主要體現(xiàn)的是精神方面的專一和出于對貞操重要性的認識,深受著傳統(tǒng)貞操觀念的影響。對于多數的夫妻來說,感情和性生活上的忠實是維持婚姻的最重要的要素,并成為婚姻完美的基礎。以“感情專一說”來詮釋夫妻忠實的內涵,顯然過于寬泛,“性忠實說”的內涵也過于狹隘,來詮釋夫妻忠實內涵明顯不夠嚴謹。
配偶權益說強調,夫妻忠實不僅指專一的夫妻性生活義務,還應包括不得惡意遺棄配偶他方以及不得為第三方的利益而犧牲、損害配偶他方的利益。
精神擴張說指出,精神外遇已經成為危害現(xiàn)實婚姻、導致離婚的主要因素之一,“性忠實說”和“配偶權益說”都已無法完全涵蓋現(xiàn)實生活中的精神不忠實行為,嚴重危害婚姻關系的“精神出軌”也屬于不忠實行為。比如“網戀網婚 ”等引起的“精神外遇”比偶爾的嫖娼、身體出軌或者“一夜情”對婚姻的危害性更為嚴重。
過錯行為說認為,違反夫妻忠實是指具有合法婚姻關系的夫妻實施了危害配偶另一方的人身權,使對方的人身、財產乃至精神方面受到損害的過錯行為。這三種學說共同的特點就是它們都擴大了夫妻忠實的可能涵攝范圍,豐富了夫妻忠實內涵,給我們提供了另一種可以參考的視角,也為法律適用者開拓了思考視野,雖有利于解決婚姻家庭糾紛,但每種學說都存在它們的不足之處。
二、身體上的不忠實行為
身體上的忠實在傳統(tǒng)意義上為貞操,也就是現(xiàn)在所說的性行為上的忠實。隨著社會的快速發(fā)展,各種各樣的誘惑影響著很多婚姻家庭的正常生活,甚至改變了他們原有的生活狀態(tài),這種誘惑就是新時代的思想產物,也就是違背傳統(tǒng)的婚姻家庭觀念,直接沖擊了傳統(tǒng)婚姻家庭制度,使得婚姻家庭的穩(wěn)定性與傳統(tǒng)性受到威脅與打擊,各種違反身體上相互忠實的行為也層出不窮,但并不是一切婚外性行為都要受到法律的懲罰。對于強奸、賣淫等構成刑事犯罪的婚外性行為,應當由刑法調整。由《婚姻法》調整的范疇主要有重婚、姘居和通奸行為。
三、精神上的不忠實行為
精神上的不忠實行為是“精神擴張說”學說所主張的思想。也就是所謂的“精神出軌”、“精神外遇”,是指雖然在肉體上沒有與第三人發(fā)生性行為,但在心里上己經背叛了對方。它是夫妻之間除了性方面的忠實以外,最為重要的忠實義務,因為一切行為都是人的內心意識和精神欲望的具體表現(xiàn)。在現(xiàn)實生活中,“精神出軌”已經成為危害現(xiàn)實婚姻,導致婚姻解體的主要因素之一,最為多數的表現(xiàn)形式為“網戀”等行為,這種情況雖然多數,但最終假戲真做的情況不是很多。而少數人是迫于社會的壓力、家庭的各種壓力,在尋求一種精神寄托或者心情的傾聽者的過程中,不知不覺的愛上網上的“戀人”,這種情況雖屬少數,但往往會假戲真做,從新聞媒體、報刊、雜志等各種途徑的報道來看,這種由于“網絡婚姻”導致夫妻感情破裂而離婚的案件呈逐年上升的趨勢,最終會徹底破壞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的婚姻家庭生活、逾越道德底線、對社會也造成不良的影響。
四、財產上的不忠實行為
在我國,關于夫妻財產問題,實行約定財產制和法定財產制。該行為是指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夫妻在處理財產時應當坦誠相見,不得有重大隱瞞。因此,無論是采取哪一種財產制,夫妻在重大財產處理上必須坦誠相見,不得損害另一方的利益,同時也不得限制另一方對財產的合理處分?,F(xiàn)實生活中,有很多配偶違反夫妻忠實義務,使得配偶另一方的財產利益遭受損害的行為發(fā)生。
五、總結
總的來說,將夫妻忠實義務的內涵賦予明確的法律意義,既是法律對個人婚姻生活的調整與約束,也是引導人們走向幸福美滿家庭和共同建立和諧文明社會的必經之路,它使人的個體需求和社會整體需求,有機統(tǒng)一的融合到一起,使人們在追求個人利益和社會利益的同時,提升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以及傳承我國傳統(tǒng)的婚姻家庭觀念,即“從前車馬很慢、書信很遠,一生只夠愛一個人”的美好的愛情象征和婚姻的歷史價值。
參考文獻
[1]蔣月.夫妻的權利與義務.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2]巫昌禎.我與婚姻法.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3]樣遂全.第三人侵害婚姻家庭的認定與處理.法律出版社.2001年6月
[4]盧文捷.夫妻忠實義務制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