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靖茜
【文題在線】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中國古詩詞輝煌燦爛,詩人眾多。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他們的生活經(jīng)歷、思想感情,都是值得細細玩味的。
請你選一個或者兩個中國古代詩人,來詮釋你心中的詩人形象。
要求選好角度,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于800字。
林語堂說:“蘇軾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此話不無道理,蘇軾曾自嘲:“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眮砀锌约哼@一生多次被貶的經(jīng)歷。他這一路走來百步九折,經(jīng)歷了不少,也改變了不少。
他曾經(jīng)認為,生活不止眼前的茍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
自小,蘇母便教導蘇軾要有仁愛之心,長大之后報國愛民。她教蘇軾讀《范滂傳》,希望他成為正直的人。長大后的蘇軾將母親的教誨銘記于心,所到之處綠樹成蔭,為百姓們造福。面對王安石變法中不合適的地方,勇于上鑒,堅持自我,實現(xiàn)存在的意義。
“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迸c其說是蘇軾用老夫指代自己,倒不如說蘇軾也想“少年狂”,他將內(nèi)心積壓的報效祖國的熱情噴涌而出,寫成千古名篇,戰(zhàn)士、詩人、官員的風雅躍然紙上。他也曾向往未來,擁有“西北望,射天狼”的豪情壯志、“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柔情、“那日繡簾相見處,低眼佯行,笑整香云縷”的兒女情長,倒有點像張愛玲那句“出名要趁早”、把握當下的人生態(tài)度,在困境中滿心期待收獲名利與成功。
連續(xù)被貶,離自己的抱負越來越遠,蘇軾漸漸明白,即使遠方也是茍且,他也無所畏懼。
《在悲涼中尋找溫柔》一文中寫道:“蘇軾之所以為蘇軾,就是他不會就此陷溺在自艾自憐中而不可自拔,從此幽怨憤悱而憤世嫉俗,所以即使碰到逆境,蹭蹬挫傷,他仍能灑脫地說:‘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碧K軾就是這樣一個樂天派,為了生存他可以放下讀書人的架子親自耕作,而后得了個“東坡居士”的名號。他開始坦然面對一切,甚至有些無欲無求?!霸噯枎X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xiāng)?!比缭娋渌?,“心安處”便是“吾鄉(xiāng)”,不再計較得失功名,不再推著自己拼命尋找遠方的田野,就算原地不動當一個平民,蘇軾也會欣然接受。
楊絳先生過103歲大壽時,拒收各界送來的賀禮,以續(xù)寫書稿為自己賀壽,她說:“我無名無位活到老,活得自在。”這樣淡然的態(tài)度像極了后期的蘇軾,“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背蛔晕?,蘇軾同樣活得自在,寄情山水,在“白露橫江,水光接天”的景色下與友人推杯換盞,不知東方之既白。
這便是蘇軾的風雅。
【作者系福建省廈門大學附屬實驗中學高二1班學生,指導老師:鄔雙】
總評
《東坡風雅》《放恣騎驢,九年做鬼》同為評論“詩人”的文章,均做到了有獨到的觀點、有強有力的證據(jù)支撐?,F(xiàn)主要就其寫法異同略作分析:
一、內(nèi)容結(jié)構(gòu)。俗話說,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腦子里得先有詩人相關(guān)素材的儲備。換句話說要對所評述詩人有一個整體了解和感知。兩篇作文都能以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為線索組織全文,又通過詩人的人生經(jīng)歷來分析詩人性格特征。能把詩人性格及其詩歌聯(lián)系起來,才是真正讀懂詩人,如果機械列舉詩人的性格特征必然收效甚微,這兩篇作文都做到了對詩人及其人生、詩歌的有機結(jié)合。這兩篇作文都對人物及其各自生平做了梳理,而在具體評述角度上則有所區(qū)別?!稏|坡風雅》將蘇軾的人生進行了梳理,不過其評述重點在于蘇軾的性格——樂天而風雅;《放恣騎驢,九年做鬼》對李賀的人生進行了梳理后,著重分析了李賀的詩歌風格,以文析人。
二、觀點明確、集中。觀點明確、集中,是指評價詩人要抓住詩人某一方面的特征來寫,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羅列一大堆特征,結(jié)果卻哪個都沒有說清楚。這兩篇作文只集中寫詩人某一方面的特征,把觀點寫得清楚明白,而且是在標題中就標明了自己的觀點?!稏|坡風雅》寫蘇軾“超然自我”“活得自在”;而《放恣騎驢,九年做鬼》則寫李賀“極有抱負”而不得施展,這樣的人生可謂“瑰麗”而“凄苦”。兩種人生,兩種面對志不得伸的態(tài)度,都值得我們深思。
【點評:阮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