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艷艷
從一名身手不凡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偵察兵,到中國武術散打隊總教練,張根學以軍人的鋼鐵意志提升了中國散打實力
8月23日結束的雅加達亞運會散打比賽中,中國武術散打隊嶄獲4金、2銀。
執(zhí)教此次中國國家武術散打隊的總教練,是陜西省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主任張根學。
50出頭的張根學,人生充滿了傳奇。當過偵察尖兵,帶領團隊編著過中國武警專業(yè)訓練教材,擔任過西安市特警隊教練,空手奪白刃制服過歹徒,只身擒獲過6名竊賊……
從事教練工作20多年來,他率領弟子們征戰(zhàn)世界,為中國武術建立了顯赫功勛,已獲得世界及洲際冠軍100多個,為我省乃至全國培養(yǎng)出了無數(shù)優(yōu)秀的武術散打冠軍隊員。
在訓練賽場上,他全身散發(fā)出一種舍我其誰的霸氣,任憑對手多么高大威猛,在他指導下運動員總能迅速將對手制服。
上世紀80年代初期,16歲的張根學入伍到北京衛(wèi)戍區(qū)警衛(wèi)三師當上了偵察兵。每天的摸爬滾打、擒拿格斗訓練,加上少年時練就的摔跤、武術功底,使得張根學在部隊比武中大顯身手,連續(xù)三年贏得“偵察尖兵”的稱號。
1983年,張根學和幾名戰(zhàn)友一起被調入新組建的武警北京總隊下屬十一支隊,擔任擒敵技術教員。軍營生活的錘煉,部隊作風的塑造,培養(yǎng)了他英勇頑強的奮斗精神和團隊協(xié)作的能力。
從部隊轉業(yè)到地方后,張根學擔任過西安市特警支隊武術教官等多個職務,也曾有過空手奪刀并制服6名竊賊的“英雄故事”,而他真正實現(xiàn)人生轉折還是在1994年。
這一年,張根學毅然選擇了我國剛剛起步的武術散打運動事業(yè),拉起了陜西武術散打隊的大旗。之所以這樣做,是因為他對武術充滿熱愛,希望通過弘揚中華武術精神為祖國爭光添彩。面對無經(jīng)費、無場地、無編制的“三無”隊伍,困難可想而知。而正是在部隊練就的堅韌不拔、迎難而上、永不放棄的鋼鐵般意志,激勵著他克服了一個又一個困難。
就任之初,張根學常常為運動隊的生存找合作從早上忙到深夜,但無論多晚,每天一大早他都會按“慣例”站在運動場上,和隊員們一起出早操,幾十年如一日從未間斷。訓練、帶隊和比賽幾乎是他人生的全部。
經(jīng)過多年不懈的努力,張根學組建的陜西武術散打隊連續(xù)在全運會上奪得金牌,成為全省的重點運動隊、全運會的重要奪金點,而組織上也給他壓上重擔、賦予重任。
2001年,張根學擔任了陜西省武術運動管理中心主任,成為全省武術界新的掌門人。六年后,成為中國武術散打隊總教練。
訓練中,他把部隊嚴格的管理作風帶進中國武術散打隊,并立下全員全程軍事化管理的新規(guī)。他要求嚴格,不留情面,用自己的豐富經(jīng)驗和專業(yè)素養(yǎng)引導隊員科學訓練、頑強拼搏,使得中國武術散打隊屢屢揚威國際賽場。
他所帶領的隊伍在國際賽場上曾經(jīng)一天內11次升國旗、奏國歌,創(chuàng)造了中國“國字號”教練的新紀錄,這一份榮耀在國際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2012年2月25日,中國武術散打隊成立并落戶西安,成為當時國家級體育專項隊中唯一一支沒有落戶北京的隊伍,是國家武術運動管理中心對張根學的信任與肯定。
隨著武術散打運動向全球的推廣,競爭也顯得愈來愈激烈。張根學和他的教練組以“摟抱變摔”靈活、多變的招數(shù),實現(xiàn)積極性攻防,提升了中國武術散打的綜合實力,并一舉沖破歐美大級別長期壟斷的局面。
2012年,在眾多頂級賽事上,中國武術散打隊顯示出新組建國家隊的強勁實力和高水準的訓練效果,以絕對優(yōu)勢戰(zhàn)勝歐美選手,打破俄羅斯、伊朗、南亞等散打大級別上的不敗神話,捍衛(wèi)了中國散打在世界武壇的地位和尊嚴。
女子散打52公斤以下級決賽,中國選手李玥瑤戰(zhàn)勝伊朗選手伊拉赫,獲得冠軍
為了讓中華武術走向世界,并早日進入奧運會,在國家武管中心支持下,2013年張根學在西安成功舉辦了《“中國真功夫”中國武術散打百強爭霸賽(CFC)》,并把這一賽事打造成為了世界頂級、商業(yè)運作、精英齊聚、規(guī)格空前的國內外醒目賽事。
2014年4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特種警察學院時,還專門提到“陜西有一個‘中國真功夫’”。
目前,國際武術聯(lián)合會已有成員國家150多個,成為世界上極具影響力的體育組織之一。
張根學艱辛的付出,得到了充分的肯定和嘉獎。他除了享受國務院“有突出貢獻專家”特殊津貼外,還曾兩次被陜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個人一等功”,八次獲得體育教練員榮譽獎章。
張根學對待工作是個硬漢,生活中的他卻是多才多藝、對人特別熱情友善。無論是出國比賽還是在國內開會集訓,他總隨身攜帶一個小挎包,包里除生活用品外,竟有十幾支不同音調的口琴。
最讓他高興、放松的事情便是在茶余飯后,一杯清水,兩三好友聚在一起聽他吹奏口琴,伴著悅耳動聽的口琴聲,與他一起合唱那些耳熟能詳?shù)母枨?。特別是反映部隊生活的曲目,在他的吹奏下猶如一支雄赳赳、氣昂昂的部隊在前進。
仔細想來,吹口琴時的呼吸控制、節(jié)奏變化、耐力續(xù)存……這一切不正是在武術散打比賽對抗中最基本的技術手段嗎?
軍人經(jīng)歷,造就了張根學的無數(shù)榮譽;軍人經(jīng)歷,也時時提醒著張根學銳意進取。每當遇到困難或瓶頸時,張根學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既是一名共產(chǎn)黨員,也是一個“老兵”“尖兵”,堅決不能給黨員丟臉,不能給軍人抹黑。
為此,在世界武林“打出天地”的張根學,現(xiàn)在仍然無怨無悔地戰(zhàn)斗在第一線,并時常激勵著自己和隊員們,競賽不能只盯著成績,而是要通過競賽為勝利而戰(zhàn)、為祖國榮譽而戰(zhàn)、為推廣中國武術走向世界而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