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兩個寶,雙手和大腦”,我們的小手可能干了,可以吃飯、穿衣、寫字、做手工……在漢字中,有很多部件都表示手,如“扌”“又”“攵”,等等。
“攵”念作pū,你看它的“老照片”,就像一只拿著小棍子的手,它拿著小棍子在做什么呢?
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鼻疲粋€小朋友手拿小棍,騎著黃牛邊走邊唱。“牧”這個字,就是手拿著小棍在趕牛。專門負責(zé)放牛、放羊、放馬的人就是牧民。“放”字里也有一只手拿著小棍,你找到了嗎?
咦,這個小朋友怎么哭了?原來爸爸拿著小棍子正在打他的小屁股,教育他呢!
教育的“教”字中也有拿著小棍子的手?!敖獭弊肿筮吺切㈨樀摹靶ⅰ保厦媸恰袄稀弊诸^,表示老人;下面是“子”,表示小孩子。“孝”字就像爺爺奶奶老了,走不動了,小朋友當(dāng)爺爺奶奶的小拐棍,攙扶著他們走路?!敖獭弊指嬖V我們,如果一個人不孝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那是需要手拿小棍子去教育他,幫助他改正的。
小朋友上學(xué)了,除了學(xué)習(xí)各種知識,還要學(xué)習(xí)做人的道理。就像《三字經(jīng)》中所說的“首孝悌,次見聞。知某數(shù),識某文”。小朋友們要懂得孝敬父母,友愛自己的兄弟姐妹、同學(xué)朋友,才能成為一個文明的人。
(史春妍,江蘇省語文特級教師,南京市鼓樓區(qū)小學(xué)語文教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