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永勝
[摘 要] 課堂教學中,教師如果做到了六個“學會”,即學會放權,學會從容,學會減累,學會鋪路,學會提煉,學會激勵,如此,就達成了高效課堂。
[關鍵詞] 放權;從容;減累;鋪路;提煉;激勵
剛剛頒發(fā)的《義務教育學校管理標準》中提出了“實施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教學”,提出了“采取啟發(fā)式、討論式、探究式等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的要求。實施以“發(fā)展學生為本”的教學,教師就應該轉變角色,還給學生的學習權利。我經常用以下的“是與不是提醒自己和教師”:教師是導演,不是演員;教師是媒人,不是戀人;教師是裁判員,不是運動員。課堂上,教師必要的任務出示和引導之后,不再需要過多的情不自禁和滔滔不絕,而應該退避三舍,用有意的“無為”,讓學生更好地“有為”,使課堂成為學生的課堂,成為學生討論、探究、質疑、展示的舞臺。而教師過多的包辦代替只能體現出勤勞,而表現不出智慧;只能是剝奪學生學習權利,而不是在解放學生、發(fā)展學生。
從容,就是不慌不忙,有條有理;從容,就是沉著穩(wěn)健,豁達淡定。網絡上有一篇美文——《人生有種品質叫從容》,里面有一句話“從容就是穩(wěn)健的進取”,我想,課堂上教師的從容是一種超脫和智慧。教師在課堂上的“從容”大致有以下的表現:一是給學生充分的探究時間,不情不自禁。一個問題提出以后必須留給學生探究的機會,如給學生出示情境圖,“你從中知道哪些信息”,如果過于急著讓學生回答,多數學生觀察的信息不全,務必會讓探究效果打折。二是給學生留足鞏固的時間,不火急火燎。教師學習任務布置后,學生的學習不充分不進行展示驗收,如果過于急著趕進度就會出現多數學生沒有學會而展示,影響學習效果。三是實行學一點、教一點、練一點的教學策略,讓學生在邊學邊教邊練中學習、內化、鞏固,一步一個實腳印。
學會減累是一種智慧。當教師就應和畫家一樣,以最簡練的筆墨表現最豐富的內容。學會“刪繁就簡三秋樹,標新立異二月花”。關于教師減累我覺得從以下兩點開始嘗試。一是學生學習內容的設計上,要刪繁就簡。課堂上珍貴的40分鐘,是探究規(guī)律的40分鐘,教師應設計最簡單的例子,幫助學生探究最基本的規(guī)律。在數學教學中,我堅持在例題的取舍上將大數字換成小數字、假分數換成真分數、多位數換成一位數,讓學生不因為繁瑣的數字運算浪費黃金一樣的時間,而用在探究和發(fā)現規(guī)律上。二是學生學習過程的指導上,要簡政放權。我把小組作為最基本的學習單位,小組長就是小老師,大量應用獨學、對學、群學,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課堂上力爭做到“三不講”:凡是學生學會的不講;凡是學生講會的不講;凡是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很少站在講臺上高談闊論,像“開大會”一樣解決問題;而是走進學生,如“走基層”一樣為貧困戶排憂解難。
高效課堂是學生“有位”教師“無為”的課堂。教師“無為”還要高效似乎難以自圓其說,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教學智慧,我認為教師學會鋪路是最必備的教學智慧。教師應在課堂教學中,遵循由近及遠、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使學生從已知到求知,從不會到學會。以我?!皵祵W五步嘗試教學模式”學案的前三個環(huán)節(jié)設計為例,闡述我的一點看法。第一環(huán)節(jié)為“準備過渡”,就是聯系生活實際或讓舊知識充分延伸,為學生學習新知預熱過渡。第二環(huán)節(jié)是“嘗試探究”,通過分散難點,有坡度的設計學習內容,讓學生探究數學規(guī)律。第三環(huán)節(jié)是“二次嘗試”,學案設計一些驗證性、拓展性、實踐性、易錯性的內容讓學生論證、鞏固和運用。這三個環(huán)節(jié)貴在為學生的探究鋪路搭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做到循序漸進,層層深入。
一個人會總結是本領,會提煉是藝術。高效課堂是少教多學的課堂,少教并不意味著不教,少教并不意味著不說。教師整堂課少不了要引導、點撥、歸納、總結、激勵,因此更要學會在語言上練就一種言簡意賅的本領,教得精致,說得精彩。特別是在以下幾方面錘煉語言,高度提煉。一是階段學習的總結上,二是概念知識的闡述上,三是探究規(guī)律的歸納上,四是學習方法的提煉上,五是板書設計的展現上,做到語言干凈利索,簡捷概括,有的放矢,讓抽象的概念具體化,讓深奧的知識明朗化,用最短的時間傳遞最大量的信息。
德國教育學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耶魯大學校長萊文先生把激勵學生的能力認定為評價一名優(yōu)秀教師的三大標準之一。我認為激勵學生,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是良好的師生關系就是激勵。教師做學生的良師益友,堅持把微笑帶給學生,把寬容帶給學生,堅持“學生無錯”的原則,允許學生出錯,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感覺到教師的親切感,是一種無形的激勵。二是公平競爭就是激勵。我校實行六人小組為單位的教學,搭配小組時按成績均衡、性格互補進行組合。每堂課、每一階段均實行小組捆綁式評價,評選最佳小組,讓孩子們在榮辱與共中努力進取。三是無聲激勵和有聲激勵同樣重要。課堂上學生有精彩表現和奇思妙想時,給學生一個贊許的目光、鼓勵的微笑、微微的點頭、豎起的拇指都讓學生興奮不已,興趣盎然。
(作者單位:陜西綏德縣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