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波蘭通過重現(xiàn)中世紀維京人作戰(zhàn)的活動來紀念維京人,那么維京人指的是什么人?以及現(xiàn)在維京后裔都分布在哪里?
維京人(Viking)這一稱呼來源于古代北歐人的古北歐語語言,“vik”意思是“海灣”,“ing”意思是“從……來”,加起來“維京人”意思是從海灣來的人,引申為靠海灣為生的人。公元8世紀到11世紀,維京人侵擾歐洲大陸沿海和不列顛各島,對海上交通構成威脅,處于統(tǒng)治地位,這一時期因此被稱為“維京時期”。
維京人的老家是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也就是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地區(qū)?,F(xiàn)代基因學研究顯示,維京后代主要生活在挪威、丹麥、瑞典以及冰島、芬蘭、波羅的海南部和北海各島嶼。
有專家指出,在維京人活動時間長、影響大的地區(qū),現(xiàn)在維京人后裔的比例也相對比較高。具體而言,愛爾蘭大部分地區(qū)、法國西部的諾曼底地區(qū)乃至南歐的西班牙阿斯圖里亞斯地區(qū),維京人后裔都會比較多。另外,學界也有說法稱,來自瑞典的維京人被叫做羅斯人,而今天的俄羅斯這個名稱就來源于羅斯人,也就是維京人。(摘自《環(huán)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