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注重了學生解題步驟的規(guī)范和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引導學生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學習、類比等學習方式,從而發(fā)展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演繹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
關鍵詞:數(shù)學課堂;實錄;性質
教學分析
1. 教學內容分析
菱形是人教版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18.2.2節(jié)的第一課時的內容。學生已經(jīng)學習掌握了平行四邊形和矩形的性質與判定。菱形性質的學習既是對前面平行四邊形和矩形知識的鞏固提升,又是后面學習正方形的基礎,起著承前啟后的作用。
2. 教學對象分析
八年級學生經(jīng)歷了前面所學的平行四邊形和矩形性質的探究過程和應用,已經(jīng)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基礎和初步的觀察、操作、探究、證明等活動經(jīng)驗,可以類比著矩形性質的教學學習,從邊、對角線等方面學習探究菱形的性質。
教學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菱形的定義,理解并掌握菱形的性質。
2. 熟記菱形的有關性質和識別條件,能運用菱形的性質解決問題。
(二) 過程與方法
經(jīng)歷探索菱形的性質的過程,培養(yǎng)學生的推理能力,增進主動探究的意識,體會說理的基本方法。
(三)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在數(shù)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激發(fā)學習興趣。
重點:菱形的性質 難點:菱形的性質的靈活應用。
教學過程
一、 情境導入,初步認識
師:矩形有哪些特殊的性質?它與平行四邊形有哪些區(qū)別與聯(lián)系?從邊、角、對角線分別說明平行四邊形和矩形的性質。
(結合教學模型演示)
(評析:鞏固矩形和平行四邊形有關性質,進一步體會矩形是“角特殊化”的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為學生運用類比的思想方法從“邊特殊化”學習菱形的定義和性質作下鋪墊)
二、 新知探究
(一) 定義教學
師:矩形是“角特殊化”的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那從“邊特殊化”得到的平行四邊形是什么圖形,它具有哪些特殊性質呢?請帶著疑問看下面的動畫演示:
學生通過觀看動畫演示,體會菱形的特點,提煉出菱形的定義。
(評析:通過多媒體動畫演示,感受由平行四邊形演變成菱形的過程,讓學生直觀認識菱形是一種特殊的平行四邊形。通過動靜結合強化了對菱形定義的理解。)
師:菱形也是日常生活中十分常見的一種圖形,如門窗的窗格,美麗的中國結,伸縮的移動門等,你還能舉出一些菱形圖案的實例嗎?
學生舉例生活中菱形的應用,感受菱形圖案的特點與廣泛應用。(多媒體展示)
(評析: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優(yōu)勢,讓學生感受菱形圖案的特點與廣泛應用,體會數(shù)學知識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激發(fā)學生關注生活、愛學習愛生活的情感。)
(二) 性質教學
1. 折一折,剪一剪
師:請同學們跟著老師演示,將手中的長方形紙對折兩次,然后沿折線剪下,展開,看看你能得到一個怎樣的圖形呢?你能說明其中的道理嗎?
學生動手獨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小組合作,利用菱形的定義說明其中道理。
2. 觀察思考
師:菱形是“邊特殊化”的特殊平行四邊形,所以它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它是否具有一般平行四邊形不具有的特殊性質呢?
學生利用類比思想,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發(fā)現(xiàn)菱形的特殊性質。
3. 發(fā)現(xiàn)結論:菱形的性質
師:現(xiàn)在我們把菱形的性質從邊、角和對角線等方面歸納如下。
4. 證明這個結論的正確性
師:怎么證明這些結論的正確性呢?(學生自主思考,合作學習。)
師:你能用數(shù)學語言進行表述嗎?(板書數(shù)學語言)
(評析:教師引導學生按圖中方法自己動手剪出一個菱形,再根據(jù)它的軸對稱性,觀察其中相等的線段或角,猜想菱形四條邊相等和對角線互相垂直等性質,然后讓學生證明。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對折矩形是否規(guī)范,對所剪出的菱形是否能積極主動探索它的性質,是否有合作交流意識等。)
5. 教師引導學生歸納總結(板書)
學生理解記憶,并根據(jù)性質回答下面問題。(多媒體展示)
(評析:學生通過動手、觀察、探究、證明歸納總結菱形的邊、角、對角線的相關性質,體會到成功的快樂,使知識系統(tǒng)有條理。)
(三) 面積教學
6. 拓展深化
師:如圖所示的是菱形和平行四邊形,看看它們的對角線將各自分成的四個三角形有什么特征?
師:對于圖中的菱形ABCD,如果知道它的兩條對角線的長,你能求出它的面積嗎?說說你的想法。結論:S菱形=底×高=對角線乘積的一半。
三、 例題教學
師:你能利用菱形性質去解題嗎?(學生自主解答,爬黑板,教師指導糾錯)
(評析:體現(xiàn)學以致用,規(guī)范解題步驟。)
四、 鞏固基礎,簡單運用
1. 性質的簡單運用
(評析:稍微加深,進一步鞏固菱形的性質,并能初步運用。)
2. 學以致用
師:怎樣求路長與花壇面積呢?
學生在黑板上寫出求解過程,教師巡視、糾錯。訂正學生解題過程,指導學生書寫格式的規(guī)范。
(評析: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讓學生了解到數(shù)學是來源于生活實際,同時又應用于實際生活中,并進一步體會到運用數(shù)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成就感,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熱情。)
五、 小結、布置作業(yè)
由學生總結,教師適時點撥、補充、糾錯,使學生的歸納、概括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使知識條理化、系統(tǒng)化。
(評析:引導學生歸納本節(jié)課的知識要點,使學生養(yǎng)成學習→總結→學習的良好習慣,發(fā)揮自我評價的作用,也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六、 自我檢測
總評: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容是菱形的概念和性質。通過多媒體的動畫演示,展示了由平行四邊形演變成菱形的過程,讓學生直觀地認識菱形,達到對菱形概念的教學。菱形的性質教學采用讓學生通過折紙、觀察、發(fā)現(xiàn)、幾何證明相結合的探究式教學方式,把課堂的自主權交給學生,充分體現(xiàn)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簡介:
陳宏麗,山東省東營市,山東省東營市墾利區(qū)永安鎮(zhèn)永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