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元陽
【摘 要】 賞識教育,顧名思義就是對學生的教育過程中,把理解、認可、信任以及鼓勵作為前提的一種教學理念。賞識教育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其綜合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推動作用。作為培養(yǎng)學生能力發(fā)展和提高的黃金階段,把賞識教育運用到小學班級管理中,對突出學生主體的地位、突顯學生的個性方面都有積極效果。本文將針對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與實踐進行闡述,謹希望賞識教育能夠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更好地發(fā)揮作用。
【關鍵字】 小學課堂;班級管理;賞識教育
由于受到家庭背景、生活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每一位學生的個人能力和素質修為都各不相同。賞識教育則是針對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給予理解和認可,善于發(fā)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同時對于他們在接受新事物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失敗抱著寬容和鼓勵的態(tài)度。小學生渴望得到關愛、認可和贊揚的心理在這種教學模式中得到了滿足。眾所周知,人非圣賢孰能無過?作為教育工作者,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更應該一視同仁,同時要幫助學生能夠發(fā)現自身的潛質與發(fā)光點,適當的時候要對學生進行表揚,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從心底理解他們、欣賞他們。但賞識教育不僅僅是純粹的贊揚和鼓舞,更應該是對學生的行為進行賞識,從而引發(fā)學生學習的動力,使教學質量得到更大的提高。
一、賞識教育重要性的體現
賞識教育的原則是堅持理解、認可、信賴、寬容、鼓舞,在這個前提下還要做到接受學生的參差不齊。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的職責不僅是教學,還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關注學生的成長,要幫助學生增強自信心,使他們面對困難與挫折時能夠從容不迫,公開場合要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愛因斯坦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科學家,他說過一句話:鼓勵孩子付出實際行動是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愛因斯坦小時候是一個被教師當成智力有問題的人,所有教師都避之不及甚至找各種理由迫使其退學,然而就是他的母親,堅信自己的兒子不是智障,并且多年如一日的守護他、鼓勵他,給予他自信,從而誕生了一位偉大的科學家。
賞識教育能夠使班級管理工作精益求精,同時還可以讓所謂的差生脫胎換骨、懸崖勒馬。在尊重和接受學生差異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把自身不同的個性化特征體現出來,使他們的潛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面對困難,教師要從旁鼓勵和指引學生,使其通過自身的努力克服困難。在學生經歷失敗的時候,教師不能單方面的責備,此舉只會使學生的自信和自尊受到打擊,作為教師就要為學生注入一股面對失敗的精神力量,讓學生能夠明白,只有保持樂觀自信的心態(tài)才能與成功更接近,也為學生抗壓能力的形成與發(fā)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二、賞識教育的實踐與應用
1.多樣化的賞識方式
(1)通過語言實現對小學生的賞識教育
在小學班級管理中,教師應該更傾向于使用普通的鼓勵和帶有肯定性的言語來對小學生進行語言上的贊揚,使小學生在不斷進取中增強自信心。
(2)通過贊賞的目光實現對小學生的賞識教育
小學生的教學課堂中多用提問發(fā)言的方式進行教學,在學生回答問題過程中出現的困難,教師可以利用贊賞的眼神來鼓勵小學生。例如一次語文課堂中,教師讓小學生進行分角色朗讀課文,以加深他們對課文的認知度。其中,一位小朋友朗讀過程中出現了讀錯字的情況,而后因為緊張而無法流利地繼續(xù)朗讀,這位學生悄悄地看向語文教師,教師的眼神中充滿著鼓勵,微笑著對他點頭示意,學生得到了極大的鼓舞,接下來的朗讀不但順利而且?guī)肓俗约旱母星椤?/p>
(3)通過作業(yè)批改實現對小學生的賞識教育
作業(yè)批改是教師工作中的重大組成部分,傳統(tǒng)的作業(yè)批改工作均直接以打鉤或者打叉來體現,沒有過多的評價,導致了學生只關注評價的結果,卻不重視打叉的部分。通過賞識教育的理念,在小學生的作業(yè)批改中,教師加入帶有感情色彩的評語,對小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每一次小進步都給予表揚和鼓勵,小學生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增強。
2.指引學生形成自我欣賞的能力
賞識教育不僅是教師對學生優(yōu)點的發(fā)現,還包括培養(yǎng)學生的自我欣賞能力。一個人要學會欣賞別人,更要學會欣賞自己。有很多種途徑可以幫助學生形成自我欣賞意識。例如,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時,不定期組織一些團體小游戲,調動起每一位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使他們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學會相互幫助共同學習,同時,教師從旁參與并適時提出與自我欣賞相關的問題,學生們通過思考得出答案,教師進行分析總結,這個實踐的過程使學生對自賞能力的認識更加透徹。
3.賞識教育中增加父母參與環(huán)節(jié)
小學生的成長過程需要教師與家長的相互配合,賞識教育是班級管理中的一種教學形式,作為家長也應該積極投身到賞識教育中,這也是家校結合最直接的體現。家長要為孩子營造一個和諧溫暖的家庭環(huán)境,讓孩子身心都得到良好、健康的發(fā)展。值得一提的是過分的溺愛只能讓孩子變得任性、懦弱、毫無主見。因此,家長必須要正確認識教育孩子健康快樂成長的方式,把孩子的教育問題重心放在對孩子自信心培養(yǎng)上,鼓勵孩子形成自立自強意識,才能對班級管理工作起到良好的協(xié)助作用。
總之,賞識教育從“愛”出發(fā),堅持以理解、信賴、認可、寬容、鼓舞為前提,對學生進行管理和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引入賞識教育理念,符合了學生心理和生理需求,同時,在學生自我價值感、自信心的增強、培養(yǎng)積極進取的精神和面對失敗的勇氣等方面都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范京一.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12):50.
[2]包延平.賞識教育在小學班級管理中的運用[J].課外語文,2017(31):195.
[3]赫建茹.談小學班級管理中的賞識教育[J].好家長,2016(20):42.